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城市化过程的长期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必然有亿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其速度和水平如果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或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都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我国既有五十年代来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线性理论,针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非线性现象,根据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和经济这两个主要因子的制约关系,建立了人口-经济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运动稳定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人口-经济模型的建立,可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人口超级大国,且农村人口比重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努力推进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实现人口城市化必须紧密结合基本国情,走人口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城市化不仅要以工业化发展为前提,还和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各项制度安排密切相关。我国原有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农村土地制度等已成为了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的障碍,亟待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人口城市化不仅是城市人口在一国总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而且是人口在各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中的比重不断变动、重新分布,走向均衡化的过程。总的来看,世界人口城市化有大城市加速增长的趋势,而中小城市则不同程度地缓慢增长,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区是中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努力消除一些不和谐因素,实行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道路,要加大就业培训和素质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不仅是国家近代化的重要课题和指标,也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有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从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的角度探索国家现代化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中的焦点,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属薄弱。本文拟从历史及中西对比的角度,考析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工业化、人口城市化的关系,阐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预测结果表明,这十年也是劳动人口就业问题最为突出的时期。能否合理有效地解决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实施及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试想对辽宁省劳动人口就业状况和今后三十年的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做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80年代末以来,中欧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深刻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从而使这些国家的人口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国家人口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曼尼埃(A.Mennier)对其中最重要的一些问题作了考察,现摘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真正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迈进 ,除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一重要手段外 ,更重要的是让已经流动起来的、日趋成熟了的 ,并已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一分子的“准市民” ,从根本上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变 ,即变当前的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步骤 ,也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1978—1995年徐州市人口城市化缓慢推进,属于缓慢增长型,1996年以来徐州市人口城市化迅速推进,属于迅速增长型。运用趋势外推分析、对数相关回归分析和联合国法,对徐州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分析,预测徐州市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合理范围是:2015年53%-56%,2020年60%-63%。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经典的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在中国人口流动分析中的局限性,本文从人口流动二元结构动力机制的机理模型出发,通过对P-N结理论模型和中国城市中存在着的明显的二元体制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国内外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对人口流动的二元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并构建了一种新的城市化人口流动模型,最后运用大连市人口流动的具体教据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不同的生产方式、社会管理水平等会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偏好,导致不同的生育控制结果。中国的人口控制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即越是拒斥人口的城市转移,就越使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使城市化所具有的人口自然控制功能无法实现。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平衡不同规模城市的财政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口的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14.
亚太地区的城市化到2000年,亚太地区大约4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据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人类住区委员会前任官员(目前在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任职)奈克(U.Naiker)说,目前亚太地区城市人口的数字约有26%。如果把百分比转化成数字,那么这些统计数字意味着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成员国总共35.9  相似文献   

15.
朝鲜经济改革的趋势与辽宁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7年是朝鲜"建设经济强国"的转折之年,朝鲜经济发展虽然还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但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朝鲜经济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辽宁与朝鲜一衣带水,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朝鲜的经济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瞻前顾后”为正确决策之必要。“瞻前”可以看作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顾后”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没有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就不能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以免重蹈覆辙。而没有对前景的展望,就无法把将要采取的行动纳入未来之轨道。在开发祖国西部的讨论中,“瞻前”多而“顾后”少。本文从“开发之后”论起,便意在补遗。而且,作为开发重点之一的柴达木,又有着与西部其它开发地区相近的条  相似文献   

17.
运用西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揭示西部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西部人口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内部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增长与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对人口城市化水平提升具有不同的拉动效应。西部中小城市应率先放松户籍管制,刺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作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所构成的复杂运行系统,其内在要素的耦合性程度高低对于城市化的正常运转及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综合测度及耦合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基本呈现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的运行格局;其经济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东部地区为主,人口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中部地区为主,空间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西部地区为主;我国的人口—经济城市化、人口—空间城市化、经济—空间城市化及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总体均处于耦合性的拮抗阶段,但就空间分布来看,人口—经济城市化、人口—空间城市化、经济—空间城市化呈现为多数省区处于拮抗阶段、少数省区处于低水平耦合和磨合阶段的发展状态;而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却全部位于低水平耦合和拮抗阶段。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辽宁人口城市化的宏观模式正在由重工业占绝对优势的封闭式过重型城市群体系向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开放式重型城市体系转换,由农村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以城区为主的集中型城市化向城市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农村,城区与郊区相结合的城市化转换。在本文里,我们将分别从城市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角度来分析这一模式转换的主要特征、并据此提出可供政府参考的一些政策性、策略性建议。一、辽宁城市化宏观模式转换的地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经济带的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依据辽宁"五点一线"的政策,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育和构建以大都市连绵带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