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日本家庭护理老人的人当中,有50%的人“虐待过需要护理的人”,有36%的人“曾对需要护理的人感到憎恨”,有46%的人“因家庭中的老人护理而感到疲劳”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战后不曾有过的经济萧条当中。日本在想方设法恢复经济的同时,还在着手进行各项改革。日本社会保障结构即是“六大改革”之一。而社会保障结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护理保险制度。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50年后每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日本社会老龄化的速度是惊人的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  相似文献   

2.
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近代“西风东渐”的进程 ,西方的社会救济思想及制度开始传入中国 ,引起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的变革。清末民国思想界从“民有”“民享”的近代意识出发 ,批判了传统“宗族救济模式”的狭隘性和“视民若子”的局限性 ,强调“救人救彻”的救济理念和“以教代养”的救济原则 ,并试图结合中西社会救济思想主张 ,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的勃兴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黄桂霞 《南都学坛》2010,30(4):101-106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个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群体亦有不同的需求,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又有着相近的需求。从社会保障的属性来看,满足人的需求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机,人的需求层次决定着社会保障的结构与水平,从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非制度化的慈善救济,到基于满足人们生理、安全生存权的保障制度,再到基于满足人们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权需求的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包括了三个层次。人的需求发展也推动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而社会保障制度则要不断丰富人的不变需求,持续发展人的阶段变化需求,日益完善人的持续变化需求,最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丽艳 《社区》2012,(3):24-25
“来,小朋友,张嘴让阿姨看看牙。”4岁的河南籍小朋友鹏鹏听话地张开嘴,上地医院口腔科医生为他检查龋齿情况。近日,在欧盟“流动人口社区母婴项目”的资助下,北京市马连洼街道联系上地医院在肖家河社区、西北旺社区两个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启动免费为5岁以下外地户籍儿童体检。此次活动本着关爱流动人口儿童、为儿童谋福利的宗旨,得到了欧盟“流动人口社区母婴项目”、海淀计生委和上地医院的大力支持,目前,肖家河社区已为402名流动人儿童免费体检。  相似文献   

5.
<正>长寿,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这一梦想可以说到目前已经基本实现。“花甲”之年已经低于人们平均寿命,“古稀”之年已经不稀,“耄耋”老人已经大有人在,“期颐”之年也已为数不少。世界上已先后有40多个国家继法国之后,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联合国确定的老龄化国家的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据统计,我  相似文献   

6.
欧债危机实质上是福利权的危机.福利权、社会保障权与人格尊严有密切联系,作为福利权原初意义的社会救济制度即是为保护人格尊严,人格尊严的自主决定权内涵也决定了福利权的界限应以人格尊严作为福利权的底线.人格尊严还可作为社会保障权扩张的工具,提出基于中国宪法人格尊严条款的社会保障权扩张具体解释新方案,该方案以“可能性”概念为核心,包括“程度上可能性”、“范围上可能性”、“存储上可能性”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张遇哲 《社区》2012,(3):5-5
“凡70岁以上孤寡老人、流浪乞讨人员来本店可免费用餐。”这几天,不少路过的市民发现,江苏省扬州市望月路上一家饭店门前亮出醒目的宣传牌。(《扬子晚报))2011年12月7日) 一一这家名为大明寺素食坊的饭店是5个月前开业的。该店决定,从2011年11月25日、也就是冬月(农历十一月)初一起,对特殊老人免费开放。之所以提供这样一种免费服务,缘于饭店老板徐俊的‘敬老情结”。原来,10岁那年,  相似文献   

8.
透视弱势群体——中国离婚妇女的生活状况及其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中国目前尚无对离婚母亲提供子女抚养资助费的社会保障政策,但近九成的单身母亲是子女抚养的主要承担者。大部分离婚妇女的年龄段为35岁到50岁,其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己。月实际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大多数;六成的离婚妇女认为她们离婚后的生活“极为清苦”和“比较清苦”。半数以上的离婚妇女认为她们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在“维持生存”。中国150万个单亲母亲家庭形态的出现,意味着一种贫困现象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离婚妇女的权益保障及中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不能不引起关注。离婚妇女的权益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在深层次上是中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反映。是社会功能(给予弱势方援助)和执法能力(强制支付赡养费)不强的表现,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法律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血库效应与农村社会保障主体模式选择──关于新疆农村社区合作制社会保障的探讨李庚元,王勉一、实践提出的难题与绿洲经济的死结80年代中期,新疆农村救济、扶贫工作中发生了“造血”与“输血”的争论。这场争论在理论上很快统一了认识。人们几乎都赞同按“造血”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老年人也开始讲究美容、着装,追求美化生活。有的做服装模特,有的进入舞池翩翩起舞。新的生活、新的观念使他们生机勃勃。然而,有的人不理解,讥笑他们“老来俏”。其实,老年人有“人老不服老”的心理没什么不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精神愉快能促进神经系统和细胞的兴奋,增强脏器的代谢功能,可使人体各种生理变化、心理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据医学专家对120名60岁至80岁衣着讲究、追求生活质量的老人进行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老人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左右。所以,专家们将“老来俏”称做老年人的“心理滋补剂”。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12,(11):17-17
改革总是面临着利益格局的调整。高速免费,对广大车主来说是利好,而对路桥公司和有关部门来说,则可能是“割肉”。最近,有专家测算出几个重大节假日全国高速免费规模近200亿元,有媒体调查估算免费规模在60—90亿元,不管是哪个“让利”版本,免费政策都将向社会送出一个丰厚的“民生红包”。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早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期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的形象性。从这时期起,开始形成个性的倾向。据我国儿童脑的发展年龄特征研究发现:4—20岁期间,脑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也可说为两个“飞跃”时期,其中第一个“飞跃”期就是5—6岁之间,脑的结构相当成熟。作为充分开发、利用大脑潜在能力,进行早期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辞书是人们读书治学、工作生活最常用的工具书。英国朗曼公司曾对辞书市场进行过调查,惊奇地发现辞书打入人们家庭的程度不亚于电视机,90%以上的家庭至少备有一本词典。这个百分率高于其它任何图书,而且平均每年有10%的人重新购买词典。我们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也曾对读者使用工具书的情况进行过调查,对象是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读者,包括从20岁以下到70岁以上的教师、科研人员、干部、学生和工人。从回收的700份答卷中发现有615份“经常使用”字典词典,占87.9%。如果加上18份“不常用”(但用过),则高达90%。  相似文献   

