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它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活动而单独存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企业追求利润这一重要活动的关系怎样呢?在这篇短文里,准备简要地分析:(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企业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的一致性;(二)企业追求利润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矛盾;(三)如何使企业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符合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2.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客观经济过程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各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当然也不例外。 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包括一定社会生产的目的和达此目的的手段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其中社会生产目的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各种生产方式最本质的特征,因而构成基本经济规律的核心内容。各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首先是由该社会生产目的的客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有一定的目的,社会生产的目的表明了这一社会生产的实质,是该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因和方向,是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生产的目的是客观的,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经济理论界争论颇多。有的说社会主义企业(本文指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使用价值,满足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有的说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增殖价值,获得利润;也有的说二者兼而有之。《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持利润说法的同志多起来了。究竟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什么,确是一个有待深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的企业生产目的是否一致,经济理论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目的和企业生产目的是同一的,即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观点,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把满足全体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目的虽然是来自革命导师的论述,但是,应当看到,革命导师作出这个论断是以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或基本上不存在商品生产和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了明确的论断:“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论断,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贡献。但它是否完整和全面?是否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全部内涵?这却是值得斟酌  相似文献   

7.
考察利润与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目的的相互关系,必须以社会主义的基术经济特征为出发点。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它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又不是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保留商品经济的形式,只不过这一商品经济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小商品经济,而是有计划的商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直接生产目的问题,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直接生产目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完全一致,也是满足全体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一种传统观点。2、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直接生产目的是利润。这是最近两年新提出来的观点。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各执一端,都具有片面性。现提出我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在我国理论界已基本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与企业生产目的是否一致,二者关系如何的问题上却有不少争论。这些争论概源于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企业生产目的与商品生产的关系的不同理解。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一社会生产目的是社会生产的根本任务。它决定社会生产的本质;也是区别不同社会生产性质的根本标志。社会生产目的由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客观地决定的。据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推断整个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无论在社会主义低级阶段,还是在共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通过改革,“建立起具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甚么?斯大林同志说:“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对于斯大林提出的这个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我国的经济学界中,有人把它具体化为使用价值的生产,有人把它具体化为价值的生产,也有人把它具体化为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统一。针对上述这些观点,有的同志提出:“无论是使用价值、价值、或二者的统一,都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途径或环节。”只有“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搞了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说我们的国家已不再是“一穷二白”了,人民生活也不再是“饥寒交迫”了。但是,这与全国人民所做出的艰苦努力和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发挥的优越性相比,还是很不相称的。现在,人们经常议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一再出现严重比例失调?为什么人民群众辛辛苦苦搞了三十多年经济建设,生活水平提高得这样缓慢?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而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缺乏正确认识,则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四人帮”拚命诋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极力污蔑、歪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制造了种种谬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在我们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今天,进一步肃清“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散布的流毒影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多种经济形式决定多种生产目的,这是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看成社会生产目的唯一根据的经济学者能够接受的。我认为,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并不是决定社会生产目的的唯一依据,在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生产目的也是多层次的。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社会生产目的是客观的。其客观性不仅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同时,也取决于经济形态本身的性质。比如,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目的是追求使用价值,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则是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究其原因,在于前者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后者的经济形态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候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非常重要。但我认为,讨论有很大的片面性。从讨论情况和发表的文章看,基本调子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理论上已经清楚了,问题只在于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和有些企业没有深刻认识这一目的,没有按照业已阐明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办事,似乎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中而不是在理论上。我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能说在理论上已完全解决或基本解决了,而应该说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本文准备就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问题,从论理上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能说空话,要紧密结合现实经济问题。什么是现实经济问题呢?我国是否存在“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如果说:“没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十分明确,整个社会生产都是按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来进行的。”那么这个问题就设有更多讨论的必要。如果说,“有”,那么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个问题?这些都是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发表一点意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劳动者的这种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维持生存的需要,全面发展体力和智力的需要,以及享受科学和艺术的一切成果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长,特别是对那些质量好、使用价值高,更有益于身心健康,更有益于体力、智力全面发展,使劳动者的生活更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资料的需要越来越大。社会主义生产,要“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要“使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劳动者的这种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维持生存的需要,全面发展体力和智力的需要,以及享受科学和艺术的一切成果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长,特别是对那些质量好、使用价值高,更有益于身心健康,更有益于体力、智力全面发展,使劳动者的生活更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资料的需要越来越大。社会主义生产,要“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要“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囿于某些经典著作的个别定义的约束,我国固定地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对这个概念,经济学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有完全赞同的,有补充的,认为“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应区分为直接满足人民需要的部分和间接满足人民需要的部分”;有的认为,应明确区分“最终目的”和“中间目的”,云云。我们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  相似文献   

20.
从这一期起,本刊开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讨”这一栏目,每期约三、四篇文章,一万五千字左右,以探讨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欢迎大家来参加讨论。文章务希开门见山,力求短小精悍,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