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市场主体指的是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个人。它既包括农业中的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在广义上,还包括一些非赢利性机构。本文只考察农业生产领域中为市场生产物质产品并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主要的或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一、农业市场主体的基本组织形式农场组织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农业市场主体的基本组织形式。现代农场一般表现为使用机器、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企业。从它的财产组织形式上看,分为家庭农场、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其中最普遍、最大量则是家庭农场。正因为如此,家庭农场便构成了本文…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模式与节能型家庭农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是新疆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家庭农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解决家人和员工的日常生活问题都涉及到家庭农场的模式问题。根据新疆的特点,尤其是南疆的特点提出新疆应建立生态节能型家庭农场模式。生态节能型家庭农场模式,包括两部分内容:生产区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活区的“四位一体”节能型模式。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形式,我国对此尚无统一立法,相关研究亟须深化。家庭农场的组织形态可以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也可以带有合伙企业或公司的色彩,但不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国立法应当将家庭农场确认为一种独立的法律主体。家庭农场的市场准入包括民商法意义上的工商登记和经济法意义上的农业部门认定。目前农业部门的认定标准不尽合理,其中关于雇工数量应少于家庭务农人员数量的硬性规定人为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只要家庭农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主要由一个家庭控制,家庭务农人员数量和雇工多少就不会影响家庭农场的性质。立法在确定家庭农场的市场准入条件时,不应考虑此两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论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经营主体,但其“法定身份”亟待确认。根据各省市对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本文认为家庭农场的法律组织形式为非团体法人,拥有独立的字号、意志、相对独立的财产。依据我国国情,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介于专业大户与农民合作社之间,属于一个过渡的经营主体,最终发展方向是农民合作社。同时,国外发展家庭农场的部分经验,在我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8月,赵紫阳同志在天山南北视察时,针对国营农场“一死二穷”的问题,在充分肯定新疆国营农牧团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经验的同时,曾经着重指出,“国营农场内部实行职工家庭承包、办家庭农场,很可能将来是主要形式”,国营农场“要大农场套小农场,这种小农场是家庭农场的形式,但又不是‘小而全’,而是专业化的”。这一指示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激励了新疆国营农牧团场广大职工为振兴农垦经济,立  相似文献   

6.
王波 《东岳论丛》2019,40(5):129-137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产业组织视角看,家庭农场下一步的发展应从追求适度规模转向追求产品细分和市场势力,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收益和形成持久的发展动力;还应寻求家庭农场与现在发展迅速的双边平台的进一步融合,加大现代化管理要素的注入,从而提高家庭农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以期取得更大发展。而作为整合要素利用的一种有效形式,土地股份合作则可以成为培育家庭农场的重要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家庭农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作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能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在实践中生命力较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家庭农场的作用是其他农业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应确立其基础地位。家庭农场的一系列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枢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科技推广、耕地保护、传承农耕文明等重要作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瓶颈,制约了其作用发挥。应通过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强化农场主教育培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新兴的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制度基础和发展需求。文章以福建为例,剖析现有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发展瓶颈和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并探讨我国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创新优势和制度供给,进而分析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制度需求和制度环境,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是不同于种田能手、大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种田能手、大户到家庭农场,是经营规模和资本投入不断增加,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升级的过程。以松江楠村的经验看,家庭农场需要的支撑条件有: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应的城市适度规模需求;活跃的在地非农就业;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在农业功能区划、田间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积极作为;村集体所有权、小农承包权和家庭农场经营权的制约平衡。这一系列条件的背后,映射着从“三个集中”到“四化同步”等政策框架的渐变。家庭农场的地方性实践启示人们,经营的适度规模需要政府在完善服务、统筹管理、财政支农、地权配置等方面有适度作为。  相似文献   

10.
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能够有效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与我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长远目标相吻合,是最符合当前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政策目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证分析说明,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而非小农户是当前最有生产效率的农业经营主体,然而在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并非所有的家庭农场都是有生产效率的农业经营主体,如果家庭农场超出自身的经营能力范围也是同样缺乏生产效率的。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问题。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不但能够解决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从而保障粮食安全。然而通过对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家庭农场呈现出显著的"非粮化"倾向,原因主要在于粮食经营投入高、收益低。因此本文在对该地家庭农场"弃粮从经"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引导家庭农场转向经营粮食作物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方式因其技术、制度及组织路径的便利性正成为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制下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个探索热点,因而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探讨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分析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7,(4):128-134
家庭农场是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的重要主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障,那么粮食类家庭农场是否实现了规模经济,其适度规模是多少,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以山东省粮食类家庭农场为例开展调研,获得了家庭农场的经营数据,根据研究需要构建了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粮食类家庭农场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家庭农场分为10类,分别基于产量和净收益目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率进行分析,明确了粮食类家庭农场的最优规模效率单元为50亩以下,界定了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为150-250亩。通过分析发现,在适度经营规模下,粮食类家庭农场能够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家庭农场的规模与效益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国营农场在兴办家庭农场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确定家庭农场的规模,什么样的规模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见解,以作引玉抛砖之用。(一) 办家庭农场要不要讲求规模,回答是肯定的。家庭农场必须要依一定的空间而存在。这一定的空间,便是家庭农场的规模,即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一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在农业领域中表现更为明显,无论从经济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家庭经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正如列宁所说:“因为在农业中严格意义上的农业经济是同家庭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列宁全集》第4卷第112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发展至今,家庭经营仍是主要的形式。在美国,家庭农场占全部农场的98%;日本占99%;联邦德国占95%。所有农业搞得好的国家,没有否定农业经营组织自身的规律,仍然在利用家庭经营。  相似文献   

16.
自天山南北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来,新疆出现了连续12年获得农业丰收的好成绩,这就显示了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完全适合新疆农村的特点、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各族农民的意愿。当前,深化新疆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当然仍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但是,我们同时还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在发展规模经营、统一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是政府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两个主要新型经营主体,而二者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方向。文章基于798个种植型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出家庭农场的生产技术效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家庭农场平均生产技术效率较低,采用PSM方法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后,参与合作社可显著提高社员家庭农场的生产技术效率,且在采用变换核心变量、敏感性分析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参加合作社对绩效水平低的家庭农场影响较大,而对绩效水平高的家庭农场影响较小。文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支持家庭农场参与和领办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7):59-66
家庭农场是政府选择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激活农村经济基础的有效形式,但是家庭农场的生存与发展存在多重限制。应破除家庭农场进入的身份障碍,赋予农户家庭选择的自主权;破除家庭农场发展的规模限制和政策限制,明确家庭农场发展导向;破除农地分散细碎化束缚,让家庭农场发展张弛有度;破除错位的农业补贴政策限制,弥补政策对家庭农场公共政策的缺位。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优势与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庭农场式的规模经营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易于制定、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易于发挥农民的勤劳本色。对西方发达国家及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农地规模化经验及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分析表明.家庭农场经营是我国农地规模化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2):194-199
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和专业化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同质化,而农业劳动的同质化导致了农业劳动监督成本的降低。农业劳动监督成本的下降对中国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演进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从横向上看,农业劳动监督成本的下降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推动了农业经营主体从小农——家庭农场——公司农场的演进;从纵向上看,在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业劳动监督成本的下降降低了农业企业内部的监管成本,激励着农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从单一经营主体向经营综合体的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