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地区是国家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艰苦以及吸引毕业生的政策等方面因素,使得人才问题一直成为制约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的瓶颈。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人才供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由四个工业区组成,拟建八个生态工业园组成循环经济示范区,阐述了其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必要性,详细地分析了它的循环经济链和循环经济系统,初步建立了循环经济系统分析模型,最后得出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系统的建设必须与资源的清洁生产、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调整思路及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要把陕北地区经济模式调整放在突出地位。从片面强调“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向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转变,这是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目标调整的基本方向;从单一的发展能源重化工向强调农业基础、生态建设、能源化工、科技教育综合发展转变,这是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重点的调整;从自然资源高消耗型向自然资源消耗与深加工并举转变,是“十一五”期间陕北地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从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本地经济与外资经济的分离状态向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本地经济与外资经济的混合结构转变,这是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从片面的考察GDP增长速度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转变,这是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衡量尺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研究,运用法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研究规范性文件存在的法理依据和效力依据,认为应制定<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和具体实施细则,制定建立地方循环经济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及协调各方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陕北有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陕西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依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发煤、石油、天然气的后续产品,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业,加快特色经济基地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实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作为国家未来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陕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会对陕北和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也将会成为整个西部地区的一个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中国新型的能源基地——神府煤田的发展模式加以分析,通过采用理论分析等方法,从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融资理论等角度,指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必须解决好中央政府、国有大型企业、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几个方面的权益关系,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融资机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使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步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及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现实根据、核心内容和实现保障,是有效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根据是实现民族地区在缓解贫困中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是环境建设和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原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可以设计为静态框架结构和动态实现安排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陕北发展草产业 ,是由该地区落后的经济状况、历史发展和特殊的气候及地理环境所导致的必然举措。在西部开发和山川秀美建设中 ,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立足陕北实际 ,发挥潜在优势。一方面 ,要突出工作重点 ,依靠利益驱动、政府引导和科技推动等 ,促成草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建设 ;另一方面 ,要坚持机制创新 ,深化草地产权制度改革 ,探索新的组织管理形式 ,建立多元化的草产业投入机制和服务体系 ,力争使陕北地区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陕北煤炭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对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进行了细致调研.研究结论表明:急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榆林市2011年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等与生态补偿相关的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并计算生态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验证建立的生态补偿标准是否合理.最后与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比较,表明对榆林市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生态补偿费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