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市委确立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我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的总体部署,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核心内容。构建“一小时经济圈”,使其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和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对于重庆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汪洋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提出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战略举措,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握战略内涵,抓住战略节点,发挥战略优势,抢抓战略机遇,为“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6.
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是胡锦源总书记为新阶段重庆发展确定的三大定位之一。统筹城乡就是要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农村支持大城市;大工业促进大农业,大农业又支持大工业。而“一小时经济圈”正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抓好“一小时经济圈”的构建,对促进我市城乡协调发展,乃至推动成渝经济区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9.
论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1小时经济圈”,就未来的发展形态上看,就是现重庆主城核心区与区域内城市群共同组成的“城市经济”概念。从城市化的起始条件看,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化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结构变动中工业化最先影响城市化,其本质都是促进经济要素的集中。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起步以后,城市化水平一般都高于工业化水平,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研究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就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重庆发展总体要求对“1小时经济圈”的定位,结合城市发展,选择重点产业并规划其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布局,并以产业政策引导,使这一区域的经济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发挥核心“龙头”作用 带动环渤海经济圈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约环渤海经济圈腾飞的主要因素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区域内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蕴藏的巨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环渤 相似文献
18.
19.
20.
《科学咨询》2007,(5):10-10
一、启动实施“三峡科技行动”
据2005年最新统计,重庆需完成的移民搬迁总数达到113万人。目前三峡移民已进入三期后段,三峡库区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移民安稳致富和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科技部自1996年设立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以来,通过项目实施,为重庆库区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成长、生态环境治理、移民搬迁致富等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6月,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二届九次全会,对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库区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全面部署;10月,全国科技促进三峡移民开发工作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对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1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十一五”专项工作作了部署。为完成中央交给重庆百万移民的重任,希望科技部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