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同时还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突出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然任重道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在对江苏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乡镇企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其产值在江苏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 ,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江苏乡镇企业发展之初形成的偏重工业的产业结构越来越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年来 ,江苏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一直在向好的方向调整 ,但由于缺少产业结构调整理论支持 ,发展得非常缓慢 ,也走了不少的弯路。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江苏乡镇企业产业结构问题的基础上 ,运用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对江苏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提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调整思路 ,即优化调整第二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积极带动第一产业 ,并推进农业产业化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3.
对外贸易与江苏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其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对外贸易与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加快对外贸易与江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腹地经济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和工业化后期的战略意图相结合,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相结合。本文利用1991-2010年数据,对比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化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特征,通过构建模型,对消费、投资、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等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为认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和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尚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或城镇的产业结构各不相同,与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对应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和城市信息化。而中国以往的城镇化道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致使中国的工业化超前而城镇化滞后。为了纠正这种偏差,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即将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剖析长三角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软化法、区位商法等相关经济理论,对其产业结构高度化及专业化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分析产业结构趋同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8.
产业结构转型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长三角经济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长三角产业结构转型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既定目标。研究目的是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研究过程是首先进行研究问题的界定、然后分析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制约因素和转型升级的依据,最后得出了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法路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茂名一、二、三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第二产业即工业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但茂名具有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好机遇和突出优势,只要抓好机遇,扬长避短,做大做强以石油化工与电力为龙头的重化工业和地方工业,定能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茂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计算了广东的产业结构转型系数,发现广东的产业结构演变趋于停滞,存在被长期锁定于二三一结构之虞。为了考察产业结构趋于停滞的原因,本文对出口依存度与三、二产业产值对比系数做了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出口依存度对三、二产业产值对比系数具有长期的负向影响,而且是三、二产业产值对比系数的格兰杰原因。换言之,广东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却不利于广东实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升级。针对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导致的结构扭曲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性与新型工业化中的再工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50年来,中国工业结构变动依次经历了重化工业化、合理调整和高加工度化等阶段。在当前工业结构水平下的中国工业化水平大约只处于中期阶段,产业的走向可以概括为再工业化进程。在目前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遇到世界信息化挑战的背景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既要发展信息产业以推动产业融合,又要促进农业的工业化,加速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同时还要通过再工业化,改造传统工业,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增强工业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系统全面的数据分析,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江苏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和实现升级优化的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的投入产出比率及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转换,原有的产业偏离度逐渐降低。但产业结构持续的外延扩展带来了日益明显的新的扭曲问题,在金融危机以后形成集中爆发。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密集的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主要产业部门间的发展出现严重失衡;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传统的高消耗产业调整缓慢,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效益的提升。对结构矛盾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升级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理,基于2005—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莫兰指数检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测度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消费升级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且区域间的空间外溢效应明显,但地区间的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对此,文章提出通过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形成中高收入人群引领消费,促进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因地制宜地提高地区消费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从而增强消费升级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为了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自2010年开始在中西部省区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西部示范区,中部示范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作用更大,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作用更小;相较于无禀赋优势示范区,有禀赋优势示范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抑制作用更小,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更大。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带动作用,当地政府应加大力度培育示范区创新能力,大力发挥人力资源的关键作用,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给予更多的资源和禀赋支持,带动示范区产业结构更加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经济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要求各国逐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为主的社会转变,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为主转变。新型工业化汲取传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试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道路,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道路。因而产业结构也需要政府从长期战略的高度加以引导和调整。在新型工业化中既要发挥市场力量的自发性,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淘汰落后产能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应对能源和环境约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需要。落后产能可以从生产能力造成的后果与技术水平两个角度进行考察。我国落后产能的形成具有特殊性,包括:要素价格扭曲、二元经济结构、财政分权和地方竞争、退出机制缺位等。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主要包括产业准入管理、行政性强制淘汰、经济性限制措施、激励性措施和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考核与问责。总体上看,我国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实现了预定目标,但是也存在过于强调行政手段和规模标准等问题,在具体的操作层面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陈心颖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8-152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具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擎肘的关系,根据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同度和三次产业与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的分析,认为政策性壁垒、资本——劳动力替代过度和劳动力素质偏低是造成福建省当前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主因.因此,破除政策性壁垒、理顺资本与劳动的价格,发展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小的产业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是防止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落入有增长无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化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表现在 :信息化过程本身蕴含着高科技产业快速成长的机制 ;能够迅速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刺激产业需求 ;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以知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附加值产业群的形成 ;信息化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要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就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但是,关于这一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依据有关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指出我国应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及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指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必要性、传导机制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