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恩格斯运动不灭原理的提出运动不灭原理是恩格斯对作为及9世纪重要科学成果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进行哲学概括的产物。当时的自然科学家们通过力学、热力学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发现了任何运动都具有一定的量——能量,运动可以在相同形式的机械能之间、机械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转化前后能量保持守恒。这就是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它又被推广为物理学的能量不灭定律:在一切运动变化中能量既不可被创生,也不可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运动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能量。不过,实验只能证明有限的某些具体运动形式之间能量转化的守…  相似文献   

2.
<正> 事物运动“十字定律”的提出事物运动万有平衡引控规律——简称事物运动“十字定律”,就是事物运动微观五大要素(时、位、量、因、性)的定性规律和事物运动宏观五大条件(定、限、差、控、失)的控性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事物运动微观五大要素正好五个字,事物运动宏观五大条件也正好五个字,五加五等于十,因此作者把它称为事物运动万有平衡引控论十字定律”.  相似文献   

3.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宇宙间普遍的规律。地球物质运动遵循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虽然,物质运动是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有不同的发展形式。地球发展的前生物阶段,地球物质运动主要以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形式,地球物质发生化学进化。地球物质自动发展,主要由于化学变化过程,产生了生命。地球发展进入生物阶段,这时地球物质运动的特征是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以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热寂     
一、“热寂说”的提出及其对它的批判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854年他引入了“熵”的概念,并重新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1865年他进一步指明:1、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一个常数;2、宇宙的熵趋于一个极大值。在此基础之上,他于1867年推论出宇宙热寂说。按照这一学说,整个宇宙随着熵的增大朝着单一的不可逆的方向变化,宇宙中的一切运动终将全部转化为热运动。而热又总是自发地由高温部分流向低温部分,直至达到温度处处相等的热平衡状态。这时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所有的有效能量消耗一空,宇宙进入了一个没有任…  相似文献   

5.
从力学学科体系上看,经典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由牛顿三个定律出发,可以推导出三个定理(即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以及相应的三个守恒定律(即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有关普通物理力学中的问题用牛顿三个定律便可以求解了.但是从研究问题的方法上看,对干某些受力情况比较复杂的力学问题直接用牛顿运动定律去求解,将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甚至没法下手.然而,能量的观点、动量的观点、角动量的观点却为求解力学问题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途径.尤其是用能量的观点去求解受力情况复杂、运动过程不明确的问题,可使求解过程变得  相似文献   

6.
在上一世纪遗留给我们时代的文化遗产中,进化论和熵定律无疑堪称最重要的科学思想。这两个分别地统治着生命领域和无机界的最高定律,也强烈地影响着人们关于社会(超有机界)发展过程的普遍观念。生物系统从最简单的事物开始,日益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生命形式;而熵的运动则使物质紊乱、能量趋疲、信息丧失。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方向,使深受其影响的历史观各执一端而相互对垒。但是,进化论和熵定律的表面对立是有其互补性和统一性的,当代的历史观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在更深刻的科学基础上来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黑格尔的作为规范和标准的"真正的自由"概念,建立在互主体性哲学模式之上,是一个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在这一自由概念中,黑格尔完成了古代伦理实体与近代道德主体之间的综合,并把它表现为概念各个环节的辩证发展,从"家庭"经过"市民社会"到"国家",体现着自由意识的发展."市民社会"对于黑格尔的伦理概念及其辩证运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正是在伦理概念的运动过程中,"市民社会"表现出了深刻的辩证性质,黑格尔结合古代与现代熔于一炉的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才真正是可能的,或者说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
审美是一种建构,在过程性的活动中,既内化着对象,又外化着主体。建构又是自由的活动,主体的审美情感、理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延展和发挥,但是,无论是怎样地发挥,主体总要受到对象世界的限制。而审美绝非停留在对象世界的描述和复制层次上,主体总是力求自由地  相似文献   