14.
丁菲菲 《社区》2015,(25):60-61
半个手掌大的红色证书硬壳上,写着“阜宁好人证”五个烫金大字。不久后,凭着这个红色小本,江苏省阜宁县的256名“好”就能够享受到免费乘坐县城公交车、免费游玩县内景区、免费用电15度等多项优惠待遇。“好人”如果创业,可获得50万元以内的创业担保贷款。当然,如果有参政意愿,还可在党代会、人大、政协换届时,享受—定政治优待。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开始,国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扩大到中东部地区,这一政策被称为“免费义务教育项目”。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西北地区三省九县的“免费义务教育项目”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免费义务教育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并未严格实施免费义务教育项目;享受免费和补助的范围没有达到政策的要求;家长、学生及教师对政策缺乏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建议主要有: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对免费义务教育项目的宣传力度;对项目实施中各种标准进一步明确规定,尤其是贫困学生的认定;加强对项目的检测和监督;中央及地方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投入要有保证。  相似文献   

16.
牙的故事     
1.猜一猜俺的兄弟有多少?哈哈,俺的小名叫牙,大名叫牙齿。人们常说的“笑掉大牙”、“咬牙切齿”等词语,主角都是俺。俺有多少兄弟?6-7岁以前俺共有20个兄弟,那叫“乳牙”;6-7岁后开始换牙,到14岁左右换牙完毕,新生出28位兄弟;18-24岁又生出4个兄弟(叫“智  相似文献   

17.
《金陵瞭望》2006,(1):32-33
“十大惠民工程”赢得新口碑 发放粮食和良种直接补贴3542万元.涉及7个区县.66个镇街.885个村.52万农户: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有507位具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同2113户农户建立了对子,全年主推新品种44个、新技术37项.入户率达90%以上:全市成立农资、农技双连锁店56个.农资销售占当地市场分额的90%.  相似文献   

18.
郑观应不仅是早期卓越的维新思想家,也是社会保障思想的集大成者。从19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初,郑观应主张对贫民的救助应变单纯救济为教养并重,并提出设立保婴会以救助弃婴。19世纪90年代以后,郑观应意识到社会保障事业是富国强民的手段,更是实行宪政的要务,他建议改革社会保障机构的救助方式,更有价值的是他介绍了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郑观应的社会保障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保障思想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青岛市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救济支出面板数据,测度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非均衡和极化程度,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及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青岛市社会保障支出逐年增长,非均衡程度也在逐年缩小,且市域的非均衡程度大于县域,地区内非均衡程度逐步超过地区间非均衡程度;青岛市社会救济城乡非均衡呈现下降趋势,其地区内非均衡程度大于地区间非均衡程度。社会保障的极化程度逐年缩小,而社会救济城乡极化程度呈扩大态势。在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社会保障影响最为明显,地区发展水平、地方财政支出及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社会保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对于“社会工作”(从英语Social Work直译而来)的解释一直有着相当的歧义性,如在1947年联合国在调查各国社会工作教育状况时发现有33种定义。尽管如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作者、专家、学者及政府方面,都同意这样的事实,即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和知识体系.包括专业伦理,知识原理,方法技巧;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学科;一种新的职业。 与“公共救助”、“慈善事业”、“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紧密相关的社会工作,其思想萌芽很早就有,济贫活动较早出现于英国。社会工作名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最早是在美、德使用。1915年,社会工作专业问题被提出来了。今天,对于这门专业的内涵,人们已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共识:社会工作的对象应是个人、家庭、群体及乡村或城市中的某些特殊的人,如有生活障碍者,处于社会游离高层者等;社会工作方法有个案的、团体的、社区的、社会行政及督导的等;社会工作实务有社会保障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家庭儿童社会工作、感化社会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