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大革命后期,瞿秋白与鲍罗廷的合作是沉重的,被涂上了厚厚的灰色基调。但是,鲍罗廷离开中国之前做了一些弥补自己严重错误的事,即与瞿秋白最后合作,制定了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新的方针政策。 1930年1月,瞿秋白与鲍罗廷一起出席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举办的“陈独秀主义的历史根源”学术讨论会,这是他俩最后一次共同出席会议,以后留在双方心目中的是说不清的政治话题。  相似文献   

2.
“二次革俞论”不是“党内合作”而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理论依据。我们党和陈独秀所以接受“党内合作”是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在中国指导和运用的成果;我们党和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是因为坚持“党内合作”,而有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从我党和陈独秀来说,主要是由于对形势的分析和对资产阶级力量估计的错误,是重提“二次革命论”的结果。把“党内合作”归结为“二次革命论”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政治主张相悖,陈独秀、胡适分道扬镳,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陈独秀一生遭绑架1次,4次被捕。遭绑架那时他与胡适还不相识。后来的4次被捕,胡适均不遗余力地积极营救他。  相似文献   

4.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陈独秀与蒋介石在处理国共合作领导权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国共两党的命运迥然不同。本文拟就陈独秀与蒋介石在国共合作领导权问题上的异同作粗浅探讨。1在党内合作形式上,陈独秀起初坚决反对而后在共产国际威严的感召下才表示赞同,继...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与党内合作形式张玉玲第一次国共合作势在必行,但以何种方式进行合作,却经历了一段曲折。中共"二大"提出联合战线即与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的策略方针,旋即中共西湖会议和中共"三大"又确定了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党内合作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纵观陈独秀革命活动及办报历程,实可算近代中国诸如梁启超、章士钊等少数几位终身办报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杰出报人,因此,从新闻传播的视角探索陈独秀办报活动、新闻思想及其与政治运动之关系确有重大意义。文章对近年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陈独秀办报活动、新闻思想等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反思前人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如何从政治思想史、报刊史、社会史交叉的维度以及报人、革命家、政治家多重身份认同的调和、矛盾的视野,理出一条陈独秀办报活动的核心线索,并在此基础上凝练成一部“陈独秀办报实践与传播思想史”,成为能否把陈独秀报刊活动研究推向深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分析比较陈独秀与胡适等人的不同政治主张,从思想史的层面评析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和理论风格。  相似文献   

8.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前,陈独秀为什么由主张国共两党党外合作的“联合战线”政策转而又接受“党内合作”政策?两党合作过程中,他为什么又主张国共应由“党内合作改为党外联盟”,并先后三次提出中共党员退出国民党,而这个意图为什么又未能实现?对这些问题,迄今未见专文系统论述。本文试图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与《每周评论》胡明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创刊,这是一张主要谈时局政治,兼及思想文艺四个版面的小报,它的出版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俄“十月革命”的成功特定的政府气候有密切关系,也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关心时局、...  相似文献   

10.
晚年陈独秀关于民主的言论,包含了他彻底的反对法西斯体制的思想,和对苏联体制、民主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民主等问题的思索。晚年陈独秀关于民主的言论与他晚期政治经历有关,与当时国际上苏联的政治动态和德意法西斯的猖獗有关。陈独秀的言论有不少明显错误的观点,但也有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