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风险社会与发展伦理的辩证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复杂的,是线性逻辑与非线性逻辑、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具体历史辩证统一;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同时,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可以认识的、有规律的客观历史过程。面对复杂现代性的诸多问题,需要强化辩证思维、规律意识,以把握现代性的具体规律为基础,构建合理的发展伦理策略,推进现代性的不断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科学因为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具有了信仰的属性,然而,在人类社会出现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时,对科学的信仰却是有害的。科学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会要求建立起与这个历史阶段相一致的科学。科学研究是思维方式的外显形态,在科学研究活动背后,必然包含着特定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所拥有的是分析性思维,在社会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它表现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巨大功能。然而,当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社会背景具有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时,分析性思维不仅不能把我们引向对真理的认识,反而会对我们的行动形成误导。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所处的社会所具有的正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科学研究对象也同样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从而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即用相似性思维代替分析性思维。只有当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相似性思维的基础上时,才能形成科学结论,并转化成正确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们在社会规律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对规律的确定性僭妄 ;对纯粹“客观”规律的诉求 ;唯理主义倾向 ;过分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差别。人们对规律的把握只能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任何超历史的规律从根本上讲都是不存在的。客观性即主体间性 ,人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特征 ,只能确认自身的状态。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之间有内在统一性。考察历史发展规律必须联系具体的历史发展时期 ,否则极易陷入抽象的思辨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4.
或然逻辑学是研究具有不确定性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所谓不确定性,是指思维形式不清晰、不明确、不肯定的属性。思维形式中存在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思维形式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而确定性则是相对的;从研究次序上来说,逻辑学家又是在首先研...  相似文献   

5.
对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一点思考孙志逵一、普通逻辑学有三条保证思维确定性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从传统逻辑对三条基本规律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此三条规律对思维确定性来说缺一不可,换句话说三条规律分别是思维确定性的必要条件。这种认识能否成立呢?所...  相似文献   

6.
论不确定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祖豪  陈广国 《齐鲁学刊》2004,4(1):125-128
长期以来,确定性思维一直占居西方哲学的主流地位。随着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和人们对现代社会的反省和反叛,特别是后现代哲学对确定性思维的解构,人们逐渐认识到,世界并非是完全确定的,不确定性是世界的另一本真面目。在现代社会,应当克服确定性思维过分强调科学的工具理性和强调知识万能等方面的片面性,肯定不确定性思维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实践为逻辑起点,遵循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认识历史的科学的方法论。历史虚无主义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简单性思维方式修订、剪裁甚至重塑历史,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违背了科学的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周丹 《晋阳学刊》2011,(5):72-75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它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学界出现了诸多相对主义理解和可能性解读。针对于此,本文首先立足对“现实的历史”的重新阐释,揭示其本质的确定性,这构成规律的必要前提;进而通过对《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运行规律:G-W-G’和W-G-W’的解读,最终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确定性思想。  相似文献   

