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分期是历史编纂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些西方学者如巴勒克拉夫、麦克尼尔、斯塔夫里阿诺斯、斯特恩斯、本特利等,在通史类全球史编纂实践中尝试以全球各文明发展的总形势为依据来划分历史阶段。从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分期可以看出,20世纪中期以来,与西方传统世界史研究相比,上述学者对人类历史整体及阶段发展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科学,对世界史编纂中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传统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仍未能完全摆脱其束缚。目前,西方通史类全球史研究对各文明社会内部发展的考察特别是发展动力的研究暴露出明显的不足,这已经成为西方通史类全球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高师历史专业的通史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处理通史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教学手段和方法成为改革的核心问题,不同高师院校对于两大通史在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同,改革的方向和侧重点也有差异。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和中学历史课改的要求,对两大通史的教学进行改革,是高师院校历史系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版《世界通史》对我国历史学、尤其是中国的世界史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追溯苏版《世界通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东传历程,剖析这部以内容宏富与体大思精、强调阶级斗争为纲的编纂理念、以五种社会形态为历史分期的标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而著称的多卷本通史,评说它对中国史学、尤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影响,阐发它在现当代国际史学潮流中的地位,从而展现中国史学界对苏版《世界通史》的回应、勾勒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延边大学历史系姜秀玉教授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臻教授合作编著的《朝鲜通史》第三卷,已由延边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5月出版,读后感觉这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一《朝鲜通史》第三卷共分为十章,全面、系统、详尽地阐述了朝鲜半岛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李朝,自公元1392年建立至公元1863年近五百  相似文献   

5.
:《重庆通史》在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上 ,坚持历史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的观点 ,注意发掘重庆历史的特殊性 ,摆脱地方史只是中国通史缩微版的窠臼 ;在研究的整体思路上 ,坚持厚今薄古的原则 ,在古代悠久而丰厚的历史积淀上 ,浓墨重彩地论述近代历史 ;在历史内容的选择和发掘上 ,努力改变通史只是政治斗争史的格局 ,注重发掘政治斗争背后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原因 ;在历史分期上 ,始终以社会性质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标准 ;在体例上 ,采用通史与专题相结合 ,诸体并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版《世界通史》对我国历史学、尤其是中国的世界史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追溯苏版《世界通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东传历程,剖析这部以内容宏富与体大思精、强调阶级斗争为纲的编纂理念、以五种社会形态为历史分期的标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而著称的多卷本通史,评说它对中国史学、尤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影响,阐发它在现当代国际史学潮流中的地位,从而展现中国史学界对苏版《世界通史》的回应、勾勒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著名苗族专家伍新福教授撰写的《中国苗族通史》(上、下册 ,共 90万字 ,历史图版 60幅 ) ,已于 1 999年 1 2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苗族通史》是伍新福教授根据历史文献、考古发掘、苗区实地调查等多种资料 ,在数十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苗族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 ,纵贯古代和近现代的苗族通史。它的出版发行 ,不仅填补了学术领域的一项空白 ,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史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苗族通史》出版发行@舟山…  相似文献   

8.
论张荫麟的通史编撰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荫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现代史家,其平生志在通史,曾对通史编撰的重要性、史实的选择、统贯史实的"秩序"以及表述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其资众手、决一人的编撰组织形式,对史实"笔削"标准的界定,对传统历史观的批判和对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理论的探求,以及对历史艺术性表述的重视等,均有独到见解,对编撰通史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第一部大型朝鲜通史著作《朝鲜通史》(全五卷)的第一卷近日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在我国朝鲜史研究领域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这部通史的出版,必将推动朝鲜历史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本书的突出特点是:1.内容全面详实。  相似文献   

