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自"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辽弭兵修好近一百二十年.然而,到宋徽宗宣和年间,为了从辽朝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之地,遂与金朝订立"海上之盟".迨至辽朝灭亡,宋、金两国交恶,进而导致后来"靖康之变"的发生.而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宋徽宗赵佶的个人因素,毫无疑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宋徽宗的所作所为,虽然不能直接导致北宋政权的崩溃,但是其本人对于宋朝的灭亡仍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
“澶渊之盟”是辽、宋关系史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王继忠始终以牵线人的身份置身于两朝之间。他努力调停 ,积极奔走 ,耐心劝说 ,认真牵线 ,终于促成盟约。对于他的个人作用 ,从澶渊之盟的积极意义来说应当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3.
肖绰,字燕燕。燕燕,《宋朝事实》作叶叶,《续资治通鉴长编》作雅雅克,实皆一音之转。肖绰这个名字,人们较为陌生。若提起演义小说《杨家将》中那个同宋朝大将杨继业父子厮杀疆场的北朝肖太后,则几乎家喻户晓。此人即是肖绰。但小说中的肖绰,简直是个杀人魔王。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历史上肖绰其人,很了不起。肖绰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其子圣宗耶律隆绪嗣位以后尊其为承天皇太后。她参预朝政前后近四十年,正是辽朝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肖绰顺应历史潮流,推动辽朝度过“中衰”,走向“中兴”,达于鼎盛。本文仅就肖绰的生平事迹,及其对辽朝中兴所起的作用,略作概述。  相似文献   

4.
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归明人是指投归北宋的辽国人,是宋辽共存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接纳,无时不受宋辽关系所影响,随着宋辽关系的变化,北宋不断调整对契丹归明人的政策,具体表现为:"澶渊之盟"前积极吸纳契丹归明人;"澶渊之盟"后有限地接纳契丹归明人;到北宋末期对契丹归明人加以重用。  相似文献   

5.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在政治上的崛起,与五代中原王朝和契丹族的政治、军事斗争紧密相连.正是在辽朝的军事高压之下,折氏迅速成长为一支藩镇力量,并依托中原王朝的支持,继续抗辽守边.折氏与辽的多次军事冲突,其性质既夹杂着北宋王朝与辽王朝(辽与北宋)征服与反征服的影子,也有折氏为保护所辖党项部族、保境安民的努力和责任.总体看,府州并不在宋辽冲突的主战场上,而自澶渊之盟后,折氏与辽王朝的西南面招讨司从此再没有大动干戈.  相似文献   

6.
毕士安作为宋初的三朝老臣,于国家危难之际拜相,在促成澶渊之盟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且一生淡泊清正,是宋人称道的名相。但是他的功绩和影响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因而有必要对其作一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澶渊之盟以前,北宋在镇州、易州、沦州、代州雁门砦、定州军域寨、飞狐茭牙、火山军、久良津等地,设立了短时期的榷场贸易。澶渊之盟后,宋辽以易水、白沟河为界,互相开设了榷场。北宋在河北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设置了榷场,称河北四榷场。辽在涿州新城、朔州南也设置了榷场。  相似文献   

8.
室鲁是辽朝后族中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身世、妻儿及其与淳钦皇后的血缘关系等,仍然存在着很多谜团.经研究认为:室鲁属于淳钦皇后母前夫之族,与敌鲁是同胞兄弟,为淳钦皇后之兄而非弟;室鲁不是敌鲁,也不是萧仅的高祖父萧撒剌,更不是萧思温之父忽没里,至于室鲁是否为萧延思尚需研究;室鲁之妻应为太祖之妹余卢睹姑而非太祖之女质古;萧翰是否为室鲁之子仍需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孝绰与宫体文学的倡导者萧纲、萧绎兄弟均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他的宫体创作虽不乏轻艳肤浅之病 ,但却能够融合永明清新明丽的特色。刘孝绰艺术创作与宫体文学主张一致 ,但由于萧纲东宫文学集团的内在排斥性及其本人的恃才傲物而一直未能真正融入宫体文学集团。  相似文献   

10.
“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芮忠汉要正确评价“遭渊之盟”,必须从历史上认识契丹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早在北魏太祖登国三年(388),契丹族同中原王朝就有了交往。当契丹族被慕容氏破后,逐水草而居时,就有“许多部众相继归隋”①。唐贞观二年(682),当契丹还处...  相似文献   

11.
北宋真宗时掀起的一场长达十余年的“东封西祀”运动,并非仅仅是以往史论所言对“澶渊之盟”的涤耻洗辱事件。该运动的目的,不仅在于以盛大规模的封祀礼仪来证明赵宋皇权合法性、合理性和权威性,而且也是礼治社会整合和调适统治阶级政治秩序、强化意识形态和构建精神信仰的一场思想运动。  相似文献   

