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业产业遗产旅游折射了一种后现代怀旧心理。后现代怀旧聚焦于“较近的过去”,并通过怀旧消费实现了过去与现在的和解,形成了一种可以弥补缺憾的社会机制。国有电影制片厂的遗产旅游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社会机制,游客在与长影文化街区的旅游互动中,通过经历性怀旧体验与获得型怀旧体验两种途径,实现了对过去的调动与美化以及选择性屏蔽,完成了对自我连续性及身份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游客形成了对“崇高”意义的文化认同,并参与了文化的再生产,重塑了对长影的品牌认知。通过构建“后现代怀旧体验—文化认同—文化再生产”的后现代怀旧机制分析框架,论文为仍在运营的企业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少香港导演借异地故事构作香港寓言,其中徐克尤其值得重视。根据詹姆逊的看法,怀旧电影借助非历史地拼凑各种有关过去的形象,创造出一种新的过去,传达一种非关历史的“过去性”。在这种定义下的怀旧电影中,徐克的怀旧电影是一个例外,其中的上海想像包含各种来自不同文本的元素,体现了后现代怀旧电影拼凑的特点。徐克着重言志的风格,使他关于上海的怀旧电影,呈现出某种独特的双向性———在追寻过去的同时,指向现在与未来;在虚饰、拼凑的历史性中,产生历史反思。正是这种在后现代主义里追寻历史的坚持,使徐克关于上海的怀旧电影,在同类的电影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无望的怀旧 重写的凯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怀旧是一种向往过去的情愫,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并且常常以重写的形式被再现出来。重写往往利用标准的意象和套语来建构往昔的经历,并且由于记忆的选择性,作家可以通过重写和虚构使怀旧脱离历史的真实,从而让鲜活的意象进入人们的价值判断和对未来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田纳西.威廉斯对氛围的营造是构成其戏剧抒情性的关键。怀旧氛围是其剧作中营造的主要氛围之一。威廉斯通过剧作中叙述者和人物的独白和回忆叙述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剧作家还充分利用舞台资源,通过与过去密切相关的乐曲,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象征物品再现过去,从而营造了怀旧的氛围。威廉斯对旧南方的情感及其时间观是其在剧作中营造怀旧氛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诗歌可称为丁尼生时代,可他本人似乎并不钟情于自己的时代,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怀旧情感,一种对于过去和往昔的珍爱之情。拟从分析丁尼生的诗作以及他对传统诗人、历史题材的钟爱以及他独特的诗歌创作技法来剖析怀旧情结在丁尼生诗歌创作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有着对旧上海的怀旧情结,她的作品定位于民间立场,通过回忆、想象和虚构试图将旧上海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表现出对旧上海的物质存在和精致细腻生活情趣的眷恋。她的怀旧是刻意的,有自己对旧上海弄堂的怀旧,也有作品中人物对老上海的怀旧,通过对上海这个城市的追忆藉此突出它的沧桑感,以此来增加自己应对未来的定力。  相似文献   

7.
年近耄耋之年的李奶奶独身一人居住,一双儿女都在外地成家立业。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每月的退休金也足够自己花销。每天,老人自己买菜、做饭、洗衣,"子女们都想接我过去,可我这一把年纪,不想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老人说,最难熬的不是这些生活琐事,而是无边无际的孤独,有时候她坐在窗口看窗外带孩子玩耍的邻居们,能看一整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年老有伴,历来被视为晚年生活幸福的基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还有许多老人不得不独身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单身老人,是退休老人群体之中最孤独无聊的存在。对于单身的老年人来说,正确排遣孤独无聊的情绪,才能享受自己的退休时光。  相似文献   

8.
摩尔·弗兰德斯的一生是不幸的又是有幸的.不幸是因为在一个被男尊女卑思想所控制、所扭曲的男权社会中,她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幸运的是她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最终过上了物质上富裕的生活,而且通过忏悔自己过去所犯下的罪恶,最终能够从精神上获得解脱,从而能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其著作《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中表现出对未来极权社会的巨大恐惧和对人类被独裁奴役命运的深深忧虑,因此,奥威尔的小说似乎总是放眼未来、预言未来的。然而,纵观奥威尔的小说世界,可以发现他在小说中,对人类未来表现出极大关注的同时,也处处流露出对美好旧世界的无限缅怀,即怀旧情结。奥威尔以自己对生态乌托邦的积极建构、对童年回忆叙事的青睐和对田园世界的眷念与向往来完成自己的文学怀旧之旅,折射出怀旧者背后的"文学怀旧"传统和"向后看"的民族心理。怀旧与前瞻相辅并存,共同完成了奥威尔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的政治体察与历史审视,对奥威尔小说中怀旧情结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这一伟大作家,把握他时代良心的脉搏。  相似文献   

