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全球史"转向,既是全球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学科发展的内在理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理论方法,从长时段、大范围考察多文明互动的历史格局,通过超越狭隘的"中国中心观"考察多文明互动过程,以及互动双方或多方"中心-边缘"观念的变化,有意识的摒弃"中心"意识和"我者"意识,以一种"鸟瞰者"的姿态观察"我者"和"他者"在多文明互动中的历史,重视"他者"在"我者"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宏大叙事与微观考察的结合,依托中外文化交流史差异化的微观历史个体,来折射宏大历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全球史"转向对以往许多问题可以作出重新阐释,从而进一步拓展对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图像传承是中国史前神话的主要传承方武之一.早期,图像通过其所保存的知识系统对原始神话进行传承;后来,<山海经>、<天问>等保存中国史前神话最多的文献典籍也多以史前神话图像为基础.原始神话图像作为人类早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精神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原始神话图像不仅与民众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而且统治阶层为扩大统治范围,施行"以神道设教",将之作为成教化、育人伦的政治统治工具,史前神话亦在此过程中持续流传.  相似文献   

3.
从整体上看,金观涛、刘青峰两位教授所著的<观念史研究>一书体现的作为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观念史方法论与剑桥学派的英美观念史研究方法和海德堡学派的德国概念史研究方法均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更类似于后者.这种方法论倾向预示着汉语概念史的可能性路径.而只有真正理解国外概念史研究方法并具备自身方法论的自觉,才能铸就汉语概念史的范式.所以,汉语概念史研究才刚刚开始,是一项未竞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史学与诗歌注释学兴盛的年代,史学对诗歌注释的重要影响表现为"以史证诗"方法的确立。宋人注宋诗是"以史证诗"方法运用的典型,这首先表现为采用了编年笺注体例,并附以诗人的年谱。其次,在释诗时,从题中人物与事件出发,引用大量翔实准确的史料,展现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揭示触发诗歌创作的事因,并对使用"赋"体、"比兴"体、典故等不同表现方法的诗句,都能考其本事,准确地解释其含意。  相似文献   

5.
关于会通民国史深化苏区史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维埃运动史是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华民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苏区史与民国史的研究,长期以来呈现不同的消长之势,不相往来的状况尚无明显改变。当代历史研究和著述的一切真正的进步,取决于作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者自身观念、思路和方法上的创新,苏区史研究同样如此。对治苏区史者而言,会通民国史,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互为照应、协调综合、整体把握、融会贯通的视野和思维,是一个亟待重视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实现创新从而进一步深化苏区史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哲学史就是关于"形而上者"的思想史;而其它思想史则是关于"形而下者"的思想史;但思想史还应有一个更本源的视域,那就是关于那种先行于形而上者、形而下者的观念层级的视域,也就是那种未被理论化、甚至未被意识到的、类似于所谓"集体无意识"的领域.这种视野更为宽阔的思想史,可称之为"观念史".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的历史"乃是基于"主一客"观念架构的,而这种观念架构及其双方则均渊源于当下的生活感悟,"思想史"由此而可能.  相似文献   

7.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 ,研究者们对于图像文献的价值一直不够重视。本文通过一组宗教祭祀神挂轴、若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早期互相想象的图画、古代中国刻印的世界地图 ,以及早期译西书中的一组插图、道教典籍中一些地理图转化的神符图等个案的分析 ,指出图像资料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辅助”文字文献 ,也不仅仅局限于被用作“图说历史”的插图 ,当然更不仅仅是艺术史的课题 ,而是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 ,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因此 ,图像资料本身也是思想史应当注意与研究的文献 ,只是目前尚需要有一些不同于文字文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初史"的新观念,是21世纪初越来越引起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观念。20世纪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摆脱神学思维、玄学思维并创导科学思维的典范。然而,"二重证据法"仍有待与时俱进。20世纪我国考古学诞生百年至今,在对"原初史"的阐述和解读中,一直存在着两大话语体系:古文献学传统话语和现代考古学诠释话语。前者以"历代神话传说文献"考证史前、原初史,后者则以"考古学文化"探寻史前、原初史。对于这两者,我们不能采取神学或玄学思维的方法,而力争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该文阐述了一个历史文献学、神话学、心理学、考古学的新概念:"历史的存在"。作为例证,概述了原初观念"图腾"的由来、19-20世纪国外民族学对于"图腾"的各种研讨、20世纪我国对于"图腾"概念的引进以及学术界关于"图腾"观念的论争;又具体论证了"十二生肖"这个两千年来流行于亚洲、东欧、北非直到美洲许多民族的习俗。同时指出世界范围内的"十二生肖体系"与天文"十二宫体系"的比较研究,是值得深入专研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五四"时期的"新、旧剧"观念论争中,新剧倡导者对于"戏剧文学"的强调和倚重,是一个从书写符号拯救主体的过程:既是自身从文化场域的边缘向中心移动的实践策略,还是对抗西方的东方主义视觉结构的实践形式.但这种跨文化戏剧实践却悖谬地复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意欲对抗的权力运作逻辑.从这个角度重审"五四"时期的"戏剧文学",可以为我们反思西方文类进化观念的神话,以及既往戏剧史叙事结构的政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的创建和研究,必须解决如何“述史”的基本问题.文学史哲学对文学史研究进行审视,归纳出以“自律论”、“他律论”为代表的两种最基本的述史模式和一些突破“自律”“他律”思维定势而提出的述史模式,这些述史模式在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述史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操作空间和一定的局限性.“综合性的话语分析”,是一种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的可能性述史模式,它具有较明显的理论生成和实践运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雅克·勒高夫的想象史研究为例 ,对当今法国年鉴 -新史学派所开创的想象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 ,并对它出现的原因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评价。笔者认为 ,想象史出现的原因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想象史是法国年鉴 -新史学派的史学家继续致力于开拓新领域和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也有力地促进了史学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其次 ,想象史是法国新史学家更新史料观念和开发史料领域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也进一步更新了史学家的史料观念和扩大了历史资料的范围。再次 ,想象史是法国新史学家不断更新史学观念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又进一步导致了史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程刚 《北方论丛》2012,(1):15-19
与宋诗以人文意象为主的特点不同,杨万里的诗歌以自然意象为主,此一特征与杨万里的哲学思想具有一致性。杨万里是"气本论"的思想家,不同于程颐、朱熹的"理先气后",他主张"道措于物",其易学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史证易"。杨万里的思想具有重视特殊、具体、现实的一面。杨万里的诗歌自然意象远大于人文意象,特称意象远远多于泛称意象,与杨万里的思想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3.
汉语史研究的对象是汉语口语发展史。"口语"相当于"谈话体"。汉语口语史是一以贯之的,先秦的文言和唐宋以后的白话,其基础都是当时的口语。东汉到隋时期口语性材料比较贫乏,从上古的"文言"式口语到唐以后的"白话"式口语,中间好像发生了断崖式的突变。事实不可能如此。其间的渐变过程,正是发生在约六百年的中古汉语阶段,只是由于口语文献不足,这种渐变性目前还是若隐若现,看不真切。汉语史研究应该依据口语性语料。古代文献的情况很复杂,就口语性而言,可以大别为两类:1)比较贴近口语的。这在历史文献中大量存在,是研究口语史的基本依据。2)文白夹杂的。这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中的口语成分剥离出来。目前普遍存在对语料不加分析导致结论不符合实际的问题,是违背研究口语史的宗旨的,亟须纠正。  相似文献   

