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次道德"现象的伦理学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道德"现象受到社会公众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多数人所指的"次道德"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因先恶而后善"的行为."次道德"作为"道德之次",应该是在道德底线--法律之上的,它不应该是不道德或违法行为的"衍生行为"--这是"因先恶而后善"行为的根本特征."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和伦理学范畴,只能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层次性与实践中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把道德价值较小的较低层次道德完全等同于危害性较小的不道德行为或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2.
所谓行政道德规范就是指西方国家行政官员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行政道德规范是行政官员行政伦理行为的指南,它有助于提高行政官员管理的道德水平,同时对行政决策的道德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政治与道德是人类实践哲学的两个方面,从发生学来看,政治是在人类活动的自律性机制--道德规范无法约束社会生活之后的产物,这也就表明了政治的合法性与人类道德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原则应当从道德原则推导而来,而任何道德价值原则又都是奠定在一定的人学本体论之上的,因此,从根本上说,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基础在于人学本体论.从现代人学本体论出发,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原则既应坚持对个体权利的道德辩护,实现"德福一致",又应坚持对整体的伦理关怀,实现"普遍的道德合理性",其中"德福一致"是政治合法性的道德价值基础.制度是现代政治的最集中表现,因此,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价值基础在于制度的"德福一致"即制度道德.制度道德既在于制度制定又在于制度执行,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制度中的人.因此,探讨新时期关于制度和制度中人的建设问题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干部道德素质的本质和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干部道德建设在新的道德体系和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并就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途径,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政德失范现象具有一定的的普遍性 ,近几年来 ,在我国有蔓延和泛滥之势。对于领导干部道德失范现象的治理 ,如果从道德建设过程的角度来看 ,主要有三个环节 ,立德是前提 ,它可以解决领导干部无德可依的状态 ;守德是关键 ,它不仅需要领导干部主观上的价值认同 ,而且要有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社会环境 ;制裁是保障 ,没有制裁就很难说有抑恶扬善。这三个环节上的问题的解决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在于把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政治道德规范是一定时期从政者在政治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政治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 ,领导干部的政治道德规范就是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它既继承了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建设的优良成果 ,又是政治道德建设的新的发展。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政治道德规范建设 ,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制度是根本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律并不是互不相涉的。从价值哲学角度看,法律对道德的价值表现在法律有助于道德规范、道德目标的认识、把握和落实,强化人们对道德的遵守;有助于人的德性养成;其对恶的惩治也就是对道德正气的弘扬,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而道德则是法律的前提和基础,它也有助于降低法律实施的交易成本;有助于法律的先进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前代历史人物在"三言二拍"中是一组不容忽视的人物形象,作者为了达到道德宣教的目的,将这些人物原有的故事加以不同程度的改造,其人物衍变形态有历史矛盾简单化、人物面貌平民化、因果逻辑观念化、积德效应私利化、行动方式游戏化等.其中,也贯穿了市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明显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企业道德缺失的多视角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应该遵守道德规范与实际上不讲道德经营的高度分裂,由此导致了企业道德力的严重缺失。企业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竞争者、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等几个方面。企业道德缺失降低了社会效率,增加了社会成本,影响了社会公平,损害了社会道德,认识企业道德缺失可以有多个角度,其中经济原因、体制原因、文化原因、认知原因尤为值得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前 ,伦理学成了一门显学 ,但是要做出有创造性并富有成果的理论建构 ,却是非常难得的。教化论思路却提供了这个可能。詹世友教授的最新专著《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是国内学术界第一本以教化哲学为基础 ,系统阐述道德教化理论的专著。道德本质上是对人的尊严和精神力量的理解 ,也就是说 ,道德的本质不仅仅是道德规范 ,仿佛遵守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 ;也不仅仅是先验的道德价值观念 ,仿佛确定了道德观念 ,给人们以价值启示 ,人们就有了道德。道德的本质是教化而成的美德和人格。人受到道德教化 ,其实质是人的精神、心灵受到了实实在在的…  相似文献   

11.
“明礼”的现代含义是什么 ?有礼就是要明白、明确社会的基本的礼节、规范 ,按礼的要求行事。表现有四 :其一表现在有礼貌 ,广泛地尊敬他人 ;其二表现在遵守秩序上 ;其三表现在待人谦和 ;其四表现在文雅、文质彬彬上。“明礼”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飞跃。表现在 :其一 ,明礼突出了道德建设中的文化品位 ,能提高国民的素质和整体形象 ;其二 ,明礼增强了道德建设中的全面性 ,使社会主义道德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2.
从辩正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出发看问题,"次道德"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复杂的道德现象之一。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的道德实践中,是一种客观现实。"次道德"向人们昭示了一种在违反道德后再次进行道德选择进而回归道德的可能,符合辩证的思维方法,表现了道德观念对人的深层调控,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道德舆论在生成过程中出现了与"沉默的螺旋"相反的现象.在虚拟语境中如何理解"孤立恐惧"和社会情境的逐渐减弱,从"反沉默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中挖掘道德舆论在虚拟语境下理性和非理性传播路径.虚拟语境下道德舆论生成中"反沉默螺旋"现象导致公众情感控制理性、形成多元道德舆论环境、中坚分子不再沉默以及公共意见失去可靠性等问题.可以从培养虚拟语境下正面道德舆论的意见领袖、创造更加多元宽容的社会环境、注重道德舆论"把关人"的培养,不断在实践中修正"沉默的螺旋"理论,增强理论的现代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原因,提出了解决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期望有益于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广告词利用谐音来更换成语中的某些成分,用这样的"新编成语"进行产品宣传.但是,商家在实施宣传策略的同时,也必须遵守语言规则和遵守语言使用的社会道德规范.广告词中的成语化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化用,它体现了美词--积极修辞的效果;一种是消极化用,它要么违背了语言本身的规律性,要么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所以,对广告中成语化用要加以规范,做到既符合语言自身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虽然行为失范、价值冲突、知行分离等道德解组现象产生是道德系统各运行要素的相互脱节而直接引起,但其深层原因却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变迁和失常.适应经济论、心性发展论、道德法制化固然对道德的改组有一定借鉴作用,但其矫枉过正的表现仍须得到关注,指出道德改组实施的真实举措在于以科学预设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优化内在教化手段为核心,从制度层面整合道德角色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的当今社会,加强道德立法,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维护道德,推动道德建设的发展,使道德规范逐渐走向法制化,是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领导干部在以德治国中应尽的责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模范遵守道德规范,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二是抓好相关领域的道德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礼仪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二者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学习礼仪,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礼仪水平,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三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良心,体现在人们的讲礼重义的行为上.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到来及智能机器自主化程度的提高不仅催生了"人工智能威胁论",引发了正反两方面的激烈争论,而且对道德责任的传统观念形成了有力的挑战,使伦理学中本就复杂的道德责任归属问题更加突出和困难。要合理化解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及围绕机器自主体的道德归属问题展开的争论,我们必须在对道德责任的内容、归属条件进行充分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道德自主体的标准问题,最终将问题聚焦于道德模型的设计与建构上,并根据对道德责任的重新界定,在智能机器的设计与研发过程中把"善"的理念嵌入其中,并且坚持预防性原则,让机器承担前瞻性责任,以使人工智能产品运行时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为人类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