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霆军 《学术交流》2007,(6):117-119
作为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油气储量及生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利用与俄接壤的地缘优势,开展对俄能源合作,发挥两国经济的互补性,这是我国解决能源短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黑龙江作为开展对俄合作的前沿,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建立对俄能源合作支持体系、实施对俄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区域多元化战略等渠道,充分开展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合作,这不仅是解决大庆油田减产造成的黑龙江省石化产业原料日益短缺问题的需要,更是黑龙江省实现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依托石化产业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球化石能源存储大国、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和排放大国的角色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设计以及俄罗斯的地理国情使得它拥有大量碳信用额度和强大的碳隔离能力,无论作为全球碳库还是碳源,俄罗斯都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产生重大影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内外政策部署,具有显著的适应而非预防、聚焦本国而非放眼全球的“实用主义气候政策”特征。俄罗斯气候政策受多方因素影响,包括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利益、国际社会压力等。只有对此有所认识,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俄罗斯在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中的立场观点与应对行动。  相似文献   

3.
姜克隽 《阅江学刊》2022,(6):63-67+168-169
未来,能源安全将贯穿整个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的过程。分析我国在“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经济转型路径和能源安全的关联因素,能源安全的关切点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从常规能源安全转向新的能源安全。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近期的能源转型中,我国将逐步构建以强有力的电力供应系统为支撑的高安全度的能源系统,实现“双碳”目标和大气质量目标,支持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长期的能源转型中,应逐步降低国际能源市场对我国能源市场的影响,推动国内能源市场主导能源价格,实现能源的高度安全。  相似文献   

4.
浅析地缘政治中的石油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立忠 《学术交流》2007,21(4):44-48
石油在现代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石油生产区与消费区之间的错位与失衡,导致了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地缘政治的勃兴以及各国在能源地缘政治领域的博弈。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逐步形成,以日本和印度等国为代表的能源消费大国为争夺能源展开了激烈的博弈,而以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为代表的产油国,却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能源地缘政治优势。在此格局下,作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和能源进口大国,中国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与美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外交关系,实行能源来源多元化政策和保证能源运输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安全倡导通过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四项原则的贯彻,实现以较低成本塑造安全的可持续状态,是破解“安全异化”现象的关键之道。能源可持续安全是在能源领域对可持续安全理念的再发展,通过国际合作的开展以及国内层面的部署,塑造长期稳定的能源安全状态。当前阶段,中国的能源可持续安全现状,价格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化石能源波动性影响与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并存;渠道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国际渠道高占比与国内渠道快速发展并存;运输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国际通道风险长期存在与国内通道不稳定性并存;使用可持续安全呈现出由“低能效”向“高能效”的转变提升;环境可持续安全呈现出由“高排放”向“零排放”的转型过渡。中国应统合自身在国内能源消费市场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以推进自身优势同能源生产主体需求对接、共同助推可再生能源的时空维度突破、深度参与并积极引领全球能源治理为着手点,为能源可持续安全的塑造打好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朴光姬 《南亚研究》2014,(4):98-111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印度将在今后20年内取代中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增量最大的国家。本文将中印GDP和能源消费数据视为经济增长政策和能源政策的结果,采用中印双方历史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政策和能源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模型检验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政策与能源政策都具有独立或主动性质,而印度经济增长政策是主导,而能源政策以支持增长为主。中印能源政策主导方向差异是印度能源消费将保持相对较高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中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是影响能源政策导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中东政策的演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的对中东政策在经历了从“以经济外交为主”向“经济外交与政治外交并举”的转折,形成了“对美协调”、“确保能源”、“扩大影响”三大支柱。21世纪初期,日本将在多大程度上全面、均衡地实现这三大目标?归根结底将取决于日本对政治、经济两大领域和“日美阿以”四边关系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8.
韩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之一,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最快的国家之一.韩国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基本上呈线性增长趋势.在1998年以前,能源消费的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经济增长.1998年,韩国政府在总理办公室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委员会",制定了"减缓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行动,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增加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韩国温室气体排放年均增长率已经稳定下来并逐渐趋于下降.韩国政府强调把气候变化危机转变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把低碳绿色增长作为一个"新的国家发展模式".实现能源密集型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成为世界环境强国.  相似文献   

