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将对法的批判纳入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发展路径的起点,对法的批判是政治批判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马克思对法的批判需放入法学发展史的脉络中审视.历史法学与黑格尔法哲学关于如何编纂民法典的形式对立是二者对于法律本质分歧的实质对立的表现.马克思通过批判历史法学派得出应从历史回到现实;基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人权的核心即"私有财产"是马克思从政治批判转向市民社会批判的关键纽带,最终升华至"普遍的人的解放",自由优先于法学领域的最高价值正义,由此形成了马克思对法的批判的独特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2.
侯小丰 《东岳论丛》2012,33(12):53-59
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学界普遍理解为他对伊壁鸠鲁由原子偏斜运动体现出来的自由感兴趣.但是,纵观古希腊的哲学,自由并不是伊壁鸠鲁的独创,而就是希腊人当下的、本真的生活状态.因此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都忽略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维度——现实性.这才是他选择伊壁鸠鲁的初衷.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很难解释马克思后期的思想转向.可以说,正是伊壁鸠鲁哲学的现实指向吸引了马克思,并为其自由观奠定了现实性、实践性、反宗教性的基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考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青年马克思哲学转变的影响,试图突破原有的从哲学的单一角度审视马克思哲学理性的研究思路。以为自1843年底马克思界入批判市民社会的理论视域之后,法、德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相继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理解这一点对于正确界定马克思哲学理性的本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青年马克思从"法哲学"向"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转变,是以突破"法的形而上学"之层层迷雾,追寻"现有之物"的过程。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性考察,才是青年马克思从"法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因。但在"康德—费希特法哲学""历史法学"与"黑格尔法哲学"中,"现有之物"不是被抽象原则所遮蔽,就是被毫无原则地尊崇,或者被思辨辩证法所神秘化。重新梳理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之旅,对于揭示马克思对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方式,明确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拓展方向,具有极强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17,(11)
作为马克思哲学本质显示之马克思法哲学,它是对"法是什么"的正面回答,是全部法理学的基础;作为马克思法学之理论基础,马克思法哲学既是支撑马克思法学成立的理性思考,也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基石;在依法治国理念逐渐走向现实的前提下,管窥马克思法哲学演变逻辑,归纳其思想要旨,意在为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思想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民理性"不仅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明确的哲学立场,也是理解马克思早期哲学变革的一条重要线索。以往的研究中"人民理性"要么被《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所掩盖,要么就是被德法年鉴之后"现实的人"所遮蔽。本文在梳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历程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人民理性"与黑格尔"绝对理性"做了比较性研究,并分析了这种哲学立场差异背后的原因,这对于把握马克思早期思想嬗变的内在逻辑,理解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博士论文>是青年马克思理论创制的首次尝试.基于文本的历史构境与叙事逻辑,这一论文从政治学的视域提出"哲学的救赎"、"偶然性之维"和"原子的偏斜运动"与人的自由之关系,彰明青年马克思的僭越现实、追求自由特立之精神诉求.这既是我们的焦点意识,也是<博士论文>的真旨与价值况味所在.  相似文献   

8.
青年马克思的道德哲学受到康德伦理学的强烈影响,但马克思自由概念的提出,使马克思实现了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真正超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一个具有现实历史性的范畴,而不是一个超验的形而上学范畴.自由自觉的活动使马克思在价值论的本体根据上扬弃了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而在价值目标上超越了康德"人是目的"的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9.
青年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深受康德的自我意识、普遍理性思维和黑格尔抽象思辨哲学的影响。在完成了“两个思想转向”后,马克思开始从新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维度出发探索“自由何以可能”。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主要有三个维度:劳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自由、自主活动主体性、自由的高级形态即自由个性。马克思不是抽象地、观念地谈论自由,而是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从市民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视域探索自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个性的张扬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协调要求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使现代法权的自由观重新回到了人们关注的视野。许多学者力图通过重新解读黑格尔法哲学中关于自由以及将自由纳入具体社会领域加以考虑的思想,找到个人自由与公共自由和解的途径。其实,马克思的法哲学中关于实践的自由观更加深刻地分析了自由与法的现实物质基础、阶级基础以及社会历史条件,这对于我国当代从自由的角度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法哲学之内在特征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