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陈亚军 《东岳论丛》2019,40(1):13-20
在普特南诸多哲学论题中,"实在论"占据着核心位置。后期普特南意识到,要真正捍卫实在论立场,就必须重新考察知觉并做出新的诠释。以艾耶尔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者将知觉与感觉材料相等同,隔开了心灵与世界的直接联系。普特南的分析表明,这种知觉观的理由并不充分,其思维方式有两点错误:一是基础主义,一是"句法描述"。普特南的结论是:知觉不是隔开我们和环境的分界面,不是只发生在我们大脑中的事件,而是我们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诸多能力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万巍 《理论界》2012,(4):98-99
普特南在反对真理客观唯一性的同时指出,真理是一种合理的可接受性标准。普特南的这一观点,隐含了对哲学多元论的认同和支持,为对话理性打下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普特南从两个方面入手批判了传统的事实-价值的二分法:一是论证事实判断中蕴含价值内容,二是论证价值包含事实内容以及客观性.在论证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普特南在事实与价值、主观与客观之间极力要表达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可以发现普特南在这两个方面的两个端点,即相对与绝对之间寻求某种“平衡”的努力.所有这些都体现出普特南哲学的“辩证”特征.  相似文献   

4.
形而上学的符合论和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代表了真理理论中的客观论和主观论,作为两种相对的真理观,两者都有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普特南从内在实在论的立场出发,既反对形而上学符合论又反对相对主义的真理观,提出真理就是合理的可接受性的中间路线。一方面保留了真的绝对含义,另一方面,要在特定的语言框架和意义系统内无限地接近真理。然而,这也使他的真理观受到广泛质疑。后期普特南转向自然实在论立场,试图为真理观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普特南通过意向性问题深入实在论研究,分析了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缺失,指出意向性的非还原性和开放型的构造,并且把意向性延伸到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在这个基础上,普特南试图通过消解实在与心灵之间的分界面来避免实在论的二律背反,进而从内在实在论走向直接实在论。  相似文献   

6.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哲学论坛上逐渐形成了一股叛离黑格尔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西方的一些主要哲学流派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阐述自己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区别和对现实经验问题的关心。在这个叛离黑格尔、叛离形而上学的运动中,多元论哲学思潮表现得颇为突出。杜威在总结这一情况时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是指一种促进生产的社会关系结构,其理论的展开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普特南之前,社会资本一般只是运用在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的发表则使社会资本全面进入了经济学、政治学乃至法学的视野。普特南用社会学的社会资本概念去分析社团如何缔造人际间的信任和互惠的规范。可见,我国在商会立法时,必须发掘商会自有的社会资本潜力,积极为商会创造出一个充满信任、互惠的法制土壤。  相似文献   

8.
普特南的不可取缔性论证的主旨在于:在逻辑哲学和数学哲学中,对集合之类的抽象实体实行量化是不可取缔的,唯名论者认为诸如类和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思想是不正确的.为了替自己的论证辩护,普特南与各式各样的反对者进行了论战.对于这一论证的有效反驳似乎至今还没有出现,对于这一论证的反驳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或许正是普特南不可取缔性论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语言转向"意味着"语言"与"世界"的分离,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罗蒂继承了实用主义和"语言转向"的双重遗产,用语言共同体的实践和语言的融贯解释语言的语义内容;于是,"世界"被放弃,关于语言的谈论取代了对经验的谈论。普特南拒绝以语言替换世界的罗蒂主义路线;在麦克道威尔的启发下,他通过对"经验"的改造,重新将"世界"召回,认为关于"世界"的语言谈论,可以也必须受"世界"的制约。布兰顿从罗蒂的立场出发,以一种精致而系统的方式,将罗蒂的融贯论和对社会实践的强调推到极致,同时又和普特南、麦克道威尔一道,不放弃"世界"的制约作用,试图将"语言"和"世界"统一在他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0.
论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指称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欢欢 《理论界》2008,(4):92-95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克里普克和普特南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发展出相似的指称理论,即因果指称理论。克里普克对模态逻辑和可能世界理论的探讨有助于理解普特南的论证,普特南的论证也澄清了克里普克指称的固定性和后验必然真理的观点。但是经常被忽略的是,他们的理论在许多方面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普特南对因果指称理论的批评和反思,揭示出该理论背后因果实在论的形而上学本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哲学家普特南是当代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观点从初期的形而上学实在论转为中期的内在实在论到最后的自然实在论,但贯穿普特南思想的全过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实践"。本文叙述了普特南实践观念的由来以及对其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周章买 《理论界》2010,(9):97-99
普特南在《"意义"的意义》一文中试图通过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二者的关系来揭示概念的意义,但是在行文中却隐含着矛盾。从遵守逻辑规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矛盾的根源是由于普特南对"外延"一词的使用存在歧义,严格规范"外延"一词的使用可以消除矛盾。  相似文献   

