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一次真正具有现代化特质的革命。回首百年历史,辛亥革命失败了,从当时来看,革命党人的努力在袁世凯篡权后似已付诸东流,但其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辛亥革命留给世人丰富的遗产和深刻的启迪,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漫长而又坎坷的现代化历程。当今中国现代化的复杂时空背景及其内外部条件决定了它的特殊历史定位。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道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和新科技革命三大潮流交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推进,这是当今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选择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共同建设。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加强文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虽历经坎坷,但却始终是在告别古典主义,增强现代意识,追赶世界潮流的逐渐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在一个半世纪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看到,如何克服民族文化危机,以建立新的社会文化发展规范,这一价值取向构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一讨论自始自终存在着三种主张、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和主张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经坎坷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现代化。它的走向是“一个主题”,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支撑”,即经济腾飞,人格再造,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5.
人口问题历来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而人口理论则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问题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和抽象。回顾过去,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以人口众多为追求的众民论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口理论的主流。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以人的体力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以拥有人的数量为主要决定因素的军事政治状况,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直至清末,众民论才受到了以减少人口为追求的减民论的有力挑战。这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清王朝的政策导向下爆炸性地增长起来,人口的供养生计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其他社会问题所造成的压力日益明显。清末减民论第一次把减少人口作为中国社会继续生存的必要条件。到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美学虽然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及八十年代,但其发展前景却不容过分乐观,要使中国美学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具备以下前提条件: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知道,在古代和中世纪,技术和艺术本是相通的。古希腊人所称的“特克奈”(tek-hne)一词,便既指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饪,又指音乐、雕塑、绘画、诗歌等等。从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生分离以来,人的统一的造美与审美活动分成了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分的两大领域: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领域。但归根结蒂,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美和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也离不开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类文明的发展。任何历史时期,物质生活中的造美与审美活动都是人类最基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和平革命与新理性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正在以和平方式进行着一场走向现代文明的社会革命。而以一种吸收了现代文明各种积极成果的、更加符合中华文明的本性的新理性主义,作为这场社会革命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将会更好地解决社会大变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为实现中华文明自身现代化的既定目标,提供社会整合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极其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商品、市场、资本、投资、股票、民间企业这些概念在中国曾经是被排斥和禁止的东西,但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这些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认。在党的十四大上,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全党的确认,而且以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得到了全党的认同。这种对市场经济的认同,不仅对推动中国经济面向市场、走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它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有助于增进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所以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全世界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一个事实也许就是发展市场经济。问题是这种为大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重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问题的提出本世纪初,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曾把近代以来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理解为社会与文化趋向理性化的过程。按照他的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与西方的新教伦理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而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与儒教伦理则是排斥和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兴起的。然而,距韦伯提出的这种文化命题仅半个世纪,以日本和“四小龙”(台湾、南朝鲜、香港、新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悖论与困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主要包括:打破“历史终结”谬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走出“亨廷顿悖论”,实现现代化腾飞与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有机结合;破解“文化危机”困境,实现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内核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结合;解决“依附发展”难题,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吕永刚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23,(2):1-15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世界意义。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的普遍命运,但现代化陷阱对后发国家追求现代化会产生重大阻滞效应。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掌握战略主动,广拓现代增长动力源,走开放式自主创新道路,从城乡二元走向城乡融合,成功探索出现代化陷阱的化解之道。中国式现代化跨越现代化陷阱的成功探索,打破了西方经典现代化对现代化的垄断权,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通往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了后发国家并联叠加式现代化新道路,丰富了化解现代化风险的现实方案,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近代历史时期是中国现代化的酝酿和尝试阶段,那么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现代历史时期则是中国现代化的正式启动阶段。现代化的跨世纪主题和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这一历史时期获得了辉煌的展现和胜利地推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引导中华民族探索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功。这种历史性成功的主要标志,就是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开辟了通过革命化手段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对现代化理论新形态进行了积极性探索和建设性构想,分别从现代化前提和现代化本身两个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科学发展观——动态平衡的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重要乃至核心的地位,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推进.之所以称其为科学发展观,是因为它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贯穿着动态平衡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动态平衡的发展观.坚持动态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部分,不仅具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而且已经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其所以要动态平衡地发展,盖因我们的发展以人为本;其能否做到动态平衡地发展,也在于是否真正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现代化不能只从技术器物或物质生活的角度理解,从本质上看,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现代化是贯穿各个具体现代化的主线。中国人人格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初步可归纳为从自卑依附型向自主独立型转变、从消极服从型向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私情人治型向契约法治型转变、从内耗避责型向诚信守责型转变、从保守封闭型向创新开放型转变、从盲从冲动型向科学理性型转变,从而真正构建具有时代先进性的中国人的精神结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现代化是指人类生活的全部,那么,现代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化的代名词,因为文化的内涵包括着全部的人类生活方式。文化是人们为了实现维持生存、享受生活和寻求生命意义的目的而创造的生活的模式。在某时、某地、某些人创建了较能福惠人生的方式,起着带头作用,为大多数人所向往,这就成为优势文化,今天所谓现代化即指此而言。但这不是说,除过这个优势文化而外,没有别的文化,别的即一无所成。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化的演进具有双重性,有其客观规律。这个双重性结构,其间的发展及相互关系以中国传统概念“阴阳”去象征、去叙述,… 相似文献
16.
超越西方治理与走向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治理理论兴起于西方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历史背景,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西方色彩,渗透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而且也面临着新的“治理困境”。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来看,治理与统治具有本质同一性,只是前者表面掩盖了统治职能而突出了管理职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概念,国家治理植根于中国国情与改革实践,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对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的主动回应,还是对政府、社会、市场关系的深刻反思与重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最新发展。对比中、西方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具有优越性,更具改革价值。要超越西方治理,必须牢牢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面对不断变动和发展的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必然要有所改变;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行政实践,调整行政关系的行政法,也要对自身进行调整。迅速而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既是行政法实践的价值所在,也是行政法学理论的价值所在。当下之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8.
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从本质上看,都是君主专制的集权社会,但就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言,却有集权时期与分权时期的区别。集权与分权之争由来已久,实是老生常谈。但近年来史学界有一种倾向,注意了批判封建的中央集权,似乎认为分权就能救集权之弊。我们以为,忽视了政权性质的本质问题,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都会失去历史研究的借鉴意义。看来,全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理论和实践,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20.
清朝末年的变革与中国现代化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朝末年的变革与中国现代化之思考田晓红自19世纪后期以来,近代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次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化变革运动。本文试图就清末新政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它在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它对中国现代化改革可能提供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