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浅谈外资企业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资本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随后,除了向中国输出商品外,还利用输入的资本在中国经营近代企业。通过这些企业,西方资本主义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而且在市场和原料等方面严重危害子中国资本企业的发展。但是,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在客观上刺激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资本近代企业的创办,并为之创造了某些条件。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教育是我国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洋务派在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导和实施的留学教育,以军政、船政、制造、矿学、铁路、电讯乃至公法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主,开创了近代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办学经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理论,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先河,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海军人才、文教人才和外交人才,从而促进了我国军工民用企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和建设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代以来,矿业经济在云南经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铜矿更是重中之重,在清代持续了近百年的鼎盛发展,为清代经济命脉之一: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深入,云南矿业开始从旧式向新式转型,为云南的近代工矿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清代青海东部湟水、黄河沿岸的西宁县、碾伯县(今乐都县)、大通县、贵德厅(今贵德县)、巴热戎抚番厅(今化隆县)、循化厅(今循化县)、丹噶尔厅(今湟源县)均属甘肃省西宁府管辖;青海西部、南部、北部是蒙古族和藏族人民活动地区,由清朝政府派遣的“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常驻西宁管辖。一九二九年一月青海才建省。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时期 ,因科举制度不能提供洋务运动所急需的人才 ,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都主张改革科举。早期维新派的主张颇有代表性 ,他们注重考试内容的时代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 ,而洋务派开设算学科的举措使科举改革之议付诸实践。洋务运动时期的科举改革为日后科举变革大潮的到来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6.
洋务派培养新型人才的实践,是伴随着传统教育的不断解构而兴起的.它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的近代科技人才,促使社会风气发生了转变,近代科技知识得以传播;为当时的中国造就了一批经世致用的实用型人才,缓解了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所需人才的燃眉之急,并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派别.他们在洋务运动时期探索强国御辱之路: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创办企业、强国御辱;学习西方、发展科教.这些举措对于改造中国封建的传统教育,建立近代新的教育机构和工业体系,培养科技翻译人才,传播西方科技理论,发展我国的军民用企业,自强自立,抵御外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郭沫若的诗歌都有着至深的影响。郭沫若恰逢“五四”运动那狂飙突进的特殊时期,中外文化的素养在其诗歌创作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因此把现代诗歌推向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9.
整体的、历史的考察中西两种文化可以发现,近现代西方文化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再经过以希伯来信仰为源头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演变而来的,它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精神和基督教文化的信仰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源泉中汲取活力;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则始终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外来文化如佛教的传入,也未能改变中国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核,中国文化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消化力而著称于世。中西文化的交流由来已久,但大规模的交流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中国而开始的,经过激烈的冲突和震荡之后,中西文化在本世纪已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新时期,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新阶段,我们既要克服盲目排外的心理,更要消除事事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站在自己的基点上来发展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出于对外交人才、加强海防和洋务事业的需要,通过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留学生,开始了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实践。它在客观上有力地冲击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顽固守旧势力,引起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作出了贡献。虽然其封建属性、管理落后等缺陷还不可避免,对中国近代化事业不可能发生决定性作用,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在近代教育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不同于以往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根本特点,在于中国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隔绝的一统天下走向联系着的大千世界。因此,中国社会发生的任何一次大的政治、经济活动,都必然同当时的世界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洋务运动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时期的官派留学生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创举和飞跃,它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外交、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杰出人才,在洋务派的主持下,形成了关于留学生的选拔、管理、经费筹措以及学成回国后的任用和奖励等一整套制度,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洋务派在近代科技教育方面的主张和实践,为近代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也为近代科技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介绍了洋务运动时期科技教育兴起的背景及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教育的指导纲领,论述了近代科技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规律。如果没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文化就会走向故步自封,最终走向灭亡。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就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同时,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呈现出各种特点,并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学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来华传教士文化活动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他们一方面进入洋务派创办的各种官方机构,如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从事西方史书编译;另一方面通过教会出版机构,把大量西方史学著作译介为中文。传教士引介西方历史的活动旨在传播基督教,但客观上促进了国人对西方历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近代进入中国的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交流而开始被吸纳、融合:西方思想、文化的大规模输入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冲击;西学东渐对传统学术思想的冲击;教会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起到的作用;传统文化学术之振荡与变革.  相似文献   

17.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之先河。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领导人的主持下,形成了一些比较粗糙的有关留学生的选拔制度、学生流向、管理制度、经费制度、录用和奖励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虽然此制度的封建属性不可避免,但它在客观上冲击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和腐朽落后的顽固守旧势力,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学生派遣教育之先河,沟通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培养了中国近代工业大批实业和海军人才,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教育规划得失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的主旨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疗病起弱”,“御敌自强”,巩固统治的目的。外语人才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关键。我国现代意义的外语教育也因此开始。文章从外语学校的建立与语种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考察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教育规划,讨论其得失并寻求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由于中日两国政府在引进西方近代技术的性质、目的、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以及经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导致了不同的结局。比较研究表明,只有打破与改造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建立一整套企业经营制度、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才能保证技术引进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洋务运动时期是我国外语课程正式形成的时期,洋务学堂的开办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外语课程正式形成的时期。学习这一时期的外语教育,有助于给我国现在的外语课程方面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