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晶 《理论界》2003,(2):17-17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在革命前为启发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在法国兴起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十八世纪初的法国启蒙运动,是继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大影响,绝不止于法国。它的鲜明的政治口号和运动的规模以其斗争的彻底性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统治,法国一下子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响往的革命圣地。在这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中,法国的资产阶级建立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体系,而这个完整的政治理论体系对于一七八九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为推翻路易十六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的政治大革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就资产阶级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而言,说十八世纪初的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更深刻于十五、十六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它以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始,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发展成为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它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和刚刚崭露头角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而把中国革命运动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启蒙,就是启迪理智、廓清蒙昧的意思。启蒙运动是反封建的产物。封建社会造成人们蒙昧无知,为了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需要一个思想上的启蒙运动,为它的经济政治革命开辟道路。在世界历史上,启蒙运动可以上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当时是欧洲从中  相似文献   

5.
前言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五四”运动,距今已经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时间流程的两端,分别联结着两次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五四”运动思想先导的“五四”新文学以至新文化运动,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新时期以来以新的姿态出现的文学大潮以至文化大潮,这是中国当代史中的一次新的思想启蒙运动。前一次思想启蒙运动,酝酿、发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面临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急迫任务。后  相似文献   

6.
爱尔维修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出发,在社会政治观上曾历史地提出自爱是人的不可分离的本性;利益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以及人是环境的产物等著名观点,在历史上对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起过重大的作用。挖掘这一人类认识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批判地吸收其合理成份,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精神生活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7.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主要理论奠基人之一──孟德斯鸠(1689—1755),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学说,直接推动了启蒙运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乃至整个欧洲及美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胜利,而且他的理论的主要内容至今仍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立国之本,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不少方面吸取了他的一些观点。他的理论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不仅因它符合历史潮流,还因为其中有许多合理、闪光的思想。他的学说内容非常丰富,在唯心主义体系和形而上学结论下,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本文以孟德斯鸠法学思想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资产阶级哲学启蒙的历史含义和历史特点 所谓启蒙,顾名思义,是启发愚蒙之意。凡开化愚顽,教授赤子,都可称为启蒙,本身并无时代意义。如朱熹著《易学启蒙》,发挥邵雍《先天图》的思想,大概他以为易学可以由此入门。清人王筠作《字学蒙求》,就是取《周易》“童蒙求我”句,是教授孩童识字的。 我们一般称欧洲十七、十八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运动为启蒙运动;称他们的思想为启蒙思想;称他们的思想代表为启蒙思想家。所谓启蒙思想,实际上便具有了鲜明的时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多把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的历史观视为历史唯心主义,而对其学说中客观存在着的科学史观的萌芽因素则不予承认。人们多注重对这些思想家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博爱、“地理环境决定论”等观念的批判,而忽视了对他们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土地所有制关系去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的科学史观的萌芽形态的阐释,肯定其思想在科学史观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杰出的哲学家,所受正规教育的资历不深,却在学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卢梭的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在政治思想方面,学者的意见分歧,以至相互对立。例如,有人认为卢梭是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艾棱伯格针锋相  相似文献   

11.
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1988年秋冬与1989年春夏之交,一些人以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为名,写文章,做报告,出《新启蒙》丛书,煞有介事地大讲“救亡中断了‘五四’启蒙运动”,致使“五四”反封建的斗争任务至今未完成,因而需要再来进行一次反封建的“新启蒙”运动。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带有很大的蛊惑性和欺骗性,有必要予以辨析,以澄清是非。  相似文献   

12.
<正> 人的本性是什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怎样?这历来是一个争执不休的问题。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爱尔维修,曾提出“自私”与“公益”说,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的这一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今天,正确评价爱尔维修这一学说,对于我们增强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免疫力,树立和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现实意义。一十八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封建制度崩溃、新兴资产阶级奋起革命的社会大变动时期。爱尔维修提出“自私”与“公益”说,阐发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伦理观。爱尔维修的整个伦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他所说的那个由“自然界产生的个人”。他说:“人是什么?答:人是一种据说有理性、然而确实有感觉、软弱而且适于繁殖的动物。”  相似文献   

