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暮色中的工厂:都市化进程中的审美景观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林 《人文杂志》2007,7(2):89-9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正在被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取代。在都市化进程中,作为传统城市化进程主要实践方式的现代工业受到巨大的冲击,被当代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都市经济要素所替代。在都市化进程中,现代工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现实命运:一是边缘化,现代工业作为人类生活支柱的朝阳时代正在成为历史;二是景观化,是指工业生产空间同自己固有的“生产内容”与有限的“实用目的”剥离,在都市化进程中通过文化创意等审美生产程序使自身再生产为新的都市景观。正是在大都市的财富、人口与剩余时间的基础上,占据着庞大都市空间的废弃厂房才能现实地完成新生的历程,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商业流通、文化创意与艺术生产的重要空间。如果说,前者可以用“暮色中的工厂在远处闪着光”作隐喻,那么后者则是“暮色中的工厂成了都市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智媒城市区别于传统都市主义的空间传播机制,其地方感呈现出虚实场景交织的感知动态化、个体情感体验的微空间化、社会互动参与的权力可塑性及身体与空间的分离错位感等新特征,本质上反映了人与城市空间的认同感——可沟通程度。从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与传播学“空间转向”的跨学科视角出发,将智媒城市空间的媒介沟通功能作为其地方感形成的起点,运用自然空间修复器的场景化实践、人文空间承载物的意象性表征,以及社会空间日常化的公共性再现等实践路径,来建构和形塑人们对于自然空间的环境认同、人文空间的文化认同以及社会空间的身份认同。而人在地方感回归的过程中,也要努力发挥其主体性反制作用,以人本主义实现与自然空间的“超链接”,与人文空间的“再部落化”及在社会空间中的“具身公共性”,建立起与城市空间的深度情感连接。  相似文献   

3.
城市意象与当代文化身份冲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意象是近年来城市研究的热点,当代中国的都市建设和都市文化研究中构建的城市意象往往是基于理想化的城市发展目标而形成的关于城市的完美想象.这种现代乌托邦意象与都市社会的文化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城市文化研究应当突破乌托邦式的想象性构建,立足于当下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关系现实,正视城市中日愈复杂的城市空间与文化群落.在对各种文化群落,特别是亚文化群落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为不同文化群落间的沟通创造机会,构建既相互差异又彼此平等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学中的城市”既是一种城市经验的记录,同时也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文本来重构与想象。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关于中国西南内陆城市成都的文学想象。在小说文本构建的晚清内陆都市空间“成都”,不仅生产出了新的城市地理、社会关系、空间权力与身份认同,而且“成都”作为地域空间、内陆城市文本等也与晚清中国的历史境遇、空间政治、民族国家想象等构成了复杂的对话关系,丰富了晚清中国的城市书写与城市想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创办的城市文化专刊<广州地理>为研究对象,从"历史遗存与现代空间的记忆钩连"、"都市民俗的回归与时尚写作的叙事合谋"、"媒介编码下的城市形象与文化图景"三方面逐层解读历史民俗和文化因子在现代传媒中的活动轨迹,透视这种新兴的媒介叙事策略对城市的空间塑造与形象重建方面产生的文化影响,并从新闻学的视角为城市文化研究尝试一种理论拓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西方城市化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工作场所和居住区域的空间分离,并由此带来社会阶级成员的分化以及新工人阶级的形成。卡茨尼尔森主张一种城市空间想象以及向民族国家、政治文化保持开放的理论姿态,以有助于解释工人阶级主体偶然和易变的形成过程,以及工人阶级为何一直未能履行社会革命代理人的历史任务等马克思主义理论难题。以卡茨尼尔森为代表的都市马克思主义提醒工人阶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城市做出新的解读,重新理解城市在封建主义灭亡和资本主义形成中的作用和机理;重新图绘城市空间构型变迁对工人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的结构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学主题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以城市为代表的文化形态是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的重要表现内容。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将她们的生命体验融入对都市的理解,为上海文学注入了新的力量。她们以多重视角拓展城市地理空间,以现实关怀聚焦城市发展变迁,以日常精神构建城市审美体验。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通过对浦东新区、上海周边县镇、工人新村、老旧社区等的书写建构出真实且立体的城市空间,突破了“怀旧上海”和“欲望都市”的城市书写模式,立足社会现实,考察个体生存境遇,展望城市的未来和出路。她们关注日常生活场景再现细微真实的城市生活经验,使新世纪上海景观的独特风貌得以呈现,丰富了文学中的上海形象。  相似文献   

