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近年来,一把手腐败案高发多发,与权力高度集中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一把手一直被认为是权力监督中难以攻克的堡垒,而权力过大、过于集中则给腐败留下了生存空间。有数据显示,在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受纪律处分的干部中,一把手的比例占三分之一以上。鉴于此,分解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逐步解决一把手凡事"一把  相似文献   

2.
筱陈 《领导文萃》2011,(10):128-129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破解权力腐败,就必须厘清权力边界与权利边界,变绝对的权力为相对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受西方政治学思想的浸染,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观念渐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认知,人们把公共权力视作腐败生成的根源,认为反腐倡廉的关键在制约和监督权力。有效规制权力作为反腐败的重要途径,本身不存在争议,但如果因此而忽视对贪官内心世界演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定律     
赵健伟 《领导文萃》2009,(14):77-79
阿克顿道出一句具有铁律性质的警世格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其实,阿克顿的说法只能算是一种温和的描述。因为绝对权力所导致的岂止是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在自然层面上这样评价女人:“本性上比较软弱、比较冷淡,女人比男人富有同情心……”  相似文献   

5.
张丽红 《领导科学》2012,(31):10-12
从历史的进程看,权力与腐败相生相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健全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建立和完善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权力滥用,实现源头反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领导科学》2012,(28):64
崇拜"政治强人"是中国鲜明的政治文化,浓厚的人治背景又特别容易滋生"政治强人"。在中国目前的转型期,存在一个"强人政治"的悖论,一方面需要"政治强人"大力推进改革,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政治强人"的强势而超越了政治、社会、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导致"政治强人"政治的背叛、经济的腐败、道德的沦丧和社会的灾难。"强人政治"是当代中国改革大变局中出现的典型现象,通常表现为拥有绝对权力与权威的领导者以强制的手段制定决策与执行政策,通过强制性权力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以达到实现改革意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中高层领导干部的腐败大案不时见诸报端,一个个身居要职的高官相继落马,这彰显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但是,中央反腐重拳频频出击,少数领导干部仍执迷不悟,前"腐"后继.深刻反思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领导十部手中掌握的权力在作祟.英国著名史学家阿克顿爵士曾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里的绝对权力就是指已经异化的权力,它已经偏离了公权力为公共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得斯鸬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翻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割析这几年贪官下水的案例,无一不是权力绝对化酿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的"群己权界"乱象会形成不同的村霸类型,当乡村社会的内部公权力践踏个人权利时,会形成内生型村霸;当国家公权力僭越个人权利时,会产生嵌入型村霸;当多种情况并存时,会形成复合型村霸。村霸的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权力运行机制,总体表现为内生型村霸的权力闭环机制、嵌入型村霸的权力外扩机制和复合型村霸的权力裂变机制。根治村霸问题要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突出第一书记地位;打击微腐败,深挖保护伞;疏浚利益表达渠道,破除乡村"能人"权威;增强维稳力量,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共腐圈"是腐败重灾区的一个突出表现。腐败本来是一种需要遮遮掩掩的见不得光的行为,很多地方虽有腐败发生但毕竟还有所遮挡,有所顾忌,因此不会普遍,不至于成为满目腐败的重灾区。而一旦腐败分子构建了"共腐圈",并让其成为支配权力运行的地下组织,则腐败一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是公开的秘密,也必然导致腐败进入重灾状态。因为,所谓的"共腐圈"其实就是权力寻租者的抱团,这种腐败层面上的共同体,让权力依附成为一种习惯,让权力勾结成为一种常态,结果必然导致腐败的无法遏制。  相似文献   

11.
领导权威的威慑效应具有多元溢出路径,既可转化为显性的非制度性约束而规范成员行为,也可延伸为一种隐性资源支撑,还可转化为一种长期监督力量和一种政治生态因素,为组织正向行为保驾护航。其具体作用路径常表现为:以果敢行为强化执行力,以严格标准强化原则性,以一贯作风强化规范性,以业绩成效强化效力性,对下属的激情热度、行为选择和参与积极性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存在领导者滥用权力所赋予之威信而谋取自我方便和实施绝对管控的现象,造成权力集中垄断使用,使职位威信、权力威信异化为胁迫下属的资本。这就需要把握住领导权威的强化基础、运用之则和目标定位,避免权威外溢为刚强、胁迫、官威与专断。  相似文献   

12.
县(市)委书记的权力运行问题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县(市)委书记可以说"位不高"但"权重".一些县(市)委书记常以"一方诸侯"自居,老百姓也把一些县(市)委书记看做"土皇帝".目前,一些县(市)委书记权力没有边际,使用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从而导致权力膨胀,产生腐败,损害了党在基层的形象与威信,破坏了党群关系.笔者认为,明确县(市)委书记的权限,监督与制约其权力的行使,关键要突出"抓大放小".  相似文献   

13.
权力三题     
关于权力,西方有一名言: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败。很多人喜欢引用这句真理味很足的话。权力似乎是个教唆犯,是个一无是处的东西,然而,自从出现人类社会以来,便一直存在权力这个东西。据某些观察猴群活动的纪录片,猴群社会中也有猴王之类的权力形态存在。看来,无论是人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权力导致腐败而非无监督的权力导致腐败的逻辑,提出从源头上抑制腐败不能仅仅着眼于权力监督或者把好用人关,而应界定公权力行为的合理边界。界定权力边界的最可靠方式是控制政府的预算,因为政府的一切活动都依靠向社会提取的税收来维持,社会可以根据其对政府行为的需求来批准政府预算,也可以通过否决预算来控制那些有悖民意、法理的政府活动。我国现行的反腐败思维及其模式基本上是围绕"治人"这个中心展开的,反腐成效不确定,如何将"治人"和"治财"结合起来是完善我国反腐败模式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权力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想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要及时揭露腐败行为,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在容易产生滥用权力的领域、环节和部位,建立有针对性的权力制约机制,防范腐败的发展蔓延;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靠法治制约权力,使国家机构和公务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确保权力在"刚性"的制度笼子里运行,有效防止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  相似文献   

16.
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建桥  赵君  张永军 《管理学报》2010,7(7):988-992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教育程度和信息传播方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导致中国社会的权力距离呈减小趋势,然而,企业的领导行为并没有做出相应改变,这种对权力认识的不一致导致各种冲突激增.鉴于此,为了应对权力距离减小带来的变化,领导风格应由专制型领导向变革型领导转变,而领导行为应当从群体决策、适度授权、减少强制、尊重员工和有效沟通5个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腐败形势严峻。腐败行为正在我国严重侵吞着由政治权力受托的国家财产和由企业领导受托的集体财产,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其罪魁祸首便是权力的寻租。  相似文献   

18.
潘松挺  俞萍 《经营与管理》2014,(10):130-133
员工沉默现象在组织中较为普遍,领导方式是影响员工沉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权威领导的华人组织中更易导致沉默行为的出现。然而,当对权威领导的内涵进行重新划分时,是否会对员工沉默行为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笔者通过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研究专权领导与尚严领导如何影响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20.
国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合法合理运用下可以正确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但是面对权力所带来的致命诱惑,掌握国家权力的一部分官员打破其道德底线而误入歧途走向腐败。09年赵仕永抛出了"温和腐败论",让我们看到了在潜规则下,腐败形式也在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在变着新花样,现代的温和腐败更为隐蔽,因而危害也更大,最终会严重妨害人们利益,扰乱社会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本文从权力快感产生的原因入手,阐述了国家权力的正负效应,由于难以抵制权力带来的致命诱惑而走向现在流行的温和腐败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了防治腐败滋生和蔓延的措施,以此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