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缘政治理论与战略的学理辨析和历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缘政治理论是研究国际间政治实体控制地理空间的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政治地理学是研究一个政治实体根据利益需要把政治运行纳入地理系统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地缘政治理论与政治地理学是同时产生、地位平等和并列发展的科学领域。地缘政治理论与政治地理学在认识客体、研究内容、思想源流和意象、思维向度、认识结果上均有差别。地缘政治战略是政治家们根据地缘政治过程的经验性认识和功利性谋划所做出的目标规划及实施方略的总和。地缘政治理论与地缘政治战略在兼容关系、与现实的关联、思维的真确性、功能效用、精神活动等方面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畿服制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学,是古人对于天下格局之政治思考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射。历史上的畿服制主要有“三服制”、“五服制”、“六服制”、“九服(九畿)制”等四种说法,其所对应的地理空间分别是方三千里、方五千里、方七千里和方一万里。其中最为流行的当属“五服”说和“九服”说,“三服”说和“六服”说可分别看作它们的附属简约版。近代的康有为曾试图借助畿服制的制度设计来解决近代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政治整合问题。在中国崛起复兴的过程中,畿服制的差序格局依旧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伴随全国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间运输成本急剧下降,运输成本对产业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是否已不再如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所预期的那么重要。本文选择1998~2007年这个黄金十年的全国公路网数据作为衡量运输成本变化的数据基础,构建"城市交通可达性"指标,运用1998~2013年的地级市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经典命题——运输成本与产业空间分布两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98~2016年间,全国、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在缓慢下降,但东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在上升。就全国而言,改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确实对制造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提高城市对外交通可达性能吸引本地或外地制造业企业到该地区集中,而且这种效应在大城市体现更为明显,在中小城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中国当代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2019年中国县级和市级面板数据,利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政策冲击和强度DID方法,可从政策红利与地理禀赋互动的角度,揭示地区增长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均而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内河航运禀赋的互动,使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分别提高了2.49%和2.66%。机制检验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地区增长差异的重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使得货运成本大幅下降,产生了工业集聚、要素驱动和需求引致创新等效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了地区增长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和低内河航运禀赋的地区,有更快的经济增速。这意味着,如果能够针对各地区的地理禀赋实施相应的制度改革,不仅可以帮助在“三重压力”下找到新的增长动能,而且能够帮助解决区域发展差距过大问题,共同推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空间、时间与人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地理学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对它们的研究常常是就其相互关系着眼的。自然地理学研究总体上是在牛顿物理学范畴内进行的,同时承认计算的局限会最终导致混沌的不可预见性。相反,人文地理学研究有多种视角,既可以是高度数量化的或理论性的,也可以从强烈的人文关怀出发。这方面的许多情况在对地图学研究具有影响作用的技术和哲学潮流中反映出来。今天的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是对其相邻学科的开放性。具有人文色彩的研究受到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和学术史研究等领域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强烈影响,而具有社会科学传统的研究则与统计和数学模型紧密相联。绝大部分研究,无论是从哪一种视角出发,都会带来一种独特的空间观点,对从其它观点出发来研究的问题产生影响。这种由结构空间决定的独特的地理地点意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贡献。在“空间—时间”意识复苏的情况下,地理教育在环境和规划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空间与权力——福柯空间观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柯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后现代地理学中空间理论的建构却鲜为人知。福柯对于空间问题的直接论述主要出现在他为数不多的讲稿和访谈录中,他的很多理论著作也贯穿了空间的概念。他揭示了空间和权力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成为后现代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本文从空间的着魔、空间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圆形监狱的极致范例三个层面分析福柯的空间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1995~2011年云南省内不同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收入分配状况等各方面的面板数据,研究各要素对我省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建立了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对各要素进行实证检验,对比分析单纯考虑要素禀赋和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引入要素禀赋与对外贸易的交互效应及控制变量等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影响收入分配差距。我们认为,要素禀赋差异对云南省收入分配差距有显著的影响,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外贸易对云南省收入分配差距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它与不同的要素禀赋结合对于收入分配差距所产生的联合效应是显著的,且不同效应之间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改善我省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凌  常亚青 《社会科学》2012,(10):51-59
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边境不再是人为阻隔生产要素流动的非贸易壁垒,而是促进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形成循环因果积累效应的天然地理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印边境贸易的专业化模式和贸易模式以及边境贸易政策对中印边境贸易的影响,以论证中印两国经贸的比较优势在边境地区的空间整合,最终推动中印边境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 ,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由于中国拥有长期延续的文献记载 ,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很广 ,包括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 ,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在气候和环境变迁长时段观察等方面 ,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已在进行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项目 ,将使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文还对历史地理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 ,如何提高研究水平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江苏沿海经济“低地”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揭示了经济空间演化和分异的内生机制.国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很强的解释力.新经济地理学为解释江苏沿海经济空间的形成机制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按照某些科学家的观点,信息是一个基本概念,它和物质或能量一样,都是宇宙万物的基础。本文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等概念进行了探讨。也描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信息革命时代的引进和扩展过程,还以通俗方式对更复杂的智能系统进行了描述,其中包括在地理学领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的专家系统。空间模拟方法很重要———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来也是如此——是世界各国稳定发展的基础。使按照空间组织的数据直观化,包括运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数据(三维计算机制图、全息图像、意境地图和预测)。对于地理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若干题材进行了描述,其中包括政治地理学、金融财政、旅游地理、医药地理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12.
