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女为了报答养母的养育之恩,曾3次失去婚姻。养母被养女的拳拳孝心感动,表示愿把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留给她住。谁料,为了争夺房产,养母的3个亲生子  相似文献   

2.
1977年,家住河南省南阳市的一对夫妇收养了一个女弃婴,他们当作亲女儿百般呵护,并供她读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2001年,因为养父母对养女交男朋友一事有意见,导致双方关系逐渐破裂。2008年,养父母将养女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养女交付抚养费……  相似文献   

3.
家有儿女万事足。作为父亲,著名笑星姜昆应该心满意足了:女儿姜珊的影视文化公司蒸蒸日上,儿子姜河也在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崭露头角。这时,姜昆夫妇却发出了寻人启事,要帮姜河寻找亲生父母……  相似文献   

4.
中条山脚下的芮城县西陌镇板桥村,有一对夫妇,他们18年如一日,伺奉着久病床榻的老人,受到十里八乡村民的称赞。 故事的主人公董亚宁,今年42岁。早年,她被无儿无女的董效廉夫妇收为养女。1975年,董效廉夫妇为她选了一位上门女婿姚年朝成亲。第二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女儿,全家5口人,  相似文献   

5.
《女人世界》2009,(3):38-41
两颗心的相互吸引并不总是由容貌开始,相貌平平、离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就令一个男人甘愿为她放弃了王位。1936年,温莎公爵夫妇以指尖的铂金对戒见证了他们至死不渝的浪漫爱情,也让我们明白铂金婚戒的交换不单是一种形式,而是对一生承诺的永恒见证。  相似文献   

6.
廖仕成 《老友》2011,(12):40-41
俗话说:“崽好不如媳妇好。”确实如此——我的大儿媳不是我们亲生的闺女却胜似亲生的.她比女儿还有孝心。她担心我和老伴孤独寂寞.总是动员我俩到他们家里去住。我们一住就是一年半栽。儿媳妇悉心照料我们的生活起居.从不嫌弃和厌烦我俩.从没有给过我们脸色看。  相似文献   

7.
当年,在美国为了要回女儿,贺绍强和罗秦携手走过了7年的漫长诉讼路,经历6次庭审,5次败诉,最终由田纳西州高等法院终审裁定,贺梅的抚养权归亲生父母所有(详见本刊2008年6期报道),贺绍强也因此获得了美国“2007年度父亲奖”。2008年春节,这个在美国历尽了干辛万苦终于破镜重圆的家庭回到了祖国。如今,这对“明星夫妇”的家庭再起波澜——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与蒋介石由共同追随孙中山革命发展到严重对抗,主要是由于宋蒋之间对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的态度不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表示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宋蒋间一度合作.但由于蒋介石拒绝接受宋庆龄要他放弃独裁、扩大民主,坚决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主张,因此家蒋间的合作是暂时性的,不可能是持久的。后来他们在行动上的对立完全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9.
母亲小住     
母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听说我在太原分下新房,很想来省城看看她这个当兵多年的儿子。 我的父母亲,不是亲生父母,是我的叔叔和婶婶。但是,两位老人待我们胜似亲生。特别是小弟,出生不久,爹娘就双亡。那时,正值非常时期,一天二两粮食,全靠野菜、树叶、淀粉(玉茭面碾制)来充饥。母亲把仅有的玉茭  相似文献   

10.
社区与法     
被收养的子女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是否拥有继承权?山西省晋中地区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现在的父母是我的养父母,我的养父母与亲生父母是朋友关系,他们之间对我的收养已经办理过合法的收养手续。  相似文献   

11.
23年前,亲生父母将她遗弃,善良的养父母抱养了她,并视她为己出;23年后,她突患白血病,急需做骨髓移植手术。当她的养父母费尽周折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和姐姐,请求他们捐献骨髓时,他们却索要10万元营养费作为条件。她的养父母一家人,一边不惜倾家荡产地救治她,一边期望待着血缘亲情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张翔 《人生与伴侣》2009,(11):28-28
2009年8月初,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了一则很有意思的新闻。新闻的主角是一对美国夫妇。这对夫妇在25年前曾经去过一趟意大利罗马,他们在参观著名的“竞技场”时,被竞技场的悠久历史所打动,于是他们顺手牵羊将一小块竞技场的石头放进了自己的腰包里,他们想偷偷地为自己留下一个纪念。在回到美国后,他们将这块从罗马古迹上偷来的石头放在家中,作为纪念品展示着,对每一位来客骄傲地说:“瞧,这可是罗马竞技场的石头。”  相似文献   

