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地方改革竞争中的拾级而上的政府采纳(或决策)路径,导致了地方改革竞争中的重复改革(俗称“翻烧饼”)现象的盛行,并使之在更高的层级上或更大的范围内蔓延开来。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翻烧饼”问题,必须给下级政府更多的改革自主权。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一再陷入困境,采用完全信息博弈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从纵、横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建模、分析与破解。针对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改”与“不改”策略上的纵向博弈、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先改”与“后改”策略上的横向博弈,分别提出改变各自博弈均衡的条件和改进策略收益的具体措施,从博弈论视角得出减少改革阻力、增加改革动力、形成新的博弈均衡、走出机构改革困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持续遭受自主性税基损失,而转移支付又未被赋予充分的自主支出权力。基于这一典型事实提出“自主财政偏好”假说,认为被限制了自主支出权力的转移支付因不能对税基流失进行有效补偿而激发地方政府竞争。利用“取消农业税并实施转移支付补偿”的改革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取消农业税改革中损失越多的区县,改革后会新建更多的污染密集型工业企业,而被限制了自主支出权力的转移支付不能减缓底向竞争行为。因此,“自主财政偏好”是更为贴近中国实践的地方政府竞争的驱动机制,这为改革和完善央地财政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世界兴起了新一轮政府改革运动,对地方政府的职能、机构、内部流程、外部关系以及管理方式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本文以20世纪 70年代末(1979年)以来三十年为研究时间段,以主要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运动的来龙去脉,具体分析其起源、指导理论、发展走向等,从中找出一些普遍性的特征,以对中国当前的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发展与改革的历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形成了发展主义取向、勇于体制创新、政绩导向及地方政府相互间竞争的特征。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结构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塑造着地方政府的职能。通过提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和制度化水平,有助于推进地方政府责任制建设,提升中央对于地方的治理水平,有效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改革中三个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博弈可以看作是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博弈,地方政府是将这两个博弈层次连接起来的纽带。通过建立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模型来分析达到进化稳定均衡的过程,要达到这个过程也是宏观层次的“选择”和微观层次的“突变”过程,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结合对模型的分析和我国现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可以得到三点启示:考虑三方博弈主体的利益;鼓励微观层次的突变;避免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1998—2012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通过改进后熵值法计算得到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实证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地方政府竞争显著增加了地区污染排放,降低了区域环境质量。而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存量与环境污染均呈倒“U”形关系,经济发展短期会带来环境污染,长远则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资本存量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投资能力,投资速度过猛或滞后均会给环境造成影响。认为,应从改革传统政绩考核办法、确立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制度等方面优化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力度,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债券市场有效性的视角,研究了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利于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首先,在利用正交分解法剥离出“政府隐性担保”信息的基础上,有效证实了“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隐性担保降低→债券市场有效性增强(1)”的作用路径。其次,上述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政府隐性担保的作用,具体是通过减轻城投公司的政策性负担和经营性亏损来实现的。研究发现,在财政透明度较低的地区,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政府隐性担保、提高城投债盈余信息有效性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成果对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为财政与金融政策在微观层面的有效协同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地方政府是由一般目的政府、特殊目的政府及准政府组织构成的互不隶属的“百衲被”式体系,其内部结构、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一体系赖以形成并发展的政治哲学基础是人民主权原则、自主治理原则、司法调控原则、共同利益原则、政治和行政分离原则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地方政府的改革趋势主要体现在组织形式上的多样化导向、政府间关系的合作化导向、公共产品和服务对象上的顾客导向、纵向权力关系上的分权导向、内部管理上的企业化导向。无论在构建基础还是在改革取向上,美国地方政府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特别地方政府改革均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方式改革中的“四权”即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划分 ,分析了在这个改革中要求的观念更新和要处理的四个关系问题 ,即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所有权关系 ,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权的关系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比例关系。提出了实现和落实这种改革可以考虑的三种管理模式“集权制”模式 ,“分权制”模式和“过渡制”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共服务改革:理念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直接包含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公共服务改革可以作为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创新的突破口,通过探寻和建立较为合理的政府行为模式,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保障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等等都要求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公共服务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以效率为基础,以公正为目标,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框架,保障效率基础之上的公正。公共服务改革要优先处理好两个战略层面的关系,即改革与竞争的关系、改革与监管的关系。这两大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农村综合改革中地方行政组织的改革,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地方行政组织的改革更是一个艰巨任务。在采取社会学的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向地方政府问卷调查等方法基础上,在阐明中国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存在问题的同时,着重分析内蒙古少数民族农村牧区基层行政组织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中国国情,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4.
国防工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市场化改革不同于其他行业,研究国防工业的特殊性及其相应的改革路径十分必要。首先阐述了我国国防工业改革已取得的成就;然后分析了国防工业的政治性、买方垄断性、高风险性和高保密性;最后在考虑国防工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改革中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即安全与效率兼顾、扶持与竞争兼顾、竞争与合作兼顾、保密与公平兼顾。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税收体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改革决策在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条件下的决策问题,为了控制改革风险,改革者可能会采取作为过渡性制度安排的改革方案.财政大包干就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性制度安排,但因为它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特征,进一步加剧了业已存在的矛盾,削弱了中央财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强化了地方的不规范行为.财政大包干是在改革的目标模式分税制已经明确以后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安排,采取这种策略型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原因是各种制度改革之间的不匹配,即不协调成本的存在,目的是缓解不协调的矛盾,为下一步实施分税制创造条件,而中央政府掌握着改革主导权是这一策略能够成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和改革的进程 ,对于电信行业破除垄断、引入竞争以及改革开放的一些做法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司法改革的动因及其制度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职权活动的随意性、浓重的地方主义意识与诉讼的拖延及生效判决的执行不力,加之司法官员腐败案件的频发,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司法机关的权威与尊严,动摇着人们对于法治国家的信心。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相当力度的司法改革,革新现行的司法人事制度与组织系统,创建有限独立的司法体制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省管县改革、财政竞争与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改革与分税制改革都属于分权改革,必然对政府财政竞争产生重要影响。"省管县"体制下的政府财政竞争具有如下特点:县级财政竞争是横向财政竞争的核心;县级财政竞争仍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而财政支出仍是重要的潜在手段;县级财政竞争将加剧地方保护主义与区域间恶性竞争;纵向财政竞争虽层级减少却更加复杂化了,这必将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将县级财政竞争纳入制度框架内,避免县级恶性财政竞争,鼓励县级良性财政竞争,引导县级财政竞争中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20.
高校声誉机制的经济管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誉机制是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改革引发教育领域的竞争,使中国教育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的竞争也由初期的数量、规模的竞争逐步转入深层的声誉竞争.声誉也越来越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从经济管理学角度,阐述了高校声誉的涵义及特征,运用博弈分析法剖析了高校声誉机制生成的机理,提出构建高校声誉机制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