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黄庭坚诗歌的用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锋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23(3):9-13
黄庭坚既守儒家的道德准则,保持倔强兀傲的个性精神,又具备老庄哲学的旷达、逍遥,还接受了佛教禅宗的深刻影响。在诗歌用典的艺术层面上,他得益于杜甫诗歌的锤炼、韩愈诗歌的奇崛创意,尤其从佛家的诗多机锋中涉取养料,形成丰富的用典技巧。但是,究其本质而言,黄诗的用典代表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用典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岳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1):138-140
分析了典故的涵义和类别,概述了历代文人用典的特点,提出了中国古典诗词用典的最杰出作家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观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用典,大多能做到寓典于情、寓典于景、寓典于理、寓典于境、寓典于美,具有一种美丽而自然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余小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210-212
每一个文本都是由对其他文本的援引而构成的镶嵌图案,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本文介绍了互文性理论基本观点,阐述了中国诗歌用典与互文性理论的联系,论述了诗歌用典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结合诗歌实例分析了中国诗歌用典的互文性现象,并对诗歌用典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潘文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用典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写作技巧之一,由于它是作者为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刻意采取的写作手段,因此,它必然会产生相应的修辞效果。本文将以唐诗名家名作为例,以汉语修辞学为理论基础,从比喻、借代、比拟、象征和暗示、双关、映衬几个方面来探析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文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3)
本文从艾略特早期哲学思想中考察其追求诗歌的“隐晦”目标,并通过中西诗学观点的比较指出艾略特的“哲学诗歌”误区,这一误区导致他在早期诗歌特别是在《荒原》中使用“生典”和“硬典”的修辞败笔。 相似文献
6.
7.
姚思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0-151
翻译作为传递文化的最大途径,涉及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两种文化的沟通。良好的译者必须通晓语境的重要性。在古典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握原文的独特背景,理解段落中的语句的含义及特定语句的独特背景,并把它作为基础来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原作者的宗旨和理念。 相似文献
8.
刘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37-39
诗歌用典艺术在唐代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和完善,继承了基本的用典方法又在技巧和境界上有很大提升,真正达到了如盐融水、辞约意丰的高妙境界。 相似文献
9.
李金发是公认的中国象征派诗歌的鼻祖。大多数论者认为 ,李金发的诗“远离了民族的传统而走上了完全欧化的一路” ,却对李诗中俯拾即是的古典意象、古典格调视而不见。其实 ,李金发主观上并不忽视“中国古代诗人之作品” ,而是力主将中西方文化“试为沟通”。他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李金发的诗之所以晦涩难懂 ,原因有两个 :一是“食洋不化” ,二是他的“中文”底子并不厚实。 相似文献
10.
11.
从飞来峰的用典文化出发,探讨了园林叠山中作为解释学依据而出现飞来峰意向的由来。对明清园林叠山中的飞来峰用典进行分析和考察,指出这些用典的意义不仅在于营造园林假山本身,也是造园者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在研究古典园林叠山时需要重视飞来峰用典,其背后复杂的文化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钱洲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2):22-26
对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接受都存在着增值现象,而以中国古典诗歌最为明显,最为普遍。文章运用接受理论,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作者和读者三个角度来揭示中国诗歌的增值现象,并探究其增值现象之所以明显,普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方根旺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46-49
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是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体悟中得出的审美情感归结。含蓄一语,古代诗论者在诗歌鉴赏中从不同视阈多有论及,梁启超等人在现代语境下对古典诗歌含蓄美作出重新阐发,认为含蓄是古典诗歌传达情感的表现手法。本文从诗心美学角度认为,含蓄美是诗人对诗歌的领略、体悟,以达到对生存本体的一种生命体悟。 相似文献
14.
曹胜高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61-65
词境、心境、语境和画境都是古典诗歌“境”的构成要素 ,其相互作用形成客观存在的审美境界 ,并与作者的主观情感相融合 ,成为古典诗歌的意境。上述要素之间的灵活组合和彼此影响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李贺在创作中把视觉、味觉和听觉等感官打通,达到了互通的效果。"通感"的手法揭示了李贺诗歌艺术形象组成 的独特表现。李贺诗中用典多而频,读者自然很难捕捉其真正的涵义。这就需要我们为这些典故找到可靠的根据,合理 诠释李贺的诗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可供阅读鉴赏的角度很多,如能在意境、形象、思想、风格、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摸索出规律,那 么阅读鉴赏能力便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宋红梅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6):18-21
在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太阳意象不仅出现的次数多,而且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的太阳崇拜,后来逐渐衍生出皇权、家庭温暖、时间短促、离情别恨等多种含义.太阳意象的形成、演变深深寄寓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成为古代文人喜用善用的文学意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周国权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5):106-112,124
意与象在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欣赏中,存在着运动距离和心理距离。正是意与象的距离在创作中不同程度的实现,才使不同的古典诗歌呈现出不等级性和同一首古典诗歌呈现出多层次性。也正是意与象的距离在创作中的良好配置和同时实现,才使古典诗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古典诗歌意境的创造,恰是意与象各种距离和谐自然、恰到好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田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80-8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是读者对作品进行的审美体验。鉴赏者要充分发挥审美体验的能动性,对作家“一度体验过的感情”进行二度体验、二度创造,才能用心灵去感受诗歌深层的“不在文字”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杨福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14-17
在中华民族漫远悠久的瑰诗丽词长河中,绵延不断滚滚流淌着的爱国主义,蔚为壮观。纵览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诗史,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诗派,无论兴盛衰落,抑或激昂婉约,都毫不动摇地或隐或现恪守着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正是它象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中,使我们整个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得以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