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从煤炭企业的现状及行业特点出发,阐述了以托管经营方式改革煤炭企业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并从实际操作上对煤炭企业托管经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为当前煤炭企业改革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凡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似乎都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意念,并不愿滞留在中心寂寞地等待再就业。要让下岗职工”稳进快出”中心,真正融入新的就业环境,实现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眼下起码须重,点抓好三项后续工作。一、对下岗职工进行身份核定.避免把中心当成筐,什么人都进。下岗职工是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构成的主体,是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者。下岗职工是比较时髦的词汇且已泛化,致使劳动部门无法精确地去定量和计算再就业成功率。正困如此,有必要从现在起,对现有的下岗职工进行身份核定。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观念趋于理性,自主谋业更加积极,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越来越关心。这是对国内17个省区、55个城市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经历下岗后再就业的种种尝试后,大部分下岗工对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形势有了...  相似文献   

4.
下岗职工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阶段形成的弱势群体,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下岗职工,由于受社会、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生活贫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手段不足,这不仅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和谐相处。这与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相悖的。通过行使立法自治权,制定专门的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地方法规;政府依托金融改革为契机,引导金融部门积极支持下岗职工以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加强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培训的力度,改变下岗职工再变业的老观念,不失为解决民族地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霍慧萍 《金陵瞭望》2006,(10):47-48
医院药房托管是指医院所有者通过契约形式,委托企业对药房进行管理,医院与企业按比例分配经营收益的一种管理模式。雨花台区药房托管工作从2004年9月份开始试点实践以来,目前该区所有5个公立医疗机构(含二级医院1个)及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已全部实行药房托管。近两年的实践表明,“药房托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流通成本,较好地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药房托管改革以来.该区门诊平均费用下降了20.30%.  相似文献   

6.
土地托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制度改革产生的一种农业生产性服务经营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经济和非经济两个维度构建托管方、被托管方、政府、中介组织多个利益相关主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行唐县土地全程托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参与土地全程托管后,农户的经济绩效与非经济绩效均显著提高;托管方次之,托管组织形成了适度的土地和劳动力经营规模,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并实现了社会价值;政府绩效最低,表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壮大集体经济等目标在短期内未充分实现,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11,(35):46-46
十一五期间,轻纺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转型发展的双重考验,肩负产业发展、行业稳定的双重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合并调整、园区建设、产业转型、产品提升、经济增长、行业托管、职工保障”等阶段性目标任务,全行业经济呈稳定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土地托管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土地托管亟待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推进。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在土地托管理论方面处于整体指导地位,实体主义是土地托管的价值引导,新古典/新制度经济学是土地托管的效率保障,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是土地托管的反思取向,生计框架则构成土地托管的底线思维。土地托管的五大理论不是无序的理论杂糅,而是呈现出一核多元的理论互构形态。未来土地托管理论研究应保持对土地托管多元化实践的包容心态,自觉应用多元理论指导土地托管实践,同时须根据实践变化不断提炼中国土地托管的基础理论,传播中国特色土地托管经验,提升土地托管理论范式的国际话语权,形成土地托管基础理论和现实实践的“大循环”。  相似文献   

9.
赵永  许晓东 《金陵瞭望》2007,(18):47-47
日前,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宁签署行业软件托管服务及平台合作备忘录。至此,全国首家面向行业用户提供服务的“网上软件超市”——软件即时应用平台(SaaS平台)正式落户南京。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轨、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改革渐入“深水区”的今天,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因影响广泛而成为百姓担心、社会关心、政府操心的焦点问题。以广东韶关地区为例,在对该地区下岗职工情况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分析其再就业难的原因,提出构建下岗职工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2,(17):24-24
江西省安远县民政局同欣山镇7个社区居委会联手,在郊区开发荒山5000余亩,为下岗职工发展果业种植脐橙创造了条件。并实行“三免一帮”的优惠政策,即:免费提供山场、免费提供果苗、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帮助下岗职工解决果业开发投资贷款。优惠政策制定后,他们为下岗职工解决了贷款50余万元,极大地调动了下岗职工的积极性,不但发展了果业生产,还安排了下岗职工1000余人就业。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托管补贴的政策目标之一是通过补助小农户购买农作物生产的关键及薄弱环节托管服务,以补齐农业生产托管中的短板,引导农户生产经营方式逐渐从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向全程托管转变。基于中国三个病虫害防治托管补贴试点区的农户调查数据,探讨农业生产托管薄弱环节补贴是否会提高农户的全程托管意愿,同时甄别了补贴对家庭不同土地规模化和老龄化程度的农户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在耕种收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比例较高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托管薄弱环节补贴对农户全程托管意愿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农户对薄弱环节托管服务的经济效益认知越高、教育水平越高,其全程托管意愿越高。一兼农户比纯农户的全程托管意愿高。土地规模化程度对农户全程托管意愿的促进作用在自有农机的调节效应下得到减弱。托管补贴对家庭土地高规模化和高老龄化组的农户全程托管意愿影响显著。为此,应逐步扩大农业生产托管薄弱环节补贴覆盖面,补贴应重点关注土地规模化程度高和老龄化程度高的农户家庭。同时,应规范服务标准,降低服务价格,激励农户的潜在服务需求,使得农户从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技术密集型服务托管向全程托管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建德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调查建德市城调队1997年下半年,浙江省建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以随机等距抽样方法对新安江镇五个居民区共30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了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生活状况调查。调查形式为逐户上门访问。据调查,这300户居...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月15日北京晨报在《提案见证履职65年风雨同舟》的文章中提到:1998年1月12日,政协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李少华委员提交了《关于安置下岗职工的几点建议案》的提案,他指出,解决下岗职工安置问题,政府方面,要建立专门研究、调整、安置下岗职工的领导办公室。奖励机制方面,建议劳动局制定按年限给予安置下岗职工企业补贴的奖励机制。税务制度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按照安置下岗职工比例或人数多少的减免税规定。  相似文献   

15.
再就业行为及其心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行为除了要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下岗职工的内在心理条件的影响。运用个案研究和统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列举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的几个主要的心理因素,提出下岗职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完成从心理上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并强调要运用心理学的潜能训练法提高下岗职工的心理素质,这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下半年,国家统计局福建、吉林和辽宁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以抽样调查方式对36个市、县的7440位下岗职工进行调访,所反映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个南方省和两个北方省其改革开放的程度不同,下岗职工的规模不同,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的进...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年底,全国企业共有下岗职工787万人。尽管在下岗职工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已从事有收入的劳动,但仍然还有480万人在下岗待业,预计在1998年下岗职工将增加350万人。①下岗问题日益严峻,急待我们去解决。在解决下岗问题上,不要把眼光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千百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失业和下岗,成为继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城2后,中国大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这一问题直接涉及到20%以上城市居民(包括失业下岗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状况。据有关部门按现有产业技术水平的保守测算,全国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需要排出2000-3000万富余人员。黑龙江作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最多和私有经济最少且煤炭、军工、森工、纺织、制糖五大行业尚未完全摆脱亏损,进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任务更为艰巨的地区。截止1998年12月末,全省实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贵阳市下岗职工进行调查 ,了解了下岗职工的总体特征、心理特征及对再就业的行为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20.
再就业是我国当前社会出现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下岗职工未就业比例越来越大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下岗职工对再就业的各种心态 ,认为陈旧落后的择业观严重阻碍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提出应对下岗职工 :进行国情宣传教育 ,加强科学文化学习 ,加强各种技能培训 ;发挥集体的智慧 ,从各个方面加强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 ,并实质性地开拓就业范围 ,努力让下岗职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