13.
(一) 十八世纪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奠基者孟德斯鸠是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在一九五五年隆重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孟德斯鸠於一六八九年一月十八日生於法国西南波尔多附近的勃莱特,父母都是贵族。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专攻法律。他由他的叔父继承到遗产、男爵的称号和议会中的地位,於一七一四年到波尔多议会当议员,不到三年就升任议长。在议会供职的十二年间,他研究哲学、政治、自然科学、文学及其他科目,从事著述,发表过一些论文。一七二一年他的第一部著作“波斯人的信札”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城匿名出版,内容讽刺法国政治和社会,笔调清新,获得很大的成功,一年内再版四次,并且出现了许多翻板本。他  相似文献   

14.
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重要文章,涵蕴广博,内容精辟,对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新时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好教材。任何一种思潮,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人道主义也不例外,它是在客观的现实的阶段发展着的。十四到十六世纪的人道主义,产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解体阶段。以文艺复兴为其代表。十七、十八世纪的人道主义,产生在资本主义成长、封建主义遭受严重打击阶段,以启蒙运动为其代表。  相似文献   

15.
1.普列汉诺夫在考察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哲学时,首先追溯了它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历史哲学的关系。普列汉诺夫认为,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在历史哲学方面总的说来继承了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意见支配世界”的原则。他们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研究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的,“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者没有  相似文献   

16.
自公元前一二八○年,埃及的拉麦恩二世(RamesesⅡ)和赫梯族国王哈杜希利三世(HattusisiⅢ)在结束叙利亚战争时签订了一项有关相互遣返逃到对方境内的罪犯的“和平条约”以来,“引渡(extradion)”一词,开始以其浓厚的政治色彩出现在早期的外交活动中。随着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兴起,刑法改革的冲击波猛烈地撞击到了早期的引渡活动,以切萨雷·贝卡利亚为代表的刑法改革先驱首先向旧的引渡活动发难,提出了对被引渡者的法律保障问题,呼吁人们不要把引渡作为政治迫害的工具。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宪法第120条宣称,对“为了自由事业”而从本国流亡到法国的外国人给予庇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启能 《东岳论丛》2004,25(2):6-11
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 ,一般可分为两种 ,即阶段说和反省说。两者不能截然分开。阶段说强调 :“后现代”是“现代”之后的一个新时代 (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等等 ) ,后现代主义是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而应运而生的理论。反省说强调 :后现代主义根本是为了批判当代西方的发达社会 ,特别是它的文化状态 ,以及对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西方的认知范式和理论概念的反省和批判。在众多后现代主义学者中 ,法国学者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论对历史学的挑战最为明显 ,因为他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宏大叙述”已失去可信性 ,出现了“后现代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历史学的“元叙述”发生了危机 ,亦即有关完整的历史概念的说明、完整的历史知识都发生了危机。历史研究出现了“原子化”、“微观化”等变化。“后现代状态”论以及一般后现代主义的启示之一是 ,西方长期形成的历史一线进步的普遍观念和西方中心论遭到了极大冲击。西方学界的风向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郭继兰 《理论界》2009,(4):116-119
英法两国的启蒙运动体现出的思想文化内涵有相似性,但也呈现出各自的品格和特点。英法启蒙思想家对待宗教的态度迥异,英国启蒙思想家对待宗教较为温和,产生了自然神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则非常激进,从自然神论走向了无神论。英法启蒙运动孕育了英国式自由主义传统和法国式自由主义传统,英国启蒙者思想家建立了“消极自由”的自由观,法国启蒙思想家则建立了“积极自由”的自由观。这些重大差别是经验理性和先验理性的映射。  相似文献   

19.
卢梭和康德的关系是思想发展史上颇有意义的一页,深入研究这种关系将有助于阐明人类思想发展的某些规律和特点。卢梭和康德几乎完全是同时代的人(卢梭1712—1778,康德1724—1804)。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位杰出思想家,康德则是德国唯心主义古典哲学的先驱。初看起来,这两位思想家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各自努力的方向、工作的成就乃至文风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上常常有些文学现象令人击节称奇。往往某个作家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意境,乃至所运用的某些创作手法,惊人相似地在另一个无论是地域还是年代都绝对风马牛不相及的作家作品中出现。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因承,抑或是后浪推前浪式的历史进步,的确引起人们莫大的兴趣。就拿中国东晋时代的作家陶渊明和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作家伏尔泰来说吧。公元五世纪初叶,陶渊明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桃花源记并诗》,其间精心描绘出一个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模式“桃花源”。无独有偶,十八世纪中叶,伏尔泰在他最重要的哲理小说《老实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