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晓军  张惠鲜 《广西社会科学》2005,(11):104-106,110
桂西南壮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桂西南地区在对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突出特色与名牌开发原则、吸引参与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等基础上,重点对壮民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民族体育文化等方面进行开发,在开发中应注意处理好点与线的关系、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加强宣传和促销以及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自然资源的相似性、人文资源的互补性、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及区域旅游体系建设的需要,粤赣湘“红三角”旅游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必要“。红三角”区域旅游体系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合作机制、客源市场、资源整合模式、交通网络建设和旅游行业建设等五个方面,这也为区域旅游理论的应用与开发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广西北部湾滨海城市各自的特征,北海市宜选择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循环型旅游模式,钦州市宜选择工业旅游为主体的循环型旅游模式,防城港市宜选择以滨水城市型为主体的循环型旅游模式,以推进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建设的文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脉与文脉两方面看,粤港澳大三角既浑然一体,又各具风情。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粤港澳政治与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推动三地旅游资源、产业、交通、市场、信息、管理与生态的一体化,形成三地旅游合力,打造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以便凭借旅游人流推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已经成为业界与学界共识。在缺乏世界遗产资源的条件下,依靠区域文化特色,在区域旅游开发、管理、营销和传播中形成正确的文化战略将有助于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桂东南具有历史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项目的优势。利用网络方式对桂东南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品牌传播,可实现全方位传播,有助于桂东南履行文化传承的使命,还可提升其知名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前,为解决桂东南文化旅游项目网络品牌传播中文化旅游信息分散零乱、传播手段单一、可信度不高的问题,应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加强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各种资源和民众的力量,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茂名特色经济之一——冼夫人文化旅游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未来茂名应打造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从政策、宣传、资源整合、对外开放与对内挖掘、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对冼夫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其最终成为茂名市独特、优质、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7.
加强区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是湖南"红三角"地区实现区域旅游共同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实施区域旅游协作的过程中,政府对待韶山、花明楼和乌石旅游发展所采取的政策应各不相同。对韶山、花明楼自由合作区,采取市场主导型旅游产业政策;而对乌石,则应采取政策扶持和制度创新的产业政策来促进湖南"红三角"区域旅游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代公共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政府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公共产品。但是,在青衣江流域古镇开发中,由于洪雅和夹江行政隶属关系的不同,在提供区域旅游公共产品时,可能会陷入“囚徒困境”和“斗鸡博弈”,最终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和投资结构失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难题。  相似文献   

9.
提出以南昆高速公路为纽带,以壮族文化为主题,将广西百色市的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那坡县、靖西县和云南文山州的富宁县、广南县的壮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建设桂滇壮族文化旅游带.深入分析和论证了桂滇壮族文化旅游带合作开发的重要意义、可行性以及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艺术旅游符合我国对于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其建立在区域发展以及区域生态的基础之上,以和谐生态作为中心进行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播的实际需求。文章在研究中首先针对艺术旅游以及文化传播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进行阐述,点明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次是建立在美丽中国的视角之下,分析其对于文化宣传以及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表明在美丽中国视角下,区域在发展中需要重视区域特色以及文化宣传。再次是建立在我国发展的基础之上,针对艺术旅游以及文化传播的主要措施进行阐述,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最后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意见,为我国艺术旅游以及文化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东黎 《学术论坛》2012,35(5):149-152
以西部大开发为历史契机,从川陕渝特殊的三角形地理位置及富裕的体育旅游资源特征入手,结合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分布特点,应用态势分析法提出了构建川陕渝"西三角"体育旅游经济圈的设想。川陕渝"西三角"一方面具有构建这一新模式的独特区位、良好资源和旅游基础等优势,但也存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并存的劣势;在面临灾后重建、后奥运群众体育旅游热和政策环境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需求与供给失衡、旅游资源遭受破坏、激烈市场竞争等威胁。提出了加强旅游交通建设、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加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品牌是指将某一个区域当作一个旅游产品,它能给旅游者带来某种独特的精神享受。它通过旅游产品/服务、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环境和营销交流四个品牌传达要素来传播,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分别是规划者、引导者、规范者和主导者。在珠三角区域旅游品牌塑造过程中,政府更应该在区域旅游品牌支撑力、动态旅游形象传播力、综合旅游竞争力、品牌的系统与持续推广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石丹 《学术探索》2014,(5):102-105
在对长吉图区域旅游资源禀赋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指出长吉图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基于区域合作的长吉图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体系的构建,旨在为该地区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区域文化作为切入点 ,通过对华东地区的吴越文化和西南地区的滇黔文化进行比较 ,探求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的影响 ,进而提出开发不同区域特色旅游的建议 ,以促进实现区域旅游互动 ,推动西部旅游大开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粤西地区高铁时代的到来,其旅游业会发生深刻变化。茂名市旅游业也将从客源市场、游客规模、客源结构、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进入变革时期。本文就高铁时代引领了茂名旅游行业的转型与升级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希望通过高铁经济来重塑茂名旅游经济新格局,为茂名旅游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东盟和中国旅游的精髓和灵魂应该是文化,只有通过文化的相互欣赏、学习而得到精神陶冶,旅游才会升华到心灵共鸣和审美愉悦.只有通过深度的学术与文化合作,才能使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更深入地了解相互的文化资源、文化特点和个性、文化的潜力和深入开展文化合作促进旅游的愿望,真正欣赏到旅游地的文化和民族的文化精粹,通过这种深入人的心灵层面、文化欣赏层面的旅游活动,"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使旅游真正成为一种能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入了解和深厚友谊的平台和途径,并通过旅游这样的平台,达到共同关心旅游地的文化命运和民生,促成旅游地的社会和谐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洋旅游业是新时期的朝阳低碳产业,当前,资源开发的失衡和产业规模的迅速增长导致各沿海旅游目的地竞争加剧,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建立海洋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测定主要七个沿海城市的海洋旅游竞争力,提出区域海洋旅游竞争力的升级路径,以期提高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并加快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构建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坚实依托;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和主线,正确认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确立科学的旅游战略为重要举措;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使“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节”的全面构建得以尽快实施,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学者对旅游产业区域结构重组和优化论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江西上饶为例,运用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分析其旅游产业现状,提出建设多极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的构想:首先,根据上饶旅游资源的多极特征,组合和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景区的共生共荣;其次,实行旅游产品的多维“加工”,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再次,开发国内外多极市场,兼顾自身张力和外部辐射带动力,实现产值的倍增效应;最后,增强业态平衡,促进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就是要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业态的多极组合和综合,将上饶建设成为多极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传统民居,如张古英村建筑精巧奇特,雕刻精美绝伦,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子,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居民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更是现代旅游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