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源氏物语》是一部日本11世纪初的优秀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是一位名叫紫式部的宫女。这部作品不但在日本影响很大,在国外也有极高的评价。1922年它的英译本第一卷出版时,英国文学批评家斯奎亚氏评价说它是“现存的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1927  相似文献   

2.
真实性是文艺作品的生命。但是,艺术的真实不是镜子,不是照相,不是单纯记录个别的、具体的生活现象,而是通过描绘生活现象来反映生活本质。因而,它就能更集中、更深刻、更典型地反映生活的内在的本质的真实。《水浒传》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以它的高度的艺术真实性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它从成书到现在,大约有六百年历史了。它是在史书记载、流传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作家加工整理再创造而成的艺术结晶。因此,它有一定的史实  相似文献   

3.
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一部名著。作品中一个个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了发人深思的历史沉痛感。(一)老舍的创作始终如一地对人民和国家命运真挚关心。他的作品写得最多和写得最成功的,是社会历史大转折时期出现的“多余的人”形象;真实地写出了他们如何被时代生活所毁灭的悲剧。《四世同堂》这部作品,与一些正面描写抗日战争和歌颂革命英雄  相似文献   

4.
查尔斯.狄更斯(1812一1870)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在英国文学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最早以当代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并把平民当做小说的主人公。本文对这部喜剧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平民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艺是对生活能动地反映和加工的产物,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典型。别林斯基说过:文艺作品所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可以此生活本身这第一自然更真实。这是因为文艺作品经过艺术提炼和概括,可以更好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鲁迅在长期文艺实践中,对艺术其实有深切的体会。他以自己特有的论说方式,对艺术其实问题的许多方面发表过很好的看法,达对我们正确理解艺术真实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一鲁迅指出艺术真实的重要性,强调文艺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生活,作家创作要有真情实感。人类的文艺史证明:凡是虚假地反映生活的作品,都没有什么社会价值,它们必定被历史所淘汰;只有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作品,才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才能经受历史的检验而流传下来。诚然,真实并不能说明艺术的一切问题,也不等于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因为对艺术来说还有个真善美相统一的问题;但是,真实是人们对文艺作品首先和基本的要  相似文献   

6.
<正>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平生得意之作。他十分珍视这个婴儿。他曾经公开地向别人说:“读读我的《骆驼详子》吧,就这部东西我自己还满意。”①这部作品主要从祥子着墨,却触及整个社会,使它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彩。文艺作品一经出世,就具有它的社会性,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不应该是纯文艺的,而应该是文艺学和社会学的。也即是说,仿佛一架显微镜,放在镜台上的应该是两枚镜片:一是文艺学的,一是社会学的。我本着这个观点,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祥子和虎妞的婚姻作一番透视。  相似文献   

7.
真实性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标准。文学的真实性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其根本内涵是真实地反映现实关系。历史主义要求观察历史现象,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尊重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优秀文艺作品,真实地描写了这场有千百万群众参加的历史性变革,艺术地反映了它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塑造了一大批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的农村新人形象,有的还达到了艺术典型的高度,向人民大众提供了一幅幅人民共和国建设社会主义一段实践的历史画卷,它的重大思想艺术价值是不应该否定的。文艺评论要改变从主观出发的批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才会激励文学家贴近现实、深入时代的生活大潮,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8.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依据作家自己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肯定地把它的写作时间确定在1925——1926年间。至于它所反映的生活,作家则更为明确地表示过,那是民国八、九到十一、二年间在北平发生的事迹。而这正是老舍本人在北平北郊教育界供职的时间,书中所写的人与事都有相当扎实的生活依据而决非向壁虚构,这就从总体上决定了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格调。虽然正如老舍本人反复讲到,我们评论界也有同志已经指出过的,作为一部长篇,《老张的哲学》还说不上是很成熟的作品。但文学史上常有这种情形,一位大家的第一部作品就其本身讲也许还不很成熟,甚至很不成熟,但它却由于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作家不同凡响的艺术追求,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创作潜力,萌芽了作家以后整个小说创作的若干重要特点而理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老张的哲学》就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9.
谢道弋先生在古稀之年,仍奋力笔耕,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经验,创作了洋洋洒洒近六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躁动》,令人欣佩。小说以抗日战争胜利到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小镇的斗争生活为辐射点,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化,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洋溢着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甘屈辱的民族意志,继承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优秀传统,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迈进。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均离不开生活真实的基础。当然,我们所理解反映在文艺作品中的真实,不是生活现象的如实记录,也不是浮光掠影式的…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现实主义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贾平凹的《秦腔》和余华的《兄弟》这两部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的具体分析来探讨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创作趋向,在这两部有标志性的作品中,《秦腔》可以称做是一种模拟社会、模拟自然、模拟生活本来面目“法自然的现实主义”;《兄弟》是以夸张和怪诞的手法创作的怪诞的现实主义。这两种审美风格的出现呈现出:新世纪小说重新回到现实社会,重新关注我们当代生活的一些关键问题,关注我们当代生活的精神状态的趋向。同时,也提示我们对文学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于一八四七年写成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他的现实主义巨著《人间喜剧》中属于“风俗研究”的“巴黎生活场景”。这部小说,是“巴尔扎克的后期的最代表的作品之一”(穆木天译《从兄蓬斯》第3页),“达到了他的艺术的最高峰”(支魏格《巴尔扎克传》第450页)。在这部小  相似文献   