10.
《新天地》2007,(10)
很多老年人热衷于回忆录,如此怀旧到底好不好呢?怀旧之美余百川去年以来,陆续读了4位老友的回忆录,其中3位已经出版了专著,另一位是手抄孤本,听说还有几位正在撰写或者准备撰写各自的回忆录。许多老年人热衷此道,怀旧是一个重要元素。老年人爱沉湎于回想,有解不脱的怀旧情结。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也承载太重。怀旧是倾诉,是盘点,是一个行者对人生风景的欣赏,是一种清醒的温故而知新。和老友闲聊,问及生命是什  相似文献   

11.
由于怀旧现象复杂、含混的特性,虽然当代理解已远远超越"对过去的思念"这一狭隘范围,但仍存在系统性、深度不足的问题。借助认知图式理论和系统论构建一个怀旧图式系统模型,有助于整合、深化现有认知。在认知系统视角下,怀旧可被理解为由个体依恋倾向和归属感缺失触发的自适应系统。它能帮助个体借助疏离、理想化、认同等策略,在远离现实的时空,想象性建构出与一个理想化客体以及与这个客体之间和谐、包容的纽带关系,来间接满足个体对归属感和另类意义的需求,达到调节情绪、增进自我认同和幸福感的功效。这些发现揭示了怀旧现象的图式性、系统性,为深入研究怀旧的认知心理过程,怀旧性话语、身份、象征,及怀旧的功能等,提供了一个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元初南方正一派道士诗人马臻,其诗在元道流诗人中成就颇高,但生平正史无传,后人述及,或含混不清,或失检误判,或有舛史实,作者就其生卒年、青少年经历、壮游西京、晚年生活四个问题作出考辨.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09,(16):10-10
在这火红的七月,在党的生日,我们不会忘记党给造就的晚年生活,不会忘记幸福来之不易。我童年时经历了国民党政府的昏庸腐败,十岁那年迎来了南京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在党的号召下奔赴三线建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晚年退休定居南京。我的一生见证了国家飞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怀念老儿歌     
马卫 《社区》2011,(22)
城市里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新鲜元素不断涌现。而那逝去的事物构成了记忆中的过去。这些过去的逝去,有时却让我们生出无穷的感伤。本期居易茶座的一组怀旧小稿,也许会让读者回想起更多美好的过去。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显示出大量的怀旧成分,使人在回忆与憧憬中重构生活的诗意。哈代的长篇小说《苔丝》意味隽永,流露出浓浓的怀旧情结,感动着无数的读者。在哈代所处的年代里,他的家乡正经历着历史与文化的变迁,乡土文化遭遇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袭,这使作家产生出深深的文化焦虑,并祈盼着和谐的乡土文化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农具工艺品     
张正直 《华人时刊》2007,(11):82-83
一位农民把过去的农具,按比例缩小成微型工艺品推向市场,想不到却极大地满足了都市人的怀旧情结。  相似文献   

17.
澄澈  刘工 《华人时刊》2012,(Z1):100-101
十多年没有动过画笔了,去年上了一趟南京郊外的兜率寺,一下又有了画画的冲动,原因我不得而知,也许是自己有些怀旧的情绪,也许是求一种闹腾后的宁静吧。过去,我嘻闹在人群里,久了又有了厌倦,感悟了自然之后,我多了一份用画笔描绘自然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回忆录是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文体。其特点有二:一是回忆。回忆录是写过去的往事,是回顾和总结自己一生的重大经历和在几个重大事件中的成绩、经验、教训;二是“录”。就是把自己的回忆,用文字记录下来。有的可以出书,有的可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有的作为自己的资料,保存下来,传给后代。回忆录的种类按内容划分,主要有四种。1、革命战争回忆录。既可回忆本人在战争年代的革命斗争、生活片断,也可回忆自己所熟悉的老上级、老战友、老党员的生活、斗争主要经历和片断等。2、重大政治运动回忆录。对过去发生的重…  相似文献   

19.
佚名 《百姓生活》2010,(2):47-47
老年人如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并保持身体的健康呢?医生在线推荐拥有“七趣”是良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王安忆和程乃珊的“上海故事”小说中分别出现的弄堂、“蓝屋”等空间进行分析,挖掘两内在的化意蕴及上海人生活趣味及差异,突出上海故事怀旧的主题,体现了上海人对生活趣味、明时尚的迷恋。程乃珊的怀旧是展示上海过去的摩登繁华景象,昭示上海现代性的经验;王安忆通过书写上海人日常生活细节和情趣,突出城市的历史沧桑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