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功能、园区横向联合发展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主导产业贡献度、产业配套水平、产业高端化发展等方面处于劣势。该区面临着国际汽车产业重构、国家宏观产业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区域汽车行业竞争激励、区域内能源、土地以及人力供给等资源要素压力大等威胁。推动汽车整车制造产业的高效发展、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先发展、推动“两化”融合引领汽车产业突破发展是促进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有效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汽车产业是合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整个行业的发展却很不均衡,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对合肥市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合肥市零部件产业的整体特点,并就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该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以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从生产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组织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7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重庆市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水平做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整合价值链构建区域产业集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的地方生产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产业链为纽带,延伸产业加工生产的深度,以企业综合配套,加强产业内部、产业之间联动并做强做大,逐步兴起专业、特色的企业群体,构筑产业集群支撑框架.提升产业集聚与配套竞争力,必须以产业价值链为中心,以重点产品、主导产业的联动促进中小企业群的配套发展,并努力进入国际分工协作体系和供应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后发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大开发和提升西部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而集群式发展则是提升西部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路径。西部要积极借助东部产业集群发展经验,集群式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聚集经济带;利用产业集群加速提升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分工协作水平;加快与沿海和国际优势产业与企业的产业链对接;加快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积极突破制约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育和健全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配套能力;利用产业集群塑造和提升西部的区域品牌形象和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建设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区际分工和国际分工,是区域国际化的主体力量和标志之一。广州农村是与众不同的一种区域,广州发展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同样适用于广州农村发展,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以乡镇为区域单位,提高乡镇政府“经营”镇域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实施城乡“产业关联”反哺机制,以广州支柱产业的配套产业和广州专业市场所依托的产业来促进乡镇产业的发展,增强乡镇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以镇域产业专业化和国际化为导向,发展镇域主导产业群体系;四是走专业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经济学原理,对安徽汽车零配件产业做了分析,发现合芜蚌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严重不足,该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安徽汽车零配件产业的长足发展,必须要形成合芜蚌为一体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2014,(8):F0002-F0002
天洋集团全称为江苏天洋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具有独特的产业区位环境。总部地处丹阳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中心区域,距上海市185公里,距南京80公里,属上海经济圈,是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和整车总装;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基于我国城市发展的观点、模式与竞争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城市或地区的产业竞争体系,必须加快产业集群和产业供应链的建设,通过企业、项目和园区的产业集群和相互带动,形成企业结构合理、产品供应链完善、零部件体系配套、产业聚集优化的空间集群。本文基于城市发展对产业集群形成的观点论述,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提出了我国基于城市发展的产业集群竞争体系。  相似文献   

10.
合肥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合肥经济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助推器。合肥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应从自身优势出发,遵从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找准承接重点,坚持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并重。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国际产业转移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这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时机。环渤海地区应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创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综合竞争优势;积极承接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加大地区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双向转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地区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深化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起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其成功签署能够助力中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构建,能够为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提供新动力。从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出发,对RECP发展与现状进行描述,进一步从RCEP如何促进国内大循环、RCEP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理论机制、RCEP潜在经济效应、依托国内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价值链视角,研究RCEP推进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研究认为,中国需要在深耕国内大循环提质扩容和国际大循环内外联动的双循环战略目标下,进一步消除国内市场壁垒,发挥传统产业和大市场优势; 进一步构建完整高效的内需体系,在消费和投资两个层面释放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潜力; 进一步构建包括高中低端的完整产业链,建立协调的区域性产业链集群,加速形成国际区域经济比较优势; 进一步激励资本进入创新研究领域,在信息数字化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实现科技强国,依托自主创新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优化配置资源、优势互补、优胜劣汰”的逻辑,分析海南与东盟各国在热带农业发展上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把热带农业产业链理论观点,推广应用到海南与东盟各国热带农业的合作与发展上,提出构建“东盟农业生产基地+海南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中国市场和非热带地区国家市场”的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依法平等协商,自主选择本地区需要参建产业链的农业行业,进行区域分工和自然资源、生产、流通、市场、国际贸易的要素整合,促进热带农业的跨国合作,创新国与国之间的热带农业合作生产经营机制与模式,搭建农业产业的发展新平台,弥补中国和东盟国家热带农业发展短板,提高生产效能,增强农业创利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体现富邻友好政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云南省产业结构趋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区位基尼系数分析了云南省2006—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然后在云南省2010年19个行业的就业人数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法对6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地区分布同构性较强,各经济区内的行业分工不明显,未来应加强区域内各经济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以优化云南省产业结构,增强云南省参与国际合作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能否凭借其资源、技术、区位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带",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西部地区能否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带,关键在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配置现状、效益现状、结构现状以及国际竞争力现状等方面来看,西部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西部各省区的客观现实进行调整,全面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6.
贵州药业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或实践经验,又可看作一类产业空间组织或经济理论模式;我们可能将它用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应把它作为认识区域经济的思维方法,即产业集群是把区域经济视为相互依赖的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的经济系统的一种方法。随着贵州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省的药业中小企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然而就目前而言,我省的药业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某些结构变化背景,但还未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7.
By using panel data method to analyze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 that affect climbing-up in global value chain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Potter’s theory, this paper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FDI, international trad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The economic variables which correspond to each influence factor exhibit extremely uneven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paper also suggests the related industrial polic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先导和前沿,辽宁在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中具有独特的战略优势。但与此同时,经济安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首要任务。为确保辽宁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经济安全,提出人才资源是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必须积极遵守国际经济运行规则,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立有效的经济安全监控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既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国际市场等多方面的制约和挑战,也面临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一些新的机遇.在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重复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应当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并在重点产业选择、产业结构高度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江苏来说,国际制造业基地目标意味着在10年内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2.3倍。如何实现这一极具挑战性的战略目标呢?大力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是一个可行的途径。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竞争合作机制,能促使成员企业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和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发展空间、地理区位、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江苏省应当重点发展信息、石化、医药、纺织、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6大制造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