10.
一部 154 万字的地市级文学通史《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 2004 年 5 月出版。该书的主编是苏州大学的范培松教授和苏州教育学院的金学智教授。中国的名市很多,但并不是每个名市都具备编写“文学通史”的条件。譬如说,陕西的西安市、河南的洛阳市、江苏的扬州市,历代文人写它们的文学作品不少,但这些市的原籍作家并不多,它们可以编一本写西安(长安)的文学作品选,写洛阳的文学作品选,写扬州的文学作品选,但要编撰一部文学通史却勉为其难。惟有苏州,一方面有建城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另一方面,两千五百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编撰中国基督教通史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国学者的重视。截至现在虽然已经出版了许多通史性著作 ,但却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1.教内作者为主 ,护教色彩较浓厚 ,缺乏有力度的教外著作 ;2 .主要论述外国教会在中国的传教史 ,对中国本土教会情况研究不够 ;3.规模不大 ,体系不完备。上述问题都是今后新编中国基督教通史必然要跨越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了《聊城通史》。该书由程玉海任主编,李泉、王云任副主编,《聊城通史》编写组编写。全书共分古代、近代、现代3卷,180万字,每卷分历史进程、典志文化、人物传记三个部分。该书开辟了地方史研究的新领域,是一部系统构建聊城6000余年历史大厦的区域通史新著。勾勒聊城6000余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聊城通史》崭新的亮点。明清以来,关于聊城历史的私家撰述和官修志书为数不少,但多限于一朝一代、一县一地,既未有对聊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做深入的研究,也未能对聊城自古至今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叙说,只是呈现出聊城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苗族史志研究精彩纷呈,成果迭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著名苗族史专家伍新福教授的新作《中国苗族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就是其中的姣姣者。《通史》于1999年12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共90万字,这是继《苗族史》(伍新福、龙伯亚著,199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之后,伍新福教授在苗族史领域的又一丰硕成果,也是20世纪中国大陆苗族史志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通览全书,笔者认为它有三大特色:第一,体系完整。此前面世的《苗族简史》,抑或《苗族史》,编写体例一概截止近代,给人意犹未尽的缺憾。《通史》作者…  相似文献   

14.
“历史完形论”认为,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客观性和完整性是历史的两个基本属性,其中后者是通史之所以为通史的特殊性所在。过去的通史和“新体”通史,或者不是以人类过去的活动作为对象,或者因体例所限而不能满足通史的特殊要求,都不能算是真正的通史。“历史完形论”明确指出:通史的对象是人类过去的活动,通史要维护和体现历史的完整性。“历史完形论”是我国近代以来通史理论研究的先驱之作,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等四个单位集体编辑的《世界通史论文资料索引》,汇编了从1949年至1984年9月在国内公开出版报刊上所发表的世界史论文、译文与资料,所收篇目包括世界通史的各个历史阶段,从史前时代起迄至现当代(1980年)止,涉及世界五大洲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世界通史教学出现了危机,网络上的世界通史教学资源也不完善;解决的途径就是实现两者的融合;其模式就是创建专题网站、建立主题信息网和实行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哲学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严肃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就是从选题到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中,甚至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并且显示一种哲学发展的人类学意义。该书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宏观背景,从土家族精神传统的生成切入,并从历史观、文化观、政治哲学等层面系统、深入地揭示土家族哲学从远古到20世纪的历史发展,具有明显的前沿性特点。该书特别重视研究民族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因而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是学界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思想资料的著述,曾长期引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中国思想通史》不应该预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但古往今来的学者研究思想史或哲学史皆会预设理论框架。而且以今日视角看,《中国思想通史》仍然具备知识的“含金量”和理论的“含金量”,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含金量”虽然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但也具备历久弥新的永恒性。另外,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思想通史》对唯物、唯心分析工具的使用是严格把握分寸、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能将唯物、唯心分析工具泛化、绝对化的错误归咎于《中国思想通史》所开创的学术范式上。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通史撰述探析王记录,朱华忠一、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自司马迁创立纪传体通史著述以来,唐宋时期又出现了撰述通史的高潮,各种体裁的通史著述纷纷出现,蔚为大现。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通史撰述的情况又如何呢?翻检迄今为止所出版的中国史学史专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史家继承了“通史家风”这一史学传统,并予以发扬光大。第一,将“通古今之变”的通史精神发展为探索历史规律;第二,将“范围千古、牢笼百家”的通史撰述规模扩展为全方位地反映历史进程;第三,以激励民族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取代了以史资治的经世致用思想。这反映了现代史学与传统史学之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