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欣 《社会福利》2007,(12):20-21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国内外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辽宁省通过落实“敬老行动”,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省情,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新路子,即“六位一体,城乡统筹”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发展模式,这不仅为全国的养老服务社会化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标志着辽宁省的福利制度逐步从传统的补缺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彭军 《社会福利》2013,(11):18-19
近年来,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不断加快的严峻形势,湖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时象从过去传统的“三无”和“五保”老人,逐步覆盖到全社会部分有需求的低收入、高龄和失能半失能的老年群体,有效地缓解了“银发浪潮”中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但从供需均衡的视角来看,湖北省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整体上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成员为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它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目前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老年群体庞大,从国家层面看,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从局部来看,以湖北省竹溪县为例,全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6381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1%,人口老龄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南山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将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纳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保障城市“三无对象”和低保对象等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李学斌 《社会工作》2009,(10):20-23
以养老服务为例,分析了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实践中存在的几个突出理论问题,即如何理解老年服务的适度普惠、养老机构的福利性和市场化的关系以及政府、社会、市场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05,(7):F0003-F0003
青岛市市北区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以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推动了全区老年福利社会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总人口2600多万的甘肃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90万,约占总人口的11.2%。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甘肃省把推进养老服务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项重大工程,纳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采取多项举措,力推养老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举措之一:党委政府重视为老服务设施有保障沙坪坝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老年工作,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当作构建和谐沙坪坝的大事来抓,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列入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民政、财政、卫生等部门参加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协调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机制。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沙坪坝区首先抓好福利机构建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市南区拓宽社会参与渠道,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从居民需求出发,扩大机构养老规模,使全区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20张;加强机构养老行业管理和养老产业培育,继续发挥“乐万家”老年公寓的品牌带动效应,提高全区老年公寓的标准化建设水平。整合社区养老资源,完善“星光老年之家”和室外老年健身活动设施长效管理运营机制,使其发挥最大服务效能;把解决社区困难群体再就业与开发为老服务岗位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支专业服务和义工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05,(7):25-28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辽政发[2004]19号),加快推进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促进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来关注、支持和参与养老工作,省民政厅决定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全省开展“敬老行动”。今年是全省开展“敬老行动”的第一年,结合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精神,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七化”之一:多方投入兴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投资多元化”加强福利机构等硬件设施建设是做好养老服务的基础。近几年,区政府投入600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一批敬老院、老人公寓、托老所、临终关怀护理院及“星光老年之家”。目前,全区拥有老年福利机构13家,“星光老年之家”71个,“日托所”65家,老年食堂22家,洗衣房15个,总面积达到25000平方米。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上城区还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导老年人福利事业向“投资多元化”方向发展。2005年上城区与企业、中介机构合作兴办了5个福利院,就吸纳了社会资金15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进入老年人口快速发展的时期。积极应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突出问题,必须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大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三大体系”搭建养老服务社会化平台其一,建立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市南区成立分管区长任组长,民政局、财政局等12个部门和各街道领导组成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街道成立养老服务委员会;社区成立养老服务联席会。同时,培育发展一大批为老服务民间组织,如区养老服务协会、街道养老服务分会、社区夕阳红俱乐部、楼院老年人联谊会等。2006年,又成立了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会,把驻区单位、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文昌市通过采取“公办民助”与“民办公助”的方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福利机构和服务组织。此举有效打破了所有制的界限,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大大推进了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陈娜 《社会福利》2012,(1):30-31
截至2010年底,杭州市老年人口已达116.88万,占总人口的16.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4个百分点;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0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5.48%。杭州市比全国提前10年进入老龄社会。面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空巢化的严峻形势,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应对了老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林典 《社会工作》2008,(24):41-43
随着人口老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开始正视老龄问题。而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社会工作更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内地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却很滞后,大多数养老机构对于老年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由于我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较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都不是很充分的缘故。本文以笔者的实践经历为基础,从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服务中的角色、相处原则与介入的模式,尝试探讨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开始正视老龄问题。而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社会工作更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内地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却很滞后,大多数养老机构对于老年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由于我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较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都不是很充分的缘故。本文以笔者的实践经历为基础,从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服务中的角色、相处原则与介入的模式,尝试探讨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为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确立了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惠民行动”为抓手,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从成都实际出发,成都市以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19.
养老视点     
《社会福利》2006,(7):59-63
天津市天津市和平区初步建立以贯彻落实老年人相关政策法规和待遇为基本保证,以“居家养老”为基本模式,以老年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以机构养老、日间照料服务、自助互助养老和公益性服务为社会依托,以有偿及市场化服务为引导方向,重点项目突出、基本功能到位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管理和监督办法,以及资源整合、利益均衡的社会协调和仲裁手段,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社会运作机制和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在民政部的指导和辽宁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辽宁省民政厅党组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以落实“敬老行动”为载体,以社会需求为牵引,全面深入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具有辽宁特色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