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方勇 《人才瞭望》2006,(11):105-105
我国的人事仲裁制度自人事部1997年8月发布《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起已建立十年有余,经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面笔者对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袁志筱 《人才瞭望》2006,(12):94-96
法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之。其人事争议仲裁可追溯到1806年拿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时,至今已历二百来年,发展比较完备。学习借鉴法国人事争议仲裁的一些先进东西。对搞好我国的人事争议仲裁,不乏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人才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以及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逐步深入,涉及人员工作调动、人才聘用、工资福利、离休退休、辞职辞退、人员惩戒、职称评聘等有关的人事争议也不断增多。由于没有固定的仲裁组织和统一的制度,争议双方投诉无门。有的到人事部门上访讨说法,既增加了人事部门的工作量,又打乱了人事部门相关业务科室的常规工作,并且由于人事部门的调解没有法律效力,难以达到消除争议的目的,客观上引起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的增多。还有的干脆不去上访,而是不断激化争议双方的…  相似文献   

4.
“擅自离职” 能否除名? 章某,男,30岁,大学本科学历,原系某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因擅自到另一外企工作,旷工近5个月之久,给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被单位除名,并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和住房补偿金。章某不服,向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经查:1993年章某大学毕业后,分配进入某国有企业工作,1995年9月单位送其去法国业务培训三个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章某被提升为科长。1996年,单位分配给章某一套46m2的住房。1999年在业务往来中,章某结识了本市一家外企的总经理,对方提出要高薪聘请他。于…  相似文献   

5.
1.什么是仲裁?什么是人事争议仲裁? 仲裁,也叫“公断”。它是指当事人发生争议协商不成,调解又达不成协议时,由仲裁机构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某不服某工商局 年度考核不称职 申诉案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李某,女,38岁,大专文化,某工商局法规处副处长。 2000年年度考核,某工商局对工作人员采取个人述职、民主评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考核结果。李某被确定为不称职。考核结果公布后,李某不服,向市人事局提出申诉。 [争议焦点] 申诉人认为:本人原任该局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9月份后任法规处副处长;要求其在短时间内熟悉法规业务不太可能。因此,对其考核被评为不称职不服。 该局领导及法规处的同志认为:李某轮岗到法规处后,工作不够努力;不积极钻研学习业务,…  相似文献   

7.
张怀仓  赵宏 《人才瞭望》2006,(9):101-103
目前,人民法院处理人事争议案件的依据就是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9月5日开始生效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若干问题规定》(法释[2003]13号)及《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法函[2004]30号)。  相似文献   

8.
陶某,男,现年35岁,原系某县电影公司所属乡镇电影院合同制工人。1994年4月,因电影娱乐业处于低谷,为减轻电影公司的负担,陶某与县电影公司签订了三年停薪留职协议,并按协议交纳了三年养老保险及管理费。三年  相似文献   

9.
史继科 《人才瞭望》2006,(1):102-102
举证责任,又称为提供证据的责任或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由谁提供证据汪明案件事实,即举证责任的承担;另方面是指举不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后果由谁承担。人事争议仲裁中举证责任的适用,理论上源于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实践中,如何理解和掌握运用举证责任,对迅速查清案件事实,及时审结案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事争议仲裁实际办案中应着重研究解决和掌握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国家人事部颁布的《人事争议仲裁暂行办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走向法制化迈出的可喜一步。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开展,在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调节器”重要作用。人事争议仲裁的司法救济,是一种对当事人双方合法权益保护的司法补救措施,也是对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行使仲裁权的支持和司法认可,更是对争议仲裁机构工作的监督与审查,防止发生错案唯一有效的司法补救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恒 《人才瞭望》2007,(10):10-11
人事争议仲裁是保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一道重要准司法屏障,也是“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实现两个积极跟进(跟进规范管理,跟进法制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市的人事争议案件数量也逐渐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2004年我市仲裁委首次对人事争议案件实现开庭审理,当年受理处理案件2起;2005年,受理处理案件3起,驳回不符合受理条件案件12起:2006年,受理处理案件8起,驳回不符合受理条件案件19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9,(7):42-43
为掌握分析全市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情况。提高全市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审理案件的水平。推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向纵深开展,按照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开封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建立重大人事争议案件报告制度、人事争议典型案例通报制度和定期报送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统计报表等三项制度。市仲裁办将结合自身工作和县区报送情况,及时汇总,报送省厅,为上级部门指导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将定期对县区报送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对县区仲裁机构的年度考核,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今后怎样搞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关键。下面,笔者就我国现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和思考。一、我国现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一)国家没有上位法。国家人事部于1996年5月成立了人事争议公正厅,1997年8月向全国印发了《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发〖1997〗71号)。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行政规章。但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和经济财产…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和规范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勇 《人才瞭望》2007,(2):108-109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1949年底初建立至今己逾半个世纪。经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随着市场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的日益增多,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也面临进一步规范、发展的必要。下面,笔者就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人才瞭望》2008,(8):110-110
洛阳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试行办法》。办法规定,洛阳市人事争议仲裁双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时,有权在面向社会公布的仲裁员名册里符合条件的仲裁员中各选择1名参与案件审理(应当回避和因故不能参加案件审理的仲裁员除外)。该办法还对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选择仲裁员的原则、仲裁员的聘任及仲裁庭的组成等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仲裁?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根据这一定义,仲裁的基本含义:(1)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是双方自愿。即当事人双方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第三者仲裁...  相似文献   

17.
胡光成 《人才瞭望》2009,(12):40-40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方案规则》最大的亮点是,统一了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的办案规则。对于该规则的公布施行,业内人士认为,两机构合并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九、人事争议仲裁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其组成与职能是什么?人事仲裁机构是行政机关内部独立行使独立权的准司法行政机关.它从属于一定的行政机关,们它相对独立。在我国,国家行政机关一fllh7法PL关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们都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产生,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对二行政机关违法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但不对行政机关在法津法规规定范围内的行政行为进行干预,也不能代替行政机关行使职能。因此,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至了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06,(1):98-98
34,人事争议仲裁与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人事争议仲裁与申诉控告都是处理人事争议的,但差异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去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对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进行了部署。人事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管理人事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负有重要责任。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把人事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