12.
茅盾在提倡文艺批评的战斗性的同时,提倡文艺批评的科学性。他主张进行文艺批评时,要把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统一起来:“至于评论家,拿辩证唯物主义当做一支标尺,以此衡量作品,这是最拙劣的做法。评论家即使已经成熟到能把唯物辩证法成为自己的思想方法,但也不可自信他对作品的评论百无一失。理由很简单,作家是就其生活经验来写作品,评论家如果没有同样的生活经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如何能判定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是否真实?”①他主张进行文艺批评时,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一篇文艺作品必须思想也好,技术也好,然后能够说它一句‘艺术的完成’。”②他十分鄙弃那种庸俗的“两分法”:“我们尤其觉得现在流行的  相似文献   

13.
亨利.菲尔丁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之一,他有比较系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思想。《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作为他的代表作,全面完善和实践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一部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的不朽的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14.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人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在我国广大读者中,早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部史诗性的世界名著的研究,也越来越取得新的成果。批评家们对《红与黑》真实地揭示了法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的社会现实,尖锐地抨击了波旁王朝最后,也是最反动的君主查理十世统治末期的封建贵族、教会僧侣的反动腐朽,以及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向往和赞颂,都给以了一致的评价。《红与黑》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它的积极的  相似文献   

15.
细节,顾名思义,即细微的情节,它是构成艺术形象的活的细胞。没有细节,便没有形象,从而也就没有艺术。艺术的天堂,就在细节之中。但是,构成艺术天堂的艺术细节,必须具有真实性才能发挥其艺术功能,否则它就不能启迪人们的认识,从而失去审美价值,成为作品的赘瘤。真实,是文艺作品的生命所在,也是艺术细节的生命所在。所以在文艺作品中,不论是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还是现代派的,其艺术细节无一例外地皆须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只是它们在真实性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6.
《牛天赐传》是老舍先生一九三四年开始动笔创作的长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人间书屋初版印行。小说问世以后,也许是因为老舍先生自己谈过“匆匆赶出,无一是处”(《我怎样写<牛天赐传>》)的缘故,研究与评论者寥寥。但它毕竟是老舍先生整个小说创作中的一部作品,并有其美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因此对这部作品作微观分析,分析作品的意蕴,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得失成败,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老舍小说创作的宏观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17.
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925年出版的《舞台》,在他创作的全部长篇小说中,是最长的一部,也是颇有代表性的一部。一虽然有些论者认为,这部作品还比不上《博爱新村》(或译《仁爱道院》),但也有些论者认为,其价值和地位,仅次于他最成熟、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戈丹》。1980年,庄重同志翻译  相似文献   

18.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全景式地描写了当代中国从1957年至1985年间纷繁复杂的城乡生活,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的人物形象,在结构的营造、情节的推进、艺术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内在特质,也是路遥有意识创作具有史诗性风范作品的积极探索。《平凡的世界》在读者市场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但在学院派编写的文学史中却遭到了冷遇。它的成功与缺憾也折射出新时期现实主义史诗性创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孙犁的作品 ,长于描写 ,善于抒情 ,具有独特的抒情笔调。他的作品有近乎于诗歌和音乐那样的艺术魅力 ,像诗歌和音乐那样的打动人心。作家在艺术上所追求的似乎是一种诗的境界 ,音乐的境界。丁玲在给孙犁的一封信中曾经说 :“你的文章 ,我是喜欢的 ,含蓄、精炼、自然、流畅 ,人物、生活如同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带着淡淡的颜色摆在读者面前”。而《风云初记》这部长篇小说就把读者引进了一种诗的境界 ,音乐的境界。《风云初记》是一部创作时间长达十年之久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 ,几乎可以当作一篇带有强烈的抒情成分的诗歌来读。全书共分三集…  相似文献   

20.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是杰弗里·乔叟追求现实主义的艺术精品,不仅揭露了现实的黑暗,也抨击了磨灭人性的伦理枷锁,并对各种社会丑态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