12.
澶渊之盟中宋辽两国就边境城池的修筑达成了一些协议,但是由于辽统治者南下掠夺的本性不会改变,所以北宋时期,双方围绕北宋在河北和河东地区城池的修筑活动,进行了多次的交涉,从这些交涉中可以看出北宋在盟约问题上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辽代契丹人姓氏及其相关问题考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部族名称和姓氏经常与其所居之地的山水之名有密切联系 ,辽代契丹人的耶律姓应源于其祖居之地西剌木伦河。契丹耶律氏自称汉姓为刘 ,改“审密”为萧 ,仅从音韵学角度去探讨是远远不够的。从耶律氏封爵多以漆水为郡望、萧氏封爵多以兰陵为郡望及辽朝契丹人自称是黄帝后裔这一史实进行考察 ,改汉姓为“刘”、“萧”是辽朝绍周、汉继统思想的反映 ,证明《辽史·后妃传》序的记载是可信的。辽代后族述律氏本为契丹人 ,不是回鹘人 ;二审密就是指述律氏 ,而不是述律氏之外另有“二审密氏”  相似文献   

14.
北宋末年,长期受辽朝统治的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接着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向辽国展开了进攻。已经和辽国弭兵修好一百余年的北宋统治集团,为了从辽朝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之地、于重和元年(1118年)“遣武义大夫马政由海道使女真,约夹攻辽。”(《宋史·徽宗本纪》)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金“海上之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被金人俘获,辽国宣告覆亡,而在这之后两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徽、钦二帝也成了金人的阶下囚。一个世世代代居住在边陲荒徼的弱小民族,何以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纵横捭阖,连灭两个大国?清初思想家王船山认为,辽国是以就尽之运,抗金国锐气方张之师,即使宋朝以倾国之力援助辽国,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延续辽朝国祚,更不能阻遏金人南下,  相似文献   

15.
澶渊之盟后,宋辽虽约为兄弟之国,但双方相互猜忌、防范,皆视对方为"敌属之国"。在此背景下,贸易的目的就是试图获取对方财富,从经济上削弱对手。为此,双方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措施:因乘之术、斗泄之术的运用,转手贸易与争夺宋钱。贸易战客观上密切了双方交往,维持了宋辽间脆弱的和平;是宋王朝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利用经济手段解决民族问题的范例,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培 《文史哲》2004,(6):33-38
宋朝建国之初,并没有立刻出现值得文人们歌颂的盛世气象,因而,太祖时颂美讽谕政治的赋很少。太宗通过种种措施加强重文的风气,努力营造一种太平气象,颂美讽谕赋的创作逐渐走向繁荣。"澶渊之盟"后,真宗东封西祀,以掩盖惭德,粉饰太平,描写典礼、祥瑞的辞赋大量涌现。宋初颂美讽谕赋的创作,有踵武汉晋赋风的倾向,同时受当时政治、心态、学术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系列特征:一,描写典礼的赋大量涌现;二,一些赋中出现富于太平景象的世俗情调;三,讽谕政治的内容被突出强化了,且重在穷究治乱之理。  相似文献   

17.
北宋仁宗皇祐中广西侬智高叛乱.名将狄青宣抚广南并取得胜利.但其后滕元发所撰《孙威敏征南录》一文,却有意贬低狄青的功绩,颂扬文臣孙沔.其将孙沔作为平南主角,塑造了一个深于谋划,善于用兵,顾全大局的儒将形象.但参照宋代史料,此文存在诸多与史实不符之处,多有虚妄和夸饰.滕元发的写作动机与自澶渊之盟后,真宗造天书封禅的自我安慰,尤其是西夏战争失利后,逐渐在士大夫中形成的自欺风气密切相关.故不惜编织不实之言,自我安慰,以此填补心灵的失落感.对《征南录》的史实作适当考辨,可从另一角度透视当时士大夫历史叙述中较为独特和隐蔽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李善与文选学顾农(一)以《文选》一书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门之学──文选学,可溯源于萧该、曹宪,而它真正成为一门显学,则李善是奠基人,作用最大。萧该为萧统堂侄,生平附载于《隋书·何妥传》,撰有《文选音义》,《隋书·经籍志》著录其《文选音》三卷,两唐志并作十...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7,(3):107-114
宋真宗封禅泰山,御撰《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先勒岱顶德星岩,后立泰安府城南门外,现均已毁。其文本著录于后世金石、方志、史志等文献,但互有驳异。《铭》文反映了宋真宗东封泰山的缘起、始末及其政治意圖,洗雪澶渊之盟的屈辱只是激起宋真宗东封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而非根本原因,依藉东封之礼治国安民,并证明赵宋皇朝奉天承运,才是其东封泰山的真正初衷所在。本文主要对《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及其文本作了简要考辨,并对碑文反映的宋真宗东封史实加以疏证。  相似文献   

20.
宋徽宗好大喜功,风流奢侈,喜好花石。众佞臣善于迎合,遂有花石纲之役,东南大扰。 有宋一代,东南进花石之举在此之前早有先例,并非始于宋徽宗。以笔者所见,始作俑者乃另一好大喜功的皇帝——宋真宗。“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掩饰虚弱,借助神权,大搞迷信活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开始作玉清昭应宫,江淮发运使李溥与三司使丁谓“相表里,尽括东南巧匠遣诣京,且多致奇木怪石,以傅会帝意·”(《宋史》卷二九九《李溥传》)与徽宗时花石纲一样,也是始自崇道,伴随着大兴土木而来。玉清昭应宫极尽豪华,日役三四万人,日夜不停,七年才完成,凡二千六百一十楹。李溥与丁谓为此宫而运致的“奇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