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本文对"帝"、"王"、"君"、"公"四个基本词汇作了历时描写,通过对比揭示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四词意义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作为春秋战国是语言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阶段的一小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有无法学”的争论源于学界在法学概念上的分歧。本文在对法学概念的剖析,归结出法学成立的基本条件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有无法学以及中国古代法学始于何时进行了辩证,得出了中国古代有法学并萌芽于春秋战国,诞生于秦的结论,并对“中国古代无法学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凡物流形》等出土文献关于月亮循环往复变化的记载,死则又育的具体含义是指月亮的升落、晦明、盈缺的变化。从出土战国文献用字情况看,后帝不若的若可读为赦,意思是宽宥、赦免。 相似文献
7.
宋代的人口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关于北宋的人口统计,《续资治通鉴长编》有一条未曾发覆的源自国史的错误记载。因辨误而罗列《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统计数据,由“丁”“口”记载之异引发问题意识。参稽《宋史》《宋会要》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相关记载考证,认定宋朝人口统计的“丁”“口”均为承担赋役之人。进一步运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方法,通过对《永乐大典》收录方志史料的考察,为“丁口说”增添证据。同时根据迄今尚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的《金史》《元史》中关于金末和宋末的两组人口数据,以及《通鉴续编》中关于北宋前期西北地区的人口数据,对10至13世纪的中国人口已超过1亿的学界既有推测,做出了补充论证。 相似文献
8.
“帝”是殷人信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卜辞中“帝”与气候现象、社会人事等客体的关系来看,“帝”是殷人对客观存在的无形力量的抽象概括,“帝”具有不可预知性,只能通过占卜去揣测所谓“帝”的意旨。与“帝”同时存在的还有其他自然力量和先人力量,殷人只祭祀有形存在的力量,对“帝”这种纯粹无形的力量只占卜不祭祀,“帝”也不是商朝存在的决定性力量。周代殷后,对“帝”进行了人格化改造,使之成为建立周政权的决定性力量,但“帝”也不是周人的保护神,“帝”或“天”仍然表现出强烈的客观力量的特征,但人也不是无能为力的,通过勤勉修德就可以获得“帝”的眷顾,拥有天命。商朝晚期先王有了“帝”称,西周时“帝”成为政权的决定性力量,战国时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帝”开始向人王发展,战国中期秦昭王和齐湣王互称为帝,直至秦王政统一后专称皇帝,“帝”最终完成了由客观存在的无形力量向人世间最高统治者的转变,但其客观力量的内涵始终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张义忱同志针对我们的《“安刘必勃’辨》写了《〈“安刘必勃”辨〉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刘邦临终的遗言是可靠的;二、周勃“重厚”的品质是无可指责的,从而论证了“安刘必勃”的必然性。我们进一步查核史料,觉得有必要“再辨”,以引深讨论。首先,我们提出“安刘未必非勃”的观点,是从对刘邦去世前后的政治形势分析而来的。一般地讲,刘邦安排后事,亦当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再辨“人格”之义──答徐少锦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辨“人格”之义──答徐少锦先生邓晓芒读到徐少锦先生跟拙文《人格辨义》(《江海学刊》1989年3期)商榷的文章《“人格”有道德涵义》(《江海学刊》1990年第6期)一文,很钦佩作者的求实精神和穷根究底的态度。但仍感有几个根本性的问题,似乎是徐先生未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邱衍云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
《论语·季氏》云:“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句话是人们熟知的名言,成语“祸起萧墙”即源出于此。一般认为,“萧墙”是指鲁君宫廷之屏,“萧墙之内”指鲁君或鲁君宫廷。但静心思之,这种解释似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时下各家注本皆持上述解释,且各有发挥,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三家之说。其一,杨伯峡先生的《论语译注》云:“‘萧场’是鲁君所用的屏风。……‘萧墙之内’指鲁君。当时季孙把持鲁国政治,和鲁君矛盾很大,也知道鲁君想收拾他以收回主权,因此怕颗臾凭借有利的地势起而帮助鲁君,于是要先下手为强,攻打… 相似文献
19.
张海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3)
成语“不毛之地”怎样解释?笔者查阅了二十余种辞书,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说法:(一)“不长五谷的地方”,“不种五谷的地方”;(二)“寸草不生之地”,“不长草的荒地”;(三)“不长树木,庄稼的地方”,“不生长五谷和草木的地方”。不难看出,分歧的焦点在“毛”字上:或以为指五谷,或以为指草木,或以为指植物——包括五谷和草木。这里应该指出,以为“毛”指五谷者,释“不毛之地”为“不长五谷的地方”与“不种五谷的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