8.
宋代邵雍的城市诗歌书写,开辟了城市诗歌的一个新方向,不再是将城市视为与田园相对立的、与理想相排斥的空间,而是从积极、肯定和赞赏的眼光去书写城市.邵雍的城市诗歌赞美城市生活,建构起新的城市意象和安乐、隐逸的都市家园与精神世界.而对于中国文学史而言,邵雍城市诗歌书写的意义更在于他探索了新的城市文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诗意空间灵动中的审美蕴藉——再说诗歌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诗歌意象的研究源远流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多是注重在“作者——作品”的封闭模式中完成对诗歌的鉴赏和对作者的研究。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诗歌在“意”与“象”中实现诗境的同构;意象的多重审美蕴藉开拓着读者的想象空间;意象的图式化框架又生成待读者具化的召唤结构。三者的共同作用,使诗歌文本成为敞开的自在体,为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应答与阐释创造了条件。从这个角度分析,将会为诗歌意象的研究和鉴赏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蛇是中西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本文在神话、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墓碣文》里蛇隐喻的由来,并探讨了蛇意象从神话和民间文学进入现代文学的有趣转折,试图为解读鲁迅文本提供一种新的语言学视角,并积极尝试为文学语篇研究拓展出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聚焦“城镇”空间及在此空间中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电影作品的大量涌现,当代城镇电影逐渐走向自觉生产,构建起“都市城镇农村”三维电影空间,当代电影的新理论视域也转向了对全球化时代在地/本土性经验的表达。其中,以重庆城镇空间为主题的电影作为重庆媒介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城镇影像空间的文化意象和审美形态:城镇影像中的废墟式的三峡库区空间、流动式的社会空间、地域色彩的人文空间、命题式的话语机制空间,不仅揭示了城镇电影独特的精神内涵,也呈现了时代下的城镇个体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2.
刘海 《兰州学刊》2014,(6):88-93
城市景观,作为一种对视的视觉对象物,本身就是一个关乎城市形象的现代性工程。而城市空间的文化展现,对于城市的感受者来说,首先源自一种视觉感知的空间旅行。近年来,城市空间的文化呈现向"可观展性"逐步迈进,又是一种典型的都市文化表征。正是从这些直观而炫目的景观之中,人们读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性及其对于外来者的态度。一方面,它是基于技术性展现的都市化进程的浮标,另一方面也喻指了一种崭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及理念。因此,"可观展性"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陕南城市空间的文化改造与规划设计及城市文化品牌的营造,可以尝试实施一种"可参观性"的文化经济。  相似文献   

13.
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勃 《社会科学》2006,1(9):74-81
确立和调整城市治理的空间策略是现代国家的重要任务。改革前中国的单位体制,使国家能够依靠单位实现“单元分隔”式的治理模式。改革以来,这种整齐划一的空间战略无法适应新的城市社会变迁。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国家空间战略,即“政党国家”,“行政国家”和“社会化国家”模式。当前城市社区改革的困难和复杂性体现了以上三种空间战略的对立和冲突。  相似文献   

14.
美国汉学家麦克诺顿以《诗经》为观瞩对象,拈出“混合意象”一词发现汉诗意象的特点。其将描述某一场景或主题的连续性序列命名为“混合意象”;具有实现时间转换、构建情感复合体与知性复合体、化抽象为具体等功能;辨识常规意象与非常规性意象,“恒定次序”与“随机次序”,汲用相似词、叠句与音乐等策略。“混合意象”论受意象派与新批评浸染,虽有些知识性纰漏,但揭橥了汉诗意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空间理论大师,列斐伏尔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沿着空间政治学批判路径,提出“空间是社会产物”命题,探讨了在当代都市社会中城市权利如何实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为我们理解城市在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和政治学分析中的价值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当代重构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空间再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行走是体验城市的最基本方式,经典的城市行走文学形象是19世纪巴黎“都市漫游者”(flaneur)。20世纪早期的巴黎作为引领世界文艺创新的中心,吸引了众多美国作家和艺术家纷纷汇聚塞纳河畔,漫步巴黎街道。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通过回忆录、小说、新闻报道等不同叙事形式诉说巴黎的城市空间体验。20世纪早期美国文学中的巴黎都市漫游既承袭了19世纪的传统印记,也呈现出不同历史时代的鲜明特征,概括为以下六点:城市漫游者兼世界主义漫游者的双重身份、法国与美国之间的阈限人、与都市人群的主动融入、日常都市景观的具身体验、对流动性加速的反思、战争创伤后的救赎。  相似文献   

17.
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江南都市文化,主要可从两方面界定:首先,从历史传统上讲,它是以古代江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空间为地理—人文背景而创造出的一种高度发达、独具个性的都市文化模式,与古代中国其他区域的城市文化在内在结构、表现形态、精神生产与消费方式等方面判然有别。其次,在当代都市化进程影响下,以上海为首位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初步形成“世界第六大都市群”的同时,也使本地区固有的文化传统逐渐演化、发育出其当代形态。当代江南都市文化,既赓续着自身特有的文化传统,也深刻地融入到当代世界之中,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单元,为江南都市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从“西山”和“东海”两个空间意象入手,本文对“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内涵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它是当时南北历史文化和政治对抗的一种隐喻性神话叙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旅游意象的旅游城市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城市标志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元素和城市旅游意象要素,具有更强的空间、形象、文化、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对旅游者城市旅游意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城市意象理论出发,延伸出城市旅游意象基本内涵.从城市旅游意象角度对旅游城市标志物的意象功能、形成和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批评不再视空间为单一、抽象的背景,开始重视文本中的空间叙事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身份认同及权力关系.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都市文化与现代性特点的文类,侦探小说从公认的开山鼻祖爱伦·坡那里,其空间属性便居于突出的地位.在细读“杜宾系列”、《人群中的人》《金甲虫》等文本的基础上,从亨利·列斐伏尔的“三重空间”理论出发,将其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置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的体系下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爱伦·坡的侦探小说由都市景观、大众媒体和异位想象共同构成,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则构成小说的内在推进力;而在“三重空间”中的死亡、凶杀和逃离则深刻揭示工业社会下的身份焦虑,是美国19世纪上半叶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城市化导致社会矛盾加速过程的象征性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