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梅 《人才瞭望》2003,(2):21-21
近一年来,工程师、经理等白领职业人纷纷走进租赁公司的“人才银行”做起了“临时工”。而最近许多城市的人才市场明文规定允许高级人才租赁、转让,并承认猎头公司的合法性。高级人才的市场化,为人才的招聘和流动增添了新的内容。一、高级人才租赁的步骤现在中国开展高级人才租赁的公司分本地的人才交流机构和国际猎头公司两大类,其最大区别就是,通过本地人才交流机构出租是与中介公司签订合同,劳动关系在中介,工资和保险也由用人单位付给中介机构后,由中介机构转发。而国际惯例的做法是猎头公司只负责推荐,由用人单位与高级人才签…  相似文献   

2.
人才租赁在中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才租赁,最早起源于日本、美国。我国的人才租赁近两年才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认可,但是“地下”或“半公开式”的人才租赁业务其实已存在多年。据媒体报道,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南宁、沈阳、成都、郑州、广州、武汉、常州等全国近百个城市都相继推出了人才租赁服务。业内人士估算,广州市每年欠缺高级人才约30万人次,其中短期工作约20万人次,“白领租赁”业务在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仅广州每年约有20万人次被用人单位租用,租赁正成为与招聘同样重要的人才服务方式。人才租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短期租赁。指一个月以内的人才租赁,主…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末期尤其是九十年代,我国的租赁业红红火火地发展壮大起来。租赁业务有汽车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建筑设备租赁、房地产租赁,乃至小企业租赁等。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即将加入WTO,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一场高级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从而带动了高级人才租赁的产生。这是因为,一方面,有的拥有高级人才的单位,出于“人才储备”战略需要注重引进高级人才,并凭借其单位牌子和经济实力,网罗了一  相似文献   

4.
“人才租赁”——一种新型的人才管理与使用模式在江苏省盐城市诞生。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和企业单位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一些热点行业,一方面急需要使用一些有括力、有知识、有素养的年轻人才,另一方面又而临人员难进难出的困难。针对用人单位而临的这种尴尬局面,盐城市人才中心组织人员主动上门,积极与用人单位探讨,以《劳动法》为依据,以人事代理为依托,创立了人才租赁业务。 需要租赁人才的单位,首先要向人才中心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人才中心与用人单位签定“人才租赁协议书”。人才中心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人才”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后,人才中心与“人才”签定“人才租赁合同”,  相似文献   

5.
过去一提到弹性就业,人们的脑海中肯定想到的都是秘书、商业导购员等普通就业岗位,现如今,如果你登录一些以高级人才为经营目标的猎头公司的网站就会发现,寻求高级人才弹性就业的服务也比比皆是,这已成为目前北京就业市场上的一个新亮点。目前不仅在北京,在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中也都出现了高级人才弹性就业的现象,据上海市杰迈商务咨询公司总经理张沁馨介绍,2002年上半年,该公司已经向沪上各大公司派出高级“临时工”1000多人次。他们多数是财务经理、物流经理、客户服务经理、销售经理、人事经理等高级人才,工作的时间从3个…  相似文献   

6.
一、广告陷阱。有些用人单位在发布广告时,既不说明单位性质规模,也不公布地址名称,最多只有一个信箱号和电话号码。而且此类单位多会要求在上岗前交报名费、培训费或者保证金……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把那份在人才交流会上得到的胶印传单立刻扔进垃圾桶里。二、高薪陷阱。对于那些声明求贤若渴、待遇优厚却对应聘者的学历、能力并无特殊要求,只租用一间宾馆包间充当临时招聘场所的用人单位,你一定要想方设法摸清底细。这种单位多数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骗取报名费;其二是征集创意。常有一些大公司在招聘时以高薪为饵,要求应聘者交一篇…  相似文献   

7.
巧断句     
1.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上来,要求住店。店主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说:“我看见了。广告说得清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相似文献   

8.
租你好商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地媒体竞相报道了人才市场成功地为当地一家中型企业租赁6名工程技术人员的新闻,为本地风风火火的人才市场再投“燃烧弹”,把社会各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人才交流中心,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才租赁的讨论。 租赁人才:润物无声雨如油 面对“人才可以租着用”的新潮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人才服务机构,均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黄海制衣有限公司黄总经理认为,人才租赁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补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家公司长期以来的技术引进一直停留在“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腿走路上,一些技术性的难题虽然在…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招聘人才,广告比比可见,“猎头公司”异常活跃。媒体透露,国家某研究所700多名高级人才走了200多名;原中国人保骨干人才有10多位成了境外保险公司“老董”、“老总”;日前,又爆出了外经贸部参与“入世”  相似文献   

