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伯德修正案》是2000年美国通过的一部重要的对外贸易保护法案。该法案对反倾销/反补贴税的分配作了有利于本国企业的规定,对美国对外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范围广程度深,严重恶化了美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引发了激烈的贸易大战。该法案反映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受益范围日益集中、对国民经济损害加剧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伙伴日益敌对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美国《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编号H.R.2 378,以下简称H.R.2 378法案)的出台已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对。该法案针对中国汇率政策,将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人民币低估"行为视为《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的出口补贴。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和案例,人民币汇率并不构成出口补贴,美国拟采取贸易措施对中国输美产品进行征税,不但于法无据,而且违反非歧视原则,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倡导的公平贸易的精神背道而驰,可能引致国际贸易争端,构建新的贸易壁垒。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作为反倾销方面的专门法规 ,填补了我国反倾销方面的立法空白 ,且为遭受外国产品倾销损害的国内工业提供了寻求救济的办法。其规定与WTO要求基本一致 ,但立法体系不尽合理 ,立法内容较为原则。市场经济的发展与WTO的加入需要一部系统而完善的反倾销法。因此 ,该文提出WTO体制下如何完善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诉美国特定产品双反措施案(DS379)中,上诉机构裁定:美国拒绝评估在以非市场经济方法计算的反倾销税上叠加反补贴税是否存在重复征税,违反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协议)第19条第3款等条款的规定。但美国为执行WTO裁决而出台的H.R.4105法案与SCM协议不符,美国商务部据此实施的执行措施并没有实际的执行效果,中国虽然胜诉,却无法享受胜利成果。对此,中国应尽快申请执行之诉和授权报复,并在WTO挑战H.R.4105法案的合法性。同时,中国还应该适时对美国发起新的有较大影响的双反调查,通过施压的方式促使案件得以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外贸易中反倾销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出口商品近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越来越多地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制裁。与此同时,我国的国内市场也在遭受国外进口商品的倾销,给我国的相关产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出台,为我国企业抗击外国倾销产品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同长期以来反倾销明确针对中国不同,在以往的实践中,美国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不适用反补贴法.但近年来,美国改变立场,通过国内和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两条途径对华逐步适用反补贴,反补贴已成为中美贸易磨擦新热点.美国2012年通过的《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税法》(4105法案)引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响.文章着重分析了美国反补贴立法和对华反补贴实践的发展态势,揭示了美国对华“双反”的本质,并就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补贴与反补贴”问题与“公平贸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度与不合理补贴以及滥用反补贴措施影响了国际贸易公平性和健康发展,扭曲或损害了贸易各国的利益,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ASCM)的出台与完善,正是为了规范各国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在WTO的框架下,目前各国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国应完善符合WTO规则的补贴制度,启动反补贴措施,并准备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8.
随着倾销的危害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一些欧洲国家制订了双边和多边反倾销协议。接着,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国内立法来遏制倾销进口。1948年生效的关贸总协定(第6条“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把各国反倾销法纳入了国际统一化轨道,为各国制订反倾销法设立了基本的框架。随着关贸成员国在1967年、1979年、1994年通过《反倾销守则》、《反倾销协议》等对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具体解释的不断完善,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促使欧美及世界各国相继修订各自国内的反倾销法,以适应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体制…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 2 0 0 2年 1月 1日实施的《反倾销条例》在 1997年实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有关反倾销规定的基础上有了发展 ,但也存在严重不足 ,诸如反规避措施的规定过于抽象 ,公共利益条款欠缺 ,没有涉及代表第三国的反倾销行动 ,反倾销程序安排欠缺 ,行政复议和司法救济程序有待配套法律的实施 ,这都要求我国进一步完善反倾销立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制定《2000年持续反倾销和补贴抵消法》,美国国会对反倾销法做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修改———将反倾销税由向美国财政部交纳,变为直接交付给那些提起反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文章从WTO体制下的反倾销制度和反补贴制度的视角对该法如何违反了WTO义务进行分析,指出了该法的贸易保护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反倾销已成为各国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之一。然而反倾销措施在抵消或消除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内产业恢复与发展情况、涉案产品进口贸易情况和公共利益状况。结合既往的反倾销案例,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各个方面的具体影响,详细阐述反倾销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美国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违反WTO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抬头,突出表现在包括许多国家对"两反一保"措施的滥用和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歧视性条款。在他国的"两反一保"措施方面,中国应重视研究部分发展中国家"两反一保"措施的滥用问题和某些国家在"两反一保"措施上的新动向,及时将它们滥用"两反一保"措施的行为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同时,对他国经济刺激方案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内容,中国也应利用自身的"两反一保"措施和WTO相关规则加以有力制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和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变化,反补贴措施已经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一个新热点。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下贸易形势的变化,指出研究反补贴措施的必要性,分析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的演变、反补贴与反倾销措施的区别,并在分析中国补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原则。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是WTO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现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极力谋求贸易保护的武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深受反倾销的影响,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反倾销的头号目标国。而众多的反倾销案中又以美国发起最多,达100多件,并以年均16%的速度上升,占美国反倾销总量的55%。通过对这一情况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对美国反倾销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抑制还是鼓励--多边贸易体制与反倾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倾销是多边贸易体制所允许的进口救济措施之一,其宣称的目的应是抵消外国产品不公平竞争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但从反倾销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反倾销实质上是进口国政府为保护国内产业而创造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随着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壁垒的削减,反倾销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范围也不断扩大.而作为贸易自由化推动者的GATT/WTO并没有对反倾销的保护性予以有效地遏制,反而在法律上时反倾销的合理性给予了认可,为反倾销的泛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是WTO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法律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反倾销法制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完善,但在立法层次、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仍存在某些不足。借鉴WTO《反倾销协议》,从立法层次、指导思想、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公共利益条款、反规避措施、反倾销调查和司法审查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WTO成员的贸易救济实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和反补贴措施等三种WTO框架内贸易救济措施在各WTO成员国的实践情况作出了述评.  相似文献   

18.
欧盟与美国大举对我国镁碳砖行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调查,严重影响我国镁碳砖产品的对外出口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菱镁矿资源丰富,镁碳砖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出口影响到欧盟与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接连遭遇国际贸易摩擦。在明确反倾销、反补贴本质的基础上,探讨欧盟与美国对我国镁碳砖产业采取的贸易救济保护措施,并从5个方面提出维护我国镁碳砖产业经济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多边贸易规则所贯彻的原则、发挥的功能,是为了防止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WTO对反补贴、反倾销、贸易保护、进口许可证和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的实行程度都做了限制,但仍有部分国家在当前危机下钻贸易规则的空子。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的对比可发现,多边贸易规则体系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来应对当前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