9.
表达方式论     
表达方式是人们为表述一定语义而选用的一定语言形式的表达方法。它体现为一定表义功能的语言结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具有一定表义功能的句子结构;段篇的表达方式,是具有一定表义功能的段篇结构。 表达方式作为科学概念,它从经验的概念而来。 科学的发展,是科学认识的不断发展,亦即科学思维的不断发展。科学思维最基本的质的规定性之一,就是确定性。确定性反映了科学知识的特有属性。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所谓知识,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所以科学提供知识,就在于不断减少和消除自然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而科学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以确定性排除不确定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社科信息     
《大庆社会科学》2023,(2):159-160
<正>坚持底线思维胡长栓在2022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底线思维是新时代新征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不断提高的科学思维能力。底线思维是一种富有哲学智慧的思维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体现了底线思维。底线思维还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运用。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有效应对我国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必然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并不是保守被动,被风险吓住不敢作为,而是要心中有数、处变不惊,做到“有守”和“有为”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党执政所要把握的"三大规律",对这些规律进行的历史性探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根据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过程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在探索三大规律的层面上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在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探索中,来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探索三大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2.
李爱华 《东岳论丛》2012,33(5):96-101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分析.首先,在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也深入考察了某些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辨证关系;其次,论述了人类历史发展是世代相继的演化过程,揭示了其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后,阐明了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大趋势,同时也揭示了其发展道路不是平直顺畅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辩证地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思想,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进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社会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研究过程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运用科学逻辑的力量发现真理,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阐述研究成果时必须贯彻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提高概括能力,要善于分析,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注意提法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4.
规律即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或必然趋势,有自然的规律、社会的与历史的规律、认识的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属于存在的规律,认识的规律属于思维的规律。思维的规律与存在的规律的差别是明显的。那么,属于同一系列,即同属于存在规律系列的自然规律与社会历史规律之间有没有差别?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以及许多研究社会历史规律的论著与论文虽然没有直接地否认二者之间的差别,但也没有作过认真的探讨与论证。相反,人们往往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名言为由,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信息化冲击着人类社会的稳性结构,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使人类逐渐认识到长期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论及哲学都是有限的。本文在研究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中,从信息时代思维方法论的嬗变,信息经济社会的系统分析,系统方法论的基本性质及结构关系所提供的研究信息社会针对性的理论,以及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信息化开展综合性研究的方法等进行了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信息快速更新传播、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导致的不确定性,对网络社会的深刻变化缺乏清楚认识、片面追求确定性而滋生的人为不确定性,以及两种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人为不确定性同信息与技术导致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冲突,滋生了社会风险,冲击了社会秩序,因此是更严重的不确定性。应当清楚认识植根于信息本质和信息技术运用的不确定性,克服单纯追求确定性的“固化了”的人为不确定性,在知识、权力和目标的重新建构中,寻求网络社会的动态的新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的"合力论"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机制的认识论概括,它是一个具有辩证张力的理论表述:第一,"合力论"直接描述的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因此是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模型.在其中,盲目性构成历史进程的主要特征,历史的必然性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第二,它同时是历史进程的"内在的一般规律",在其中蕴含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自由(即合目的性的实现).恩格斯表述的张力源自辩证思维,这种思维本身也提出对经典作家理论表述进行历史理解的要求.从这一要求出发,我们必须反思恩格斯借助"合力论"所回答的社会历史问题,其前提是否仍然存在,因此结论是否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创新与不确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创新是创造性的活动 ,无论是其活动的方式与过程 ,还是其活动的结果与效用 ,都是开拓性的、尝试性的。知识创新内在地包含着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知识创新的基本特性。深入理解知识创新的这种属性 ,有助于正确把握知识创新的活动规律。一不确定性在世界的不同领域都有其表现形式 ,不同学科也从各自的角度揭示了对象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学家奈特 (FrankKnight)首次在风险与不确定性之间作了重要区分 ,认为风险是概率已知的不确定状态 ,不确定性却是并不知道未来事件概率的状态 ① 。而Khalil则把认识分为确定性与不确…  相似文献   

19.
论派生性社会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社会”,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人类的各个社会,一方面在进行着“自我运动”,另一方面又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由此,人类各社会的发展,也就会有两种不同的基本形式,即:(1)依靠自身的力量所实现的原生性的发展,和(2)在外部社会的作用下所实现的派生性的发展.原生性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典型形式,也是派生性的发展由以发生的历史前提,因而,这种发展,最能显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律.因此,要真正认识这一层次的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运用抽象法,“从纯理论的观点,即假定以永远正常的生活条件为前提”,①来考察那些典型的、原生性的历史过程,而对那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对由外力引发的派生性的发展,暂时忽略不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概括,实际就是他运用这种抽象法,“从纯理论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结果.所以,在这一概括中,马克思只是讲到了社会的自我运动,而完全没有提到外来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马克思在这里所阐明的,实际就只是能够最充分地包含和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生性历史运动的规律,而决不是纯粹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原生性历史运动的规律,由于也是一种特定的历史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那么,社会历史观中有没有社会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如果有,这种关系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承认社会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否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相悖?这些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坚持唯物史观,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如何规定社会主客体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