10.
在人海里徜徉,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碰上正常人尚可正常来往,那么,如果碰到“三季人”和“垃圾人”怎么办? 不必忙着回答,让我们先弄清什么是三季人,什么是垃圾人。 先说三季人。话说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天早晨正打扫院子,远处走来一个身着绿衣的人。那人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那人继续问:“那你一定懂得很多东西喽。我请教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面临国际化人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的关键是人才“入世”。入世以后最大的挑战来自人才,最大的危机也来自人才。据统计,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600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为3900万名,占人才总量的2/3。从绝对值来看,这个数字不能算少。但是,中国现有的人才结构很不合理,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十多十少”,即:1、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高级人才仅占专业人才总量的5.7%。2、高龄高级人才多,中青年高级人才少。50岁以上的高级人才占绝大多数,45岁以下的高级人才不足10%。中国高级人才面临严重的“老化”与“断层”。3、大城…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什么是人事代理制?你和你的亲人、朋友需要代理吗?如今,走进数以千计的单位人事处,你会发现一个很新奇的现象,传统的人事业务——诸如档案管理、职称评定、人员招聘、社会保障等业务已经“消失”,全部“转移”到人才服务机构中了。而人事部门则将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放在规划用人、设计薪资,更直接地为单位发展服务。这种人档分离的管理模式就是新兴的朝阳事业:人事代理制。人事代理产生的背景人事代理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项新的制度,目前在全国已逐步推开,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它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一是多种所有…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的员工向你提出辞职申请,请先不要慌乱,可从以下二方面处理此事。进行一次辞职谈话“辞职谈话”也叫“离职谈话”,通常由人力资源部主管主持进行。它能帮助主管弄清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为了避免辞职人员找一些虚假或误导性的理由,在谈话中不要直截了当地问:“你为什么要走”,可以先问一些工作或管理方面的问题:对于你的工作,你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对于你在公司所取得的进步是怎样看的?你对公司的工资福利和工作条件是怎么看的?你觉得部门领导的工作方法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待他的?你觉得你的上司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最近从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杭州某公司为鼓励人才流动,制订了一项特殊政策:本单位只要职工被其他单位看中并被调出去的,奖励5万元;如果其职位比现在提升的,每升一级,再奖励5万元。不久前,该公司一位科长,被调到另一家单位任分管领导,公司果然没有违背诺言,奖励他10万元。这则消息无不让人感慨万千。在“人才流动难”的悲叹声中,在许多“跳槽”员工不为人们理解的时下,该公司的举措无疑为促进人才流动注入了动力,让所有欲“跳槽”而跳不出去的人才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近年来,一些单位为避免人才“跳槽”而造成专业…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不错,正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保证了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如何才能高效、便捷地配备好自己公司的人才,同时所花成本又能保证最低?如何在需要一些临时性或项目性的岗位时,可以不用费神地解决问题?在单位员工休假时,又如何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顺利地接替位置?人才派遣会让他们得到满意的答案。人才派遣亦称人才租赁,是由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单位签订派遣合作协议,派遣单位和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用人形式。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年营业额上百亿人民币的市…  相似文献   

16.
人才市场广告作为常规型人才市场的“软件”之一,对创造良好的人才交流环境、增强人才市场的吸引力、促进人才和选人单位之间“联姻”的效益效率作用十分明显,正确运用广告语言是发挥人才市场广告作用的基础。一、人才市场广告语言的几种应用类型 1.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类广告语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引起人才和选人单位之间的共鸣,为“一拍即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中国人,如果你在异国他乡看到专门用汉语制作的标牌:“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保持安静!”“请不要衣冠不整!”……此时,你会不会脸孔发烧?会不会如芒在背?此刻你还能底气十足、昂首挺胸地说“我是中国人”吗?  相似文献   

18.
五年以后你会怎么样?这是面试时应聘者所遇到的最难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主考官面试应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职位者时,最喜欢间的问题。五(或二、三、十)年以后你会怎么样?如果你很了解主考官需要什么样的应聘者,你能很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主考官如果需要的是一个能处理一般事务的工作人员,他不大可能会提这种高层次的问题。因此应聘者应该知道,此时主考官需要的一定是一个雄心勃勃、有相当强的工作能力、勇于迎接挑战而又头脑非常清醒的高级人才。对于那些需要发挥自己潜力,急于拓展事业的应聘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表现自…  相似文献   

19.
看到了什么?     
单位里招聘,四个参加最后面试的年轻人来到会议室,几位公司高层坐在对面。一个个提问题。“哪所大学毕业的?”“学什么专业?”“你的特长是什么?”都是些比较常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硕士、博士相继下岗、高工、高讲再就业时吃“闭门羹”……人们在惊呼;高级人才掉价了!其实,如此断言有失偏颇。一部分高级人才被淘汰,正是人才资源科学配置机制在起作用。大浪淘沙,造者生存。人才被“储备”,专业不对口。曾几何时,企事业单位“人才储备热”兴起,不管是否适用,用了再说;当然,从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讲此举不无积极意义。但是这种“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l不是人才另谋高就”跳槽”就是单位”养不起”人才而让其下岗。~位博士后8个月前下岗奔波至今尚未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就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