14.
卢汉超的《霓虹灯外》(Beyond the neon lights)是以"怀旧"为主题的上海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代表作。文章从该著的文本研究出发,探讨作者的日常生活史研究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颠覆和重构了人们关于上海城市史的摩登想象的。  相似文献   

15.
段渝 《天府新论》2017,(6):128-137
大禹史传,文献记载丰富而驳杂。从先秦古史所载来看,大禹史传大致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禹兴西羌、大禹治水、攻伐征战、禹传子家天下。两汉以降,有关大禹史传的故事大量衍生,或转述古史,或人神杂糅,或相互抵牾,不一而足。而学术界对大禹史传的研究,也主要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事实上,对大禹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对中国古史所传人物及事件的讨论,它还涉及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史实。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深刻揭示大禹史传在文明与蒙昧之间交织发展的演化过程,而且将揭示大禹开创中国文明史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格非 《学术研究》2006,(10):93-97
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马丁·麦乐西在北京大学就公共史和环境史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介绍了公共史在美国的兴起、发展及其与学院派历史的异同。在谈到环境史时,他主要介绍了两个内容。一是汽车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认为汽车不但塑造了美国的城市,还改变了美国的景观。二是美国环境正义运动,认为从民权运动借鉴的权利观念为环境主义运动吸引了新的支持力量,扩大了它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改变了美国环境史研究的发展方向。马丁的演讲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对中国环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学与古代文学并非等同的二者,而是具有相同相近的因子而又各自独立的学术载体.从学科史来看,在中国传统的学术领域,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分野,只是到了近代的学术科目,才有了相对"西学"的"国学",有了文、史、哲相结合相沟通到古代文学的区分.从研究史来看,国学虽然有词章之学,但其主体为考据之学、义理之学、经世之学,而古代文学虽离不开文学文献学和文学史学,但其重点在诗赋论、词曲论、小说论、文论,重在古代文学的美学、趣味和鉴赏.从学术史来看,国学是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甚至包括某些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学说和方法论的考镜源流、分源别派,而古代文学则仅就文学方面的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历史地呈现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和文学方法等方面历史血脉的延续与走向.在未来的学术构架中,国学与古代文学的联系同样广泛,并且在研究方面会有更多的互为依存与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政府管理史(简称"政府史")即政府如何运用技术手段行使其管理职能的历史(技术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政府史与政治史、政制史的区别即在于它关注的是行政管理技术的变迁及动因,是动态的、发展的历史。政府史的研究视角可以从"行政生态学""现代化转型""组织的通权达变"等方面入手,丰富的历史资料也可为政府史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天问》中"焉有虬龙,负熊以游"二句历来没有得到恰当的解释。从文学人类学派倡导的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入手,以考古新发现的文物和图像叙事作为切入点,将尽可能生动具体地重建上古神话想象的世界景观,通过系统性的资料梳理和相互对照,给古代文献中无解或误解的疑难问题带来重新诠释的契机:负熊以游的虬龙是升天的运载工具,而其所负之熊则为想象中天神的动物化身,虽不属于现实世界,却是源远流长的史前期大传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由于疾病和医疗,特别是其中的传染病与环境间显而易见的密切关系,故而在目前有关环境史的论述中,往往都会将此囊括在内.不过医疗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不能简单归于环境史之中,两者之间既自成一体又紧密关联.环境史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意识,一种时时处处将生态纳入考量的生态意识.故医疗史与环境史的关联,不单是研究对象的部分交集,还有理念和视角上的相通.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文化史的研究日渐兴盛,其与环境史的交集渐趋减弱.然而,环境因子并没有在疾病、医疗的文化范畴中消失,生态意识的适用性,也不曾因为研究的旨趣转向文化而减弱.故而,倡言在医疗史研究中引入和贯彻生态意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发现在关乎人类疾病、健康和医疗的文化内容的环境因子,更真切地体认到历史的复杂性,而且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种种的医疗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