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大郎开店”现象是个“怪胎”,一旦“武大郎”们在企业里兴风作浪,人才受到压制,便没有了公平,腐蚀企业的肌体。如何应对这一“怪胎”?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4,(4):51-51
人们常用“武大郎开店”来比喻嫉贤妒能的领导,在现实中,还存在着另一类的经理人:“只用与自己一样的!”这类经理人比“武大郎”更可怕,对企业组织更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甚至对企业是致命的摧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富了武大郎,他抛下了挑担开了一家炊饼店,还招来了伙计,并在用人标准中公然写道“凡身材比本店主高的一律不用”。方成老先生的这幅漫画炒热了武大郎,一下子武大郎成了众矢之的了:什么“压制人才”了,什么“忌贤妒能”了,许多正义之士站出来口诛笔伐,非要把武大郎批翻在地踏上亿万只脚不可,其实,笔者倒觉得武大郎挺委屈的,他的用人之道也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莫学王伦     
国人有这么一句口头禅:“武大郎开店,比他高的都不要。”这印象恐怕是源于一幅《武大郎开店》的漫画,呜呼!这委实是一桩欺负老实人的冤假错案也!《水浒》中的武大郎确是开过一爿烧饼店,不过他只是小本经营,从未雇过什么伙计,仅是那个断送他性命的风流妻子潘金莲当他的助手,何曾有资格“比他高的都不要”?况且,武大郎生性憨厚,相容性极好,卖烧饼总是和卖梨的郓哥结伴上街,一块儿吆喝。 要说嫉贤妒能的主儿倒真是有一个,便是那起初在梁山占山为王的白衣秀士王伦。这个没多少本事的秀才胸无大志,贪图清闲,唯恐别人夺了他的寨主之位,所以暗自订下一条“用人原则”,凡是比他本领大的好汉,都一概拒之于山门  相似文献   

5.
自从方成先生画了一幅名为“武大郎开店”的漫画后,嫉贤妒能者就有了代名词,久而久之给人一个错觉,似乎嫉贤妒能的事都是庸庸碌碌如“武大郎”者干的。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要是换了武二郎又会怎样呢?也许有人说:武二郎英雄盖世,又兼有打虎业绩作资本,不会也没有必要干那种没出息的事,而是网罗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凯尔·梅纳德出生在美国佐治亚州。在他呱呱落地的那一瞬,护士们被眼前这个没有四肢的“怪胎”给吓坏了!医生确诊他为“先天性四肢萎缩症”。但父母没有遗弃他,而是默默地将其抱回家.给予更多的爱和呵护。  相似文献   

7.
王传涛 《人才瞭望》2014,(12):49-49
档案托管费像一个“怪胎”:是服务,但做起来又不像服务;像买菜。但又不是买菜,还具有垄断性。而数十亿档案保管费支出细目从未公布。相关专家指出——又到毕业季。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如果不是到机关当公务员或者在国企就职.找到工作后还需要操心一件事——给自己薄薄几页纸的档案安个“家”。  相似文献   

8.
要说商场如战场,那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激烈搏杀中,它毫无夸张之言。读者一定不会忘记许多年前爱逛街购物的人们,总会记得开开商场的名字,尽管当时她已经是一家中华老字号商场,但其规模之小,尚不能令消费者激动。如今,“开开”已不再是“武大郎”式的店堂,而是一家声誉鹊起、规模宏大的中国十强服装企业,“开开”衬衫已成为中国衬衫行业的“大哥大”。 10年前,开开百货商店的资产只有20万元,内部管理混乱,资不抵债,员工纪律松懈,老字号名店已名存实古,存在问题错综复杂、千丝万缕,在此理还乱的状况下,董事长江玉森、总经理陈重远来到了“开开”,开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创业里程,今天,“开开”已经发展成为以制衣为龙头,集生产、批发、零售于一体,横跨生产实业、商业流通两大领  相似文献   

9.
妇女就业难究竟有多难?据广东省总工会、佛山、江门、汕头等9个市妇联对195个企业调查,女工占下岗人员的60—80%左右,年龄以36—45岁居多。北京市的调查资料也揭示,全市女性失业人员在失业人员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正以每年3个百分点的幅度递增。“红颜”天生就“命薄”吗?否!妇女就业难的背后,社会上还存在种种误区,妇女就业难的新问题在不断出现。 ▲“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偏颇的用人观念 一位企业经理跟笔者谈及企业用工问题时说:“我们用女工多了是个负担——女同志身上‘零件’格外复杂,麻烦事儿也多。”尽管是半开玩笑,却道出部分厂长经理的“女卑”心理。 有人曾对去年7月份上海一家大报刊登的招聘启事作过粗略的统计,发现190多条启事中,竟有70多条对招聘对象明确提出了性别限制,而那些启事中,除个别技术工种外,其余都是男女均可胜任的。某些单位招工时,明文规定,招工考试女性分数线要比男性高20分、30分不等,甚至高出一倍多,而且还要附上女职工进各单位不得参加分房等苛刻的条件。全国总工会和11个省、市、自治区总工会曾对10个行业660个企业调查,在问及对男女都适合的工种岗位是否愿招用女性这个问题时,有88.2%的企业领导人表示不愿用女职工,原因就是女职工生  相似文献   

