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保障法列入立法工作计划。制定这个法,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散居少数民族。什么是散居少数民族呢?凡是从事民族理论研究和实际民族工作的同志对此都很熟悉,但是,由于自建国初国家规范性文件提出这个概念后,一直到现在没有给它下过定义,所以大家对此各有各的说法,认识并不一致。因此,给散居少数民族这个概念下定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正> 切实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各项平等权利,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的民族政策,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规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保障他们的平等权利,对于进一步改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湖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实施的情况,就加强故居少数民族法制建设问题谈几点看法,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谈谈散居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散居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是聚居还是散居的少数民族,各民族都能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散居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广,具有自身的特点。1、居住分布特点。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从雪域高原到五指山脉,从茫茫的戈壁到东海之滨,无不留下了少数民族和他们先人的足迹。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纵观祖国版图,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彼此是杂居的,但杂居中还有散居。杂散居是与聚居相对应的概念。所谓杂居,即指两个以上民族共居于一定…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与《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一文对话:1949年以前,汉语“民族”一词和包括它的词素在内的古典民族概念表达形式构成了数千年生生不息的自组织系统,这个系统使得近现代舶来的西方民族概念纷纷本土化;1949—1989时期,毛泽东在斯大林模式干扰中保留了民族概念的中国话语权,费孝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创立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989年以后,封闭体系的解构和多元争鸣促进了中国民族理论的耗散变化,这一时期流行的“族群”可以看成中国民族概念系统中的一个分形元。最后从和谐系统的高度,给出满足国家语境、民间习惯、历史传统三个条件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社会复杂作用下通过历史渊源或现实利益等多元认同而形成的有特定的族称和相应的文化模式的自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5.
我市农村散居少数民族有瑶族、畲族,人口约1万人,有一个民族乡、8个村委会、88个村民小组。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统战、民族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加大了帮扶力度,促进了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辨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辨正纳日碧力戈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与民族概念是民族学文化一人类学的关键课题,是做好民族工作.确保存国家安定团结的理论前提,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曾发表〈民族与民族概念辨正〉一文①,初步讨论了民族的定义和功能,现就有关问题谨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中国各民族都有其居住和活动地域,也有其居住的形式。这种形式,基本上可概括为,在一定地域内聚居,散居于一定地域内,和其他民族杂居于一定地域内,即聚居、散居、杂居三种形式。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全国有4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聚居区内建有159个民族自治地方。还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杂居、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500多个民族乡和上万个民族村中。其中,分布在京、津、沪等大、中城市的约700多万;分布在东北三省、东南沿海及内地农村地区的约700多万;分布在滇、黔等省、自治区民族乡镇的约700多万。因此,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是构成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族”一词的概念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十年代,我国史学界曾就汉民族的形成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但因大家对“民族”一词的概念理解不一致,结果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六十年代初,史学界又开展了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的大讨论,讨论中同样反映出由于对“民族”一词的概念分歧而引起的混乱。1963年,林耀华先生在《历史研究》第2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民族”一词的  相似文献   

9.
新派古音学者普遍认为,一个韵部中往往包含有多个不同主要元音的对立,而且元音还有长短的对立。但是,汉藏语系少数民族的诗歌押韵、《诗经》押韵以及《说文》谐声,都没有长短元音押韵的事例,只会偶见不同元音的韵母押韵。即便在有长短元音对立的语言里,新派古音学者所说的这些对立也不能鲜明地区分开来。《说文》的谐声系统、《诗经》的押韵系统以及少数民族的诗歌押韵系统均表现出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的押韵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在各条战线上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勤劳、智慧,在从事农牧业和手工业等生产中具有专长,在发展祖国文化艺术事业中有贡献,是实现四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人数虽少,但分布在祖国广大区域,并且同边疆、聚居的少数民族息息相通。因此,做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的工作对于维护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团结事业,对于调动全国各少数民族的积极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报纸文/梅堂民国时期北京最早的民族专报———《藏文白话报》、《蒙文白话报》和《回文白话报》,如今知者并不多。三种白话报于1912年9月开始筹备,1913年元月正式创刊,1914年7月停刊,共出刊18期。该报为杂志型,16开本,石印,...  相似文献   

12.
<正>散居少数民族是相对民族自治地方而言的,一般来说,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都称为散居少数民族。由于散居少数民族分布比较散,人口比较少,对其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  相似文献   

13.
民族素质问题,近几年才引起学术界个别学者的重视,并开始着手研究。金炳镐先生在《黑龙江民族丛刊》1987年第2期发表了《民族理论学科发展问题浅见》一文,首次提出应把民族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谈到民族理论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时提出:“把民族作为一个历史的、能动的物质因素,放在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中加以系统的、多层次的研究,揭示民族自身的基本特征和属性,揭示民族内部基本结构和民族的基本素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散居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居住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以外的散居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这个制度框架下,少数民族享有和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权利,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繁荣与共同进步.但是,对于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及其保障,却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和系统的政策措施.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城市中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及保障缺位严重.这既不利于民族法的贯彻落实,也影响到团结、平等、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正确认识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状况,分析和阐述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和设想,无疑会对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行使及保障,特别是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民族政策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地理学的概念及其实用价值管彦波本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学者小牧实繁著《民族地理学》一书,较早地使用了民族地理学这一术语。但是,小牧实繁笔下的民族地理学,只注重从种族学的视角去研究人类群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助关系,与学科意义上的民族地理学有着原则上的区...  相似文献   

17.
我国6700万少数民族中,杂散居少数民族约有1800万,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2%,而且分布很广,全国97%的县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杂散居少数民族中,居住于城镇的约有600万人,居住于农村的约有1200多万人。除了未建立自治地方的阿昌、基诺、德昂、门巴、珞巴、塔塔尔、俄罗斯、乌孜别克、赫哲、高山等10个民族,共约7万多人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散居民族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1987年9月20日经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后颁布、1988年1月1日实施的。《条例》的颁布实施,第一次为我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了法律规范。由于形势的变化,1994年着手对《条例》进行修改。1997年8月2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条例》的修正案,为规范我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散居民族工作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一、《条例》修改的重要意义《条例》之所以要修改,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找省1986年酝酿制订《条例》时…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已成为我国民族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这个大背景下,针对日益凸显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加强司法救济的最终保障,从而继续完善业已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人员往来会越来越频繁,民族散居化的格局将更加明显。进一步重视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注意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益,对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党和国家以至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逐步加大了散居民族工作力度,较好地保障了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但散居民族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相对滞后、清真饮食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对民族乡的投入不足等,这已不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益,还要做许多具体、细致的工作。因此,如何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更好地行使自身权益,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