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双阳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7年的13.24‰,逐年下降到1981年的3.9‰,平均每年递降2.34‰,成绩是显著的。今后几年的人口增长趋势,将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分析。一、双阳县人口构成1981年末,双阳县的总人口是384,992人,其中,男性198,273人,女性186,719人,男女性别之比为106:100。农业人口占89%。0岁至2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46.29%,0岁至3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4.36%,65岁以上人口占4.46%,相当于全国同令人口构成比例,属于年轻型人口结构。全县已到结婚年令的未婚女性人数约  相似文献   

2.
据联合国人口部门发表的《2 0 0 0年世界人口前景 (修订本 )》报告预测 ,全世界 6 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将在 2 0 5 0年以前增加近 2倍 ,即从现在的 6 0 6亿人增加到近 2 0亿人。在 2 0 0 0年中期 ,世界人口已经达到 6 1亿人。尽管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仍然很高 ,但在 2 0 5 0年以前 6 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还是将从 8%上升到近 2 0 %。联合国人口部门估计 ,6 0岁以上的人口将从 2 0 0 0年的 3 74亿增加到 2 0 5 0年的 16亿人 ,即老年人口将翻两番。从 2 0世纪开始发达地区的人口率先开始老年化。在富裕的国家中 ,6 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仍然占…  相似文献   

3.
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鼓励人口生育国家。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75美元,估计人口数为2亿8千9百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0%,人口翻番时间为68年。粗出生率为20‰,粗死亡率为10‰,总和生育率为2.5。城市人口占66%。婴儿死亡率为25‰,产妇死亡率为10万分之48。平均预期寿命为69岁,平均每270人中有1名医生。有6%婴儿出生时不足重量。6—17岁人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65%男人和58%女人受过中专以上教育,有21%大学生获得过学位。妇女识字率为98%,75%的妇女实行避孕。  相似文献   

4.
从五十年代起,拉美地区出现急剧的人口增长。那时死亡率迅速下降,而生育率却保持高水平增长。从1950年到1975年的四分之一世纪里,拉美人口从1.65亿增加到3.22亿。 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拉美许多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包括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整个地区出生率从1960年的41‰下降到1975年的34‰,预计到2000年将会降到25‰左右。根据预测,到2025年,拉美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还会进一步降低,其下降幅度大致与1975—2000年期间的下降幅度相等。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医疗保健条件的逐步改善,人口死亡率已从1948年的15.3‰降至1991年的5.09‰,人均期望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1991年的74.7岁.随着死亡率的下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比重也正在逐步增加,人口构成正在趋向老龄化。1991年广州市区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与环境养老保险多层次理论是应对世界人口老龄化及各国养老基金严重短缺问题而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在我国尤为凸现。(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比较严重。从1982年至1999年,这一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由7663万增加到1·26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7·64%上升到10·1%。从2000年到2010年,老年人口将由1·32亿增长到1·73亿,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10·31%上升到12·54%。从2010年到2040年,老年人口比重每年平均上升0·4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数从1·73亿上升到4·09亿,老年人口比重从12·54%上升到26·53%,人口老龄…  相似文献   

7.
<正> 据预测,到1984年中期,世界人口会达到48亿。其中,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欧洲各发达国家将达到12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各发展中国家将达到36亿。世界人口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已由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年均增长2%的高峰下降到1.7%,但总的趋势仍是增长,世界人口每年大约增加8,300万。我们这个星球,经过了大约二至五百年的变迁,到1800年,人口(?)字第一次达到10亿。从曲线图可以看出,到1930年,也就是说,从1800年开始仅仅经过130年,人类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了20亿。而第三个10亿数用了30年时间(到1960年达到30亿)。现在,大约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的老年人数及其在人口中的比重增长的速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已近1亿,约占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00年将增长到1.3亿,占总人口的11%;到2025年将增长到2.8亿,占总人口的20%。在这期间,老年人将增长250%,那时,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种人口结构老化的发展趋势,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并将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9.
<正> 当今的世界人口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截止1986年春,世界人口约达49亿,现在正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着。世界人口在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加速发展之后,其增长速度正在慢下来。目前1.7%的年人口增长率就是从六十年代后期2.04%年人口增长率高峰降下来的。根据联合国的计算,人口增长率预计还会持续下降,到2000年将会降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从七十年代初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十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人口的增长已由盲目状态逐惭转变为有计划的状态。人口出生率由1973年的27.93‰,下降到1985年的17.80‰。同一时期,死亡率由7.04‰下降到8.5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89‰下降到11.23‰。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明显延长,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按1970年生育水平计算,在最近十六年中,全国累计少生约两亿人口。人口增长过快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已  相似文献   