9.
张友国  蒋鸿宇 《国外社会科学》2023,(4):121-146+244-245
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新时代以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能源转型势头良好,能源安全水平得到提升。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对新能源的巨大需求以及对能源安全的日益重视,为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提供了良好契机。不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中国经济增长仍不能与能源消费强脱钩,诸多技术瓶颈仍制约着中国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高质量发展,一系列体制机制短板和世界能源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大也使中国在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面对上述形势,同时吸取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进一步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双碳”工作推进节奏,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综合应用好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强化能源供给保障等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昕 《南亚研究》2013,(4):95-115
本文从能源安全视角解读印度“东向”外交的动力和目标。本文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后发现,印度政府、国家能源公司等行为主体在“东向”外交区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政策工具获取能源利益,能源安全维度已经构成“东向”外交的重要目标,而且随着印度国内能源供需赤字的扩大,能源安全维度的权重逐渐上升。从能源安全视角研究“东向”外交,可以对印度在海外实现能源安全的路径和规律有一个初步认知,即遵循政治外交与能源合作相互推进和借重的基本逻辑,以及国家在保障能源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经济现实主义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季风 《日本学刊》2004,(6):111-125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加之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能源上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中日两国之间也是如此。俄罗斯石油输送管道之争以及最近东海油气田开发的冲突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 ,中日在能源领域未必只有竞争这一条路。双方在节能、核电开发、石油储备以及建立“东亚能源共同体”等方面合作的空间很宽广 ,加强这些方面的合作有助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和缓解竞争。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作为能源为主的资源大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能源高度依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省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型省份,椎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能源政策目前存在节能政策受阻、宏观能源管理体制不顺等多方面问题,迫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政策,加强能源的系统性和战略性管理。从能源供给政策、能源消费政策、能源环境政策、能源安全政策四个方面构建能源政策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萌  张联君  潘家华 《阅江学刊》2024,(1):83-94+173-174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可再生能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可再生能源资源还有很大的未利用空间”与“消费端的用能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的悖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产消一元化范式的基础是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导向的新质生产力,核心是生产工具的技术突破,重点是生产对象的转变,必将根本改变生产关系。在《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关系的“5P”目标维度中,可再生能源产消一元化范式的发展有利于增强能源供给、减轻能源贫困,降低高碳比例、助力气候治理,催生缝隙创新、解除高碳锁定,弱化能源战争逻辑、保障长期和平,培育共同利益驱动国际合作,从而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坤  陈梦玫  蒋尉  潘家华 《阅江学刊》2023,(2):70-81+172-173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可再生能源富集区,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等能源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部署落实过程中,民族地区拥有双重优势,是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双碳”战略的排头兵。尽管潜力巨大,但是民族地区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仍面临挑战: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结构重型化问题突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滞后;帮扶政策制定有失偏颇,可再生能源认知亟须改善。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生产和消费双脉络构建“双碳”目标的政策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加快新能源发展速度,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拓宽电力外送通道;抓住区域合作新机遇,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探索建立深度融合模式,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态-发展多维融合。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东北亚地区的能源战略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和策略,体现了其国家长远利益和“能源立国”的方针。这是俄罗斯选择“泰纳线”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着重对中俄之间的市场互补性、各自的国家利益以及国际能源专家的各种看法进行分析,阐述中国在与俄进行能源合作中的障碍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资源出口国,俄罗斯在保障全球能源安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将力求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俄罗斯计划推行能源资源多样化政策,并扩大在中国、韩国、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市场的能源资源份额.中俄能源合作战略的轮廓已经十分清晰,双方必须进行共同研究,确定能源合作的项目以及具体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8.
陈俐艳 《学术交流》2007,(9):103-105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看,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能源密度达到顶峰,现在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面临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黑龙江是我国重工业发展基地,解决经济建设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的根本在于国家尽快建立健全能源综合管理与监管机构,完善财税政策,规范能源法律体系,建立公益基金,保证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战后的日本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包含制定、执行到监督、考核等各个环节的能源战略决策机制。这套能源战略的决策机制为日本实现能源可持续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日益上升的能源需求与国际能源市场的不断波动都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中日两国能源战略的演变过程及能源决策机构的对比,从实际操作层面上寻求双方合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姜克隽 《阅江学刊》2022,(1):34-43+172
能源转型常规目标是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能源活动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等多领域的目标相关联,如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大气污染治理等。能源行业是用水量相当大的部门,能源作为原料和很多石化产品相关,能源开采是我国最大的采矿产业,所以,能源转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未来的能源转型研究,需要在多种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分析。IPAC模型组采用多目标分析体系,研究我国长期能源转型路径,确定影响能源转型的主要因素,分析相关目标对能源转型的约束和能源转型对这些目标的影响。我国的能源转型路径可以协调一致地促进多种目标的实现,同时需要技术的创新发展。能源转型路径研究可以为实现多种目标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