李芳清 《学术研究》2003,(7):105-107
近代珠江三角洲对外贸易 ,以广州港、香港为主要港口 ,以工业消费品、农产品等为主要产品 ,以英、美、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要对象。其发展受到历史传统、地理条件、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其历史启迪是 :发展对外贸易 ,必须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区域联合、集成优势、部门协同、全民皆“兵”。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利益分享不均衡的问题,已有的研究难以有效地解释同一时期内资源较富裕省域出现经济后退,而资源短缺省域反而出现经济快速增长等资源诅咒现象.本文基于空间计量结果,从行为、禀赋、制度差异以及外部间接影响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区域利益失衡的成因,其结论显示,我国区域间的利益增长不仅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还存在空间抑制作用.未来政策着力点应在逐步消除空间差异,扩散增长成果方面.建议建立区域利益一体化的投资目标体系,有效利用溢出效应带来的经济优势,提高非资源型产业在自然资源禀赋富裕省域的发展,从制度安排中加强中西部与东部间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4.
空间经济学探讨的是空间承载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生产要素空间分布与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均衡化经济过程和动态化演变发展。空间经济学包括多个理论分支:区位理论(或经济地理)、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融合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更好地处理实际的包含递增收益和不完全竞争的空间问题,并建立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成功的将空间经济学融入主流经济学之列。空间经济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所涉及的概念界定、模型拓展、区分其他可能的解释以及更精细的计量模型的经验证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3):139-146
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作用受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以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这一理论所带来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价值、收入与现金流效应,追逐收益效应以及政策透明度效应三个子渠道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则通过阻碍三个子渠道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风险承担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在我国银行业存在着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且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削弱这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并完善了有关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行为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并对我国经济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地理学是政治学与地理学结合的产物,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政治地理学研究在西方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则刚刚起步。进之,作为政治地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政治地理学,同样也是历史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谭其骧先生等历史地理学界诸多学者的相继倡导与不断努力下,我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突飞猛进,如历史文化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经济地理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对而言,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总体研究状况则较为薄弱,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全面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  相似文献   

17.
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因为过度强调海陆对峙、权力政治、空间控制及大国政治等,陷入具有悲剧性的宿命论之中。但是,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关于"地理因素与国际冲突创造存在关联""地理空间存在跨界管辖的客观需要"的判断具有合理性。法国学派、美国理想主义和批判地缘政治学从去冲突化、去国家化、去地理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严肃批评。这种批判因为过度否定地理因素对政治选择产生的影响、对地缘合作过于乐观及无法形成全球性分析框架,难以实现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替代。一个有效的地缘政治议程应该坚持分析框架的普适性、认识论的中立化、人地互动论、权力的工具化及国家主导下行为体的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中立性地缘政治实践优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与国家其他的治理单元不同,企业治理更为复杂,也面临更多的困难。尽管如此,民主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应受到忽视,民主化治理机制为现有的企业治理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我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一项有效应对机制,以民主促进企业治理着重在畅通民主渠道、员工利益表达和员工权益维护三个层面开展具有政治创新的探索性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的功能定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由极化效应向扩散效应调整的过程,实现了由“农村服务城市”向“城市带动农村”的转变。强化扩散效应,对于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阐析城乡共同富裕理论意蕴的基础上,梳理了城市对农村扩散效应的微观要素、中观产业、宏观发展三重路径,要素扩散与产业扩散是发展扩散的基础,城乡发展扩散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城乡扩散效应的驱动体现在要素价格机制、产业链条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及政府调节机制等方面,且受到主体因素、客体因素、渠道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影响。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需要强化城市扩散强度,提升农村承接能力,促进产业链条衔接与城乡融合,优化城乡制度安排协同供给。  相似文献   

20.
弹性生产地理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取代传统“福特制”大生产的一股潮流,新产业空间形成、差异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使得古典区位论面临理论困境,同时推动了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制度转向。通过“制度厚度”的概念剖析及其对当代全球弹性生产空间的重塑机理探究,作者分析了制度厚度的“地方化”和“空间化”——影响弹性生产地理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