13.
董山民 《北方论丛》2010,(4):110-114
在普特南看来,西方文化史上的启蒙历经了分别表现为对神和习俗的超越、对理性和民治的推崇以及对民主探究方式的追求三个阶段,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智生活不断地走向成熟.普特南、罗蒂以实用主义方法评判了三次启蒙,细致地检讨了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这对我们重建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经验的内涵经历了由关于个别事物的初级知识到作为知识的非概念性内容的嬗变,在近代哲学那里成为心灵与世界的帷幕,导致了心灵如何跨越经验达至对世界的真实认知这一知识论难题。麦克道尔在传统经验论基础上重新诠释经验概念,认为经验是接受性与自发性的合一,经验的内容就是判断的内容,该内容在正常认知条件下就是世界的真实状态,因此心灵与世界是双向合理的意向性关系,以此消解心灵与世界的界面,走向了直接实在论。麦克道尔对经验的重释既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思考经验的现象学-存在主义路径,又表现出和詹姆斯、杜威在思考经验的切入点与问题导向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新实用主义鸟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新实用主义的整体考察 ,指出实用主义的复活已经是西方思想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 ;新实用主义家族由三类成员构成 ,其著述将实用主义的内涵一步一步地扩大 ,由突破分析哲学走向与欧陆哲学的对话乃至实际介入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 ;新实用主义内部有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分歧 ,主要表现为罗蒂和普特南的争论 ,话题围绕实在论和相对主义问题展开 ,普特南试图通过改造传统哲学来挽救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 ,而罗蒂则要抛弃传统哲学 ,哈贝马斯介入了这场争论并站在普特南一边反对罗蒂。  相似文献   

16.
颜中军 《学术界》2012,(3):78-84,284
长期以来,逻辑知识被赋予一种特殊的认识论地位,把它视为先验有效、不证自明的真理。这种观点被称之为"逻辑绝对主义"。哈克继承了蒯因、普特南、皮尔士等人的思想,主张更加彻底的实用主义逻辑观,严厉批判各种逻辑绝对主义,为逻辑可错论和可修正论扫除了认识论障碍。  相似文献   

17.
普特南的意义理论最核心的论题就是语义外部主义.外部主义的特征之一是拒斥个体主义.他的论辩策略在于:试图提出一种否定的图景而不是捍卫一般化的意义理论.普特南的意义理论具有使我们大胆超越分析哲学固有局限和概念框架的重要意义.意义理论的一个关键目标就在于表明意义概念的演化过程就是不断地减轻所承栽的与分析哲学图景联系的哲学负担的过程.进一步来讲,普特南的目的在于改变某些哲学家持有的关于如何才是真正掌握适合表述意义知识的理论和语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普特南的<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承袭了他早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中对事实与价值分离的批判.在他看来,这一分离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对"事实"的狭隘理解之上的,事实上,在很多词语中有着"事实"与"价值"的缠结.他坚持价值判断是可以辩护,是有理由的.而对于如何辩护的问题,普特南采取了实用主义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六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普特南(Hilary Putnam)应邀前来我国进行学术访问,笔者有幸陪同我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江天骥先生,在上海与普特南教授举行了一系列会谈,并曾就普特南哲学中的一些问题当面请教他本人。普特南属于奎因之后的新一代分析哲学家,他早年师事莱欣巴哈,卡尔纳普曾为他做过月下老人,可见他与老一辈分析哲学家之间的关系之深。然而,他却成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叛逆,并对马克思主义表示好感。他从各个方面彻底清算了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一系列与之针锋相对的论点,其中他对意义的看法,尤其令人注意——  相似文献   

20.
现今,在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中似乎存在一种"实用主义转向"。这一转向伴随着实用主义在哲学中的复兴,以及对经典实用主义哲学家愈加浓厚的兴趣。本文的目的不是追问这一转向究竟是一场真正的巨变,抑或仅仅是一时的风尚。笔者倒宁愿去解决,一种科学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被恰当地称为"实用主义的"?为此,本文将首先考虑语言研究,因为正是在语言研究中,一种科学或科学分支首次被标榜为"实用主义"。因此,本文将指出,在何时、何地,我们能够说实用主义转向真正发生在语言分析中(奥斯汀、维特根斯坦和莫里斯的例子)。更进一步,笔者主张,通过杜威和詹姆斯,类似的转向在心灵分析中已经发生。这样,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去维护实用主义哲学与实用主义科学之间的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