10.
去年初以来,阜新市人才中心加大对“非公”企业服务的力度,积极采取措施,为“非公”企业引进人才。一是经常深入“非公”企业了解情况,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二是积极为“非公”企业推荐各类人才。通过日常人才市场、人才库查询以及上门举荐等形式,为企业优化配置人才;三是为“非公”企业举办招聘专场。去年初至今,共为“非公”企业举办专题人才市场46次,占开办专题市场总数的70%。 截止到目前,阜新市人才中心共为“非公”企业引进各类急需人才352人,占招聘总人数的73.4%。阜新市为“非公”企业引进人才@张海江 …  相似文献   

11.
冯常生 《人才瞭望》2006,(10):28-29
人有“智商”,企业也会有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何提高企业的“智商”呢?深入开展互动共享的“学习工程”,建立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提高“智商”,实现未来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为了持续提高“企业智商”,一方面要比竞争对手更热爱学习,把学习当作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还要比对手更善于学习,能够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一)不同企业的员工薪酬满意度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南阳市大部分企业员工对目前的薪酬表示满意。回答“基本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的占73.2%,回答“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占26.8%。从不同性质企业看,集体企业的满意度最高,回答“基本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的比例为81.3%,高出总体水平8.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的薪酬满意度较低,外资、港澳台资企业薪酬的满意度与其他性质企业差别不明显,回答“基本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的为74.3%,比总体水平仅高出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伊莱克斯作为世界家电业大鳄,其多品牌的经营战略和市场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除中国市场之外在全球每一个角落的扩张几乎都是所向披靡,唯独在中国是一个“怪胎”。1997年伊莱克斯兼并长沙中意电冰箱厂,开始进入中国冰箱市场,产品锁定高端消费群,随后把其在欧美国家做得非常成功的吸尘器项目也推向中国市场。然而天不遂人愿,伊莱克斯中国三年亏损高达6000万元之巨,其间即使频繁走马换帅,业绩仍不见起色。无奈之下伊莱克斯瑞典总部正准备撤出中国市场之时,刘小明及时出现,刘上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尤其在营销策略上推行亲情化营销和向经销商提供高扣点政策,至今被业界传为佳话。至2000年,伊莱克斯公司宣布中国业务扭亏为盈。  相似文献   

14.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20世纪末,我国不少企业顺利完成了“将”与“帅”的大印交接。除去国企由政府任免的“企业家”之外,由企业自主换“将”的波澜大概兴起于高科技企业,且大有因此而引爆“多米诺效应”之势。在IT企业,四通、联想换了“将”,方正王选淡出,同时网络英雄“揭竿而起”;在家电企业,海信周厚健引退;长虹倪润峰“退居二线”;科龙王国端刚出任掌门人尚不经年即再传帅印于新总裁徐铁峰……或许是竞争太激烈;或许是到了“坎”,或许是国人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企业家,也或许是正应着“中国没有企业家”的隐语。总而…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存在偏见,“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实际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女同学无论在学业成绩还是专业发展上,都是与男同学并驾齐驱的,甚至某些方面比男生还更胜一筹。然而,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却往往处于劣势。因此,女大学生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一、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需要“首席问题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受重视很可能演变为危机。当企业出现危机时,往往是问题积累了很长时间。做好问题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防范各种突发事件的出现,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有远见、重细节的企业已经从”危机管理”转向了“问题管理“。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也强调“管理者必须进行问题管理,  相似文献   

17.
佚名 《人才瞭望》2006,(10):56-56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热化的市场竞争也促使了市场的成熟与规范,在这个日渐成熟的市场之中,单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的“落后者”;“企业诚信”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所关注的焦点,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与产品质量、品牌等元素等重的企业发展核心问题,一场以“诚信”为主题的运动在全球企业范围内兴起。在这场“诚信运动”中,各巨头纷纷发表诚信宣言,就在众说纷纭之际,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精工爱普生集团发布了《2005年可持续性发展报告》,使“企业诚信”的概念以清晰的面孔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坚持贯彻和强化‘信赖经营’,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企业因“企业主”而存在,也可能因“企业主”而消亡。秦池覆灭、爱多消亡、巨人坍塌等等事件就足以说明这一切。而且,在中国还存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企业易主,媒体高度关注,并做出种种断言,如几易其主的科龙总是成为“老记们“热衷炒作的对象。再如“企业领袖”故去更是让业界哗然一片,如青岛啤酒总舵手的彭志国逝去、均瑶集团掌门人的王均瑶故去,更会让民众生发“企业要变天”的感触。而这一切在国外却非常平静,再自然不过了,如韦尔奇从通用电气的宝座卸任,企业并无出现任何波动。可见企业要获得永续发展,必须引入不以人的意志(特别是企业主的意志)为转移的“理性程序装置”。这“装置”一旦生成或嵌入,企业便可以健康良性地运营了!  相似文献   

19.
赵磊 《人才瞭望》2004,(2):30-31
企业快速发展,要建立核心竞争力,需要一批类似“杰克·韦尔奇”的企业独有人才,但是如何能够在同样的培训内容下,培养属于企业自己的“管理者”,培养出忠诚于企业的“杰克·韦尔奇”型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20.
周和毅 《人才瞭望》2003,(10):41-41
管理学上有一条重要的管理原则,即没有“最好的”管理模式,只有“最合适的”管理方式。由于不同企业所处的“情境因素”(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其管理方式也千差万别,独具个性。世界上不少知名企业之所以成功,正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管理个性”。比如下面几个“管理公式”,对我们一些企业就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