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贯彻和落实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近几年新疆高等院校普遍提出了民汉一体化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高校教学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本文以推进新疆高等教育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民汉双轨制教育模式的探讨,检验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结果,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对某高校的实证研究,对民汉一体化教学开展了前瞻性的调查和探讨,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族政策中的相关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新生代民汉农民工的差异及其由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影响,旨在呼吁社会和政府对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存在的问题给予妥善解决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姚永强  腾弋 《中国民族》2014,(12):62-63
七月,天山南北迎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内地游客开始筹划去新疆,去边疆体验美食、美景以及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而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尤其学生家长们,则利用暑假带领孩子向内地进发,感受祖国万里江山、博大文明。如此,昔日热闹的校园显得格外地静谧、平和。这天午后,位于乌鲁木齐市最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聚居地中心的新疆实验中学,突然热闹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木炭种类繁多,它们的生产和应用,不仅关乎古人的取暖,更关乎古代冶铜、冶铁业的兴起,甚至,还关乎古代墓葬型制、雕塑、制墨等领域的流变以及医药、化妆、生物防治等行业的发展.透过它,可以更清楚地窥见中国古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汉语文教材文化诞生在中华文化的母腹中,随着汉语文教材文化的壮大发展,又传承、创新着中华文化.汉语文教材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汉语、汉字、汉文,及其承载的以儒家文化为主、融合道佛等思想为一体的宽容、平和的中华文化.汉语文教材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的过去,还在认证中华文化的当代选择,也必定预示着中华文化的未来复兴.  相似文献   

6.
汉文化与古代新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化的研究是跨学科的。本文从文化和汉文化的定义入手,分析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结合考古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尝试指出自西汉以来的新疆考古学进存(遗迹、遗物)中的丰富的汉文化遗存,以及来自帕米尔以西的文化遗存和新疆本地的文化特征;并试图指出,从整体评价上来讲,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汉文化,在历史时期(自西汉至清),是影响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观点,与目前有些人所喜欢的片面强调帕米尔以西文化因素影响的观点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社会交往中影响交往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反应/不反应联想测试(Go/No-Go Association task,GNAT)范式,研究了维族和汉族这两个在新疆人口中比例最高的民族对彼此的信任情况。具体而言,维族和汉族被试依照指导语对民族面孔(维族面孔vs.汉族面孔)和描述信任态度的词语(信任vs.不信任)作按键反应,借此测量出不同民族在本族和异族两个条件下面孔和词语之间的内隐关联强度。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两个民族都表现出对本族的信任和对异族的不信任。相较于维族,汉族更加信任本族。并且,汉族不信任维族的程度高于维族不信任汉族的程度。与其他组间关系(例如黑人和白人,或基督徒和穆斯林)研究对比发现,汉族不信任异族的程度处在较低到中等程度上。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异族不信任程度在新疆不同地区呈现出了区域的特异性。本调查的结果能够为有效地制订民族政策,促进民族间互信团结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大量翔实的史料,较系统地论述了秦汉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新疆民汉双语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客观地反映了中央王朝与新疆地方政权以及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民汉"双语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培养了大批"民汉"双语兼通的人才。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双语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实现科学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民汉"双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关键问题,从战略层面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反译法实质上就是反面着笔法,具体是由反面落笔处理原文所传达的意思,进而更好地阐述原意,确保译文的顺畅度,也可能是为实现一定的修辞目标.为更好地推广反译法,整体提升维汉翻译效果,文章介绍了反译法的几种类型,包括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正反转换三种;较为详细地探究这种方法在维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思路、要点及措施等,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维吾尔族、汉族两个民族的关系是新疆各民族的相互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对。近年此领域的社会学研究表明,两个民族在漫长的相互交往中,在语言上较为集中和明显地表现出文化的涵化和融合。作者认为,经济发展是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理想方式,西部大开发、新疆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文化上的整合将会促使各民族人民自觉地向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2.
文章概述了各种典籍中所见的有关新疆民族民俗的记载和研究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新疆民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利用作者实地的抽样调查和统计,辅以访谈资料,对新疆库车县的维汉民族关系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作者从认同问题、整合程度和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据此对当地民族关系问题作了五点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及伊斯兰习惯法与国家现行婚姻法之间存在着基本原则、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等方面的冲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让国家制定法与伊斯兰习惯法对接,充分协调好国家现行婚姻法律制度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条例与伊斯兰习惯法的关系,减少或消除二者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城市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则相对滞后。少数民族为摆脱封闭和贫困,向城市流动的趋势逐年增强,少数民族的散居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得更为深刻,更为充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做好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各项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系进行古汉语词义教学,必须注意词义发展、演变的历时性的特点和词义的系统性,注重词义义素的分析;古今词义的差异,有其演变的规律,不可割断历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一个完整、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运用古汉语词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吐蕃占领敦煌后,在该地区形成了吐蕃人、中原人、吐谷浑人等多民族共居的局面,使得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翻译活动有了很大发展,并且使藏语文在官方和民间都被各民族广泛使用.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文书对此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疆6所高校的维、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并对维、汉族大学生身心健康情况进行比较。新疆维、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总体无显著差异,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维、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具特点,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存在差异;维、汉族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民族自治权,它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和尊重各少数民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实践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蒙古民族具有千年的文字史 ,遗留下来了极其丰富的古籍文献 ,怎样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简要介绍《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简称《总目》)的编撰历程入手重点论述了《总目》的出版对开发利用蒙古文古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