9.
三、从物质演化上深入理解否定之否定法则深入研究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必須見出它对物質运动發展規律所作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發展是一个过程,否定之否定法則正是说的此过程的整个性質是怎样的,因而具体地体現出物質运动方式的生动內容。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主要是,物質一面运动着演化着,一面又向本然狀态复归着,物質在运动發展中,到底还是物質,既不可能变成非有,也不可能变成什么非物質的东西,这种向本然狀态复归的性質在运动中就表現为向端初的复归。物质在演化中繁变为无限物質構造,实在的物質構造是現象,現象并非就是理想的物质演化的本然狀态,因而現象就表現为物質演化的本然狀态的否定;但因在此实在世界外,不允許再說什么物質演化本然狀态,物質在演化中即体现而为此唯一实在的物質世界,所以现象本身就是物質的体現,现象表现为向物质演化的本然状态的复归。物質世界的这种性質,恰好说明物質运动的向自己复归的性質,同时也恰好說明物質世界本身就是否定之否定法则的全面体现。現突世界一方面就是物質本然狀态的全面体現,另方面又是物質發展的全部丰富內容,这才極確切地說明了物質运动的向自己复归  相似文献   

10.
《法哲学原理》是关于权利的哲学。黑格尔通过抽象的法、道德、国家三篇的论述阐明了自由意志或者说自由从客观、主观到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在其客观精神阶段实现了国家这一伦理实体的绝对精神内涵,而这其中法哲学从其理论原点自由精神出发完成了自身的运动过程。通过法哲学中对作为人之为主体的“自由意志”的分析,来透视对法哲学的基本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实践创生性是马克思自由生存观的本质。自由是人通过实践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人与客观世界互为对象化的运动中得以实现的 ,而对象化活动两个过程的分离产生了异化。自由的实现是全面扬弃异化的历史过程 ,它经历了三大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12.
微观史学与新文化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兵 《学术研究》2006,1(6):89-95
微观史学于20世纪70-8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并在法国、德国、美国等地得到普遍的回应,成为一股国际性史学潮流。其兴起受到吉尔茨文化人类学和福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影响,并同当代西方史学总体趋势转向中的新文化史运动有着紧密的关联,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微观史学具有一般宏观历史所没有的优势,并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但其微观化分析手段也受到了传统史家的许多批评和质疑。如何更好地结合微观和宏观的研究,将成为未来史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平 《船山学刊》2008,(4):191-194
本文试图以后现代方式为契入辩护儒家思想,并非是想要追逐后现代思潮的理论时髦,而是因为这种思想运动执意于特殊性、流变性、对立性的理论特质可能为激发儒家思想生命活力提供另一种能量。  相似文献   

14.
本分析某些电磁学课本在推导和应用全电流定律方面的若干错误。作在中阐述两点见解:①用叠加原理推导全电流定律是不妥的。②当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同时存在时,用全电流定律求感生磁场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技术本身所带来的对人类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喜好倾向的深度了解并没有从本质上挑战自由意志的存在。自由意志更重要的意义在社会责任层面,也就是作为第一人称面向的对社会的理解,而非第三人称的基础生理层面。但是大数据技术所代表的以数据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却使得个人更容易主动让渡自己的自由意志。在这样的情形下,自由意志的空间变得更加狭窄,但绝非取消了。  相似文献   

16.
论两极现实态替代转换的矛盾运动张景荣一、历时态矛盾在两极现实态的替代转换中运动矛盾作为两极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两极不同的时空分布形式而显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从时间角度考察,矛盾两极有共时和历时两种情况。所谓共时,指两极在共同的时间内作为现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类似于市场配置资源的供求、竞争及价格机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的资源配置也离不开微观机制的作用和引导。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可以归结于人的自由自主潜能及人的扩展效用需求,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有学习的潜能,人有结群和交换的天性,人有创新求变的意识。正是要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剖析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最终将配置结果导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的底层女性形象是作家对世界文学的独特贡献。他打破传统的人物性格模式,从精神发展的过程表现了底层女性争取独立、自由的奋斗历程。他的妇女解放首先是人的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制度创新制度费用制度设计本文论述了在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主体、制度创新的类型,以及制度创新的费用、效益和两种制度创新的思维方式,强调了制度创新必须把政府的推进作用与微观市场主体的能动的、自愿的、自由的选择作用结合起来,变一个积极性为政府与民众的双向积极性,这样才能更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权力与自由——福柯微观权力理论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看待权力与自由的关系?这是理解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关键。与割裂了权力与自由之间关系的传统宏观权力理论不同,福柯强调权力与自由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微观权力理论,前者强调权力的统治关系,后者强调权力的抵制关系,这就为自由留下余地;根据权力与主体、自由之间内在联系的不同程度的理解,微观权力关系又分为消极权力关系和积极权力关系。福柯推崇一种积极的权力关系,主张过一种生存美学的伦理生活方式,他认为在这样一种权力关系中,主体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福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权力探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