11.
<正> 辽宁省三十年来人口发展趋势和特征一、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全国三十年来,全国人口每年递增2%,辽宁省为2.2%。这0.2%的份量,使全省人口,从1949年的1,835万,增至1979年的3,442.6万。二、七十年代出生率下降很快,近几年起伏波动1971年出生率为24.2‰,1980年可下降到15.5‰,平均每年以1‰的速度递降,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近几年来,起伏波动:1977年比1976年上升0.7‰,1978年又比1977年上升2.9‰,1977年和1978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1.5‰和1‰。1980年维持在1976年水平。由于上述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辽宁省人口的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婚育适令人群的比重大于全国大家知道,一定时期的人口增长,是受该时期人口年令构成的制约的。辽宁省青壮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全国,现有人口中,20—49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4.16%,比  相似文献   

12.
泰国从60年代就开始提倡计划生育,并于1970年正式宣布:“泰国计划大力降低人口增长率,政府将努力动员一切机构来支持自愿的计划生育服务。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支持自愿的计划生育是泰国政府的政策。”从那时起到现在,泰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由1970年的31‰降至1990年的13‰;总和生育率由  相似文献   

13.
<正> 对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落实各种节育措施,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采取节育措施,才能避免生育机会,减少出生人数,进而达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无论从世界各国的有关资料还是从我国的实践都可以看出:节育率和生育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在正常情况下,节育率愈高,生育率就愈低;反之亦然。十多年来,我国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不断增多,据1982年统计,全国巳有1.2亿多对育龄夫妇采取了各种节育措施。只从白城地区来看,从1972到1982年的11年中,节育率连年增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1972年全地区仅有18万对夫妇采取各种节育措施,节育率为50.56%,到1982年,节育人数已达到48万对,增长了2.7倍,节育率提高到86.35%,提高了35.79%,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2年的27.17‰下降到1982年的11.13‰,下降幅度为16.04‰。可见,节  相似文献   

14.
<正> 解放35年来,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粗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8‰猛烈下降到1981年的6.36‰;全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解放前的30——35岁迅速上升到1981年的68岁左右,增加了近一倍。目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比较明显,特别是象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老化趋势更为突出。有鉴于此,各种有关老年人口问题的文章大量涌现,不少文章在谈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人口司每两年修订一次世界人口的估计(从1950年到现在)与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1998年最新预测的结果显示,1998年年中,世界人口为59亿,1999年将达到60亿。1995—2000年间,世界人口以年均1.33%的速度增长,年增人口7800万。基于对未来生育率的不同假定,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总数将介于73亿(低方案)到107亿(高方案)之间。根据最有可能的中方案预测,2050年的世界人口将达89亿。1998年年中世界人口59.01亿中,有47.19亿(80%)生活在发展中地区,…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岁以上人口属于老年人口。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在全世界都呈上升趋势。联合国规定,凡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在我国,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正在迅速加大。198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达8000多万;预计到本世纪末将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1%,达1.3亿,2025年将增至20%和2.8亿,趋势是超老龄化。  相似文献   

17.
1970~1975年世界人口出生率为30‰,2000~2005年预计降到21‰,但仍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较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率已经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最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最高,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事实表明,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越快。世界人口大国(亿人以上)已从1950年4个国家增加到目前的11个国家,其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根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大国将增加到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育水平将决定着世界人口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邓国胜 《人口研究》2001,25(2):32-34
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亿,约占人口的10.2%,这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预测,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超过2亿,到2055年将达到峰值4.4亿.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人口发展趋势到二十二世纪末,人口可能接近100亿。世界银行最近予测指出:到二十二世纪末,全世界的人口,可能稳定在97.7亿左右。世界银行强调指出:这些数字都是推测出来的而不是予言。它的基础,是根据各国到2000年的予期人口情况,进行五年予测的结果而得出来的。根据推测,发展中国家的稳定人口将从1980年的33.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77%),上升到22世纪末的85.3亿(占全世界总人口数的87%)。发达国家的稳定人口,可能从1980年的10.27亿,上升到22世纪末的12.41亿人。  相似文献   

20.
<正> 老龄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世界人口模型转变的必然结果,引起愈来愈多国家的关注。据联合国预测:到200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到5.9亿,而到2025年时,将达到11.2亿,将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7%。为了适应老龄系数日趋增大的需要,以老年人口学为核心的一系列边缘学科已经在许多国家应需而起,其中,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列为当前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是否会出现人口老龄化?何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