13.
王伟 《老友》2013,(7):13-13
1939年,周恩来夫妇几经辗转来到重庆后,周恩来将父亲周贻能和岳母杨振德一同接到重庆化龙桥红岩村的八路军办事处居住。周恩来夫妇非常孝顺老人,无论工作如何繁忙,总要抽出时间看望他们,嘘寒问暖,以尽孝道。1942年夏天,67岁的周贻能因病去世。1942  相似文献   

14.
房东房客亲如一家房东出租房子,房客租用了他的房子,他们的关系就是租赁关系。但是,租住在乐清市虹桥镇四村的重庆籍务工青年缪则栋夫妇与房东陈桂香,就不是简单的租赁关系。他们亲如一家,在当地传为美谈。去年34岁的缪则栋和妻子张洁云,于2003年3月份到虹桥打工。缪在虹桥骑三轮车,张一直在家带孩子。夫妇俩租住在陈桂香阿婆家。76岁的房东老太早年丧夫,子女成年后都在外地经商。第一年,老太每月收取缪则栋夫妇150元房租。张洁云见房东老太年迈体弱,便常常帮她打扫房间,洗涤床单被套。有时,自家做了好吃的,张洁云也端一碗给房东老太尝尝。第二年,房东的儿子回家过春节时,看到缪则栋夫妇和他的老母亲相处得十分好,便和他们达成协议,不收取房租,但老人的日常生活由他们代为照顾。  相似文献   

15.
微波 《百姓生活》2011,(9):35-36
罗朝敏和王登仙是一对下岗夫妇,2004年2月为养家糊口,接手一个刚满月的女婴当保姆。不料,狠心的雇主送来孩子后就遗弃了亲生的女儿。7年来,这对善良的下岗夫妇视孩子为己出,靠打工含辛茹苦地养育着这个女弃婴……  相似文献   

16.
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中描写过动物的细节。 大约半个世纪前的大饥荒年代,有一次他和同伴们在深山野林里觅食狩猎,经过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打中了一只羊。他走上前,看到:  相似文献   

17.
再一次回到家乡时,他又成了众人的焦点。他们都在电视里看到过他的表演,虽然他只是一次次跑龙套的小配角,但在这个小乡村里,出一个演员是极不容易的,所以,几乎每部电视剧,乡亲们都会仔细寻找他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我是山西省万荣县的一位农民,我父亲赵海山在解放战争时期,曾经在晋陕狭谷黄河滩上的一次游击战中救过一位首长。这位首长在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期间,曾在国内一老年杂志上撰文回忆此事,并表示想寻找我的父亲。我父亲已在几年前去世,临终时他向我们交代,一定要设法找到这位首长,并替他转达几十年来的思念之情。那位老首长的回忆文章是我的一位老乡看到的,他没有记住作者名字和那本杂志的刊名。这让我们的寻找工作遇到很大的困难,一度几乎要放弃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朋友告诉我说:“《山西老年》是在全国老年读者中…  相似文献   

19.
林祺  陈翔 《百姓生活》2014,(12):22-23
2014年5月3日清晨,天蒙蒙亮,张金元、刘清玉夫妇起床了,轻手轻脚洗漱完毕后,开始在厨房准备早餐。吃完早饭,他们依依不舍地与何淑萍夫妇告别……44年前,身无分文的何淑萍与襁褓中的女儿流落在重庆渝中区化龙桥的街头,好心的张金元、刘清玉夫妇将素不相识的母女接回家中,照顾了大半年时间。44年后的2014年5月2日,在化龙桥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何淑萍和现在的丈夫终于找到了恩人!  相似文献   

20.
应依苹 《金陵瞭望》2009,(12):51-51
家住南京市板仓的张民夫妇是记者的朋友,昨日下午他们收到一份奇怪的报纸。 昨日是王军夫妇的15周年结婚纪念日,他们打算过个简单温馨的水晶婚纪念日。张太太早早地去超市买了一大堆菜,回家就忙活开了;张先生也悄悄地去花店里订了一束百合花,准备给老婆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