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汉语语境下的英语文化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常要面对语境和身份的冲突问题。英语的混合性和变异性是其历史演变的结果,这使它在中国语境下的使用也会有各种“内卷化”的发生;英语在使用功能上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国语境下的英语使用并不等于接受西方文化霸权,英语也会在本土文化语境下产生文化身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广西戏剧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化身份意识,彰显广西以壮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与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融合。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身份意识赋予了广西戏剧文学新的内涵和特质,促进了广西戏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国五年的汉语教学对老舍文学创作的起步乃至一生的创作都产生了长远的、无可替代的影响.这是深入研究老舍不能不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讲授汉语和编写教材,是老舍的一次独特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不仅丰富了老舍创作的内容,也为老舍的小说语言增添了非凡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早期的几部小说还是其后更多的力作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语言和文学,教学与创作,这两种既有本质关联又有明显差别的元素,在老舍身上得到了如此深刻和完美的结合.这充分表明,老舍是一个文学大师,但首先是一个语言大师.  相似文献   

4.
藏族当代文学作品中大量凸现"路"意象,富含文化身份的寻找与建构,人生命运与抉择,传统与现代的纠结,民族、国家的发展走向等多方面象征意蕴。充分表明当代藏族作家群体面对多重外来文化的冲击,有意识地对人生、文化、民族、国家的发展之路进行思考与探索,已经形成典型的"探路"意识。  相似文献   

5.
藏族汉语诗歌受到了传统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宗教文化为藏族汉语诗歌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了藏族诗人们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终极意义的追问,并且使之具有了形而上学的哲理品质和浪漫抒情的诗歌气质,构成了藏族汉语诗歌的精神标记.  相似文献   

6.
当代藏族汉语小说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都得到了积极的发展,由于各藏区所受历史影响的差异、与当地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差异以及语言的差异,各藏区藏族作家的汉语小说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地的文化和语言色彩,形成了风格多样的藏族作家汉语小说,这些作品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学价值及人类学价值,而且体现了藏族作家在小说文学艺术样式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第一代藏族汉语诗人和第二代藏族汉语诗人的作品中的共同审美属性是“隐喻”,也是藏族新诗在美学层面对藏族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隐喻,在两代诗人诗歌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两种形态,即“传统的客观的隐喻”和“现代的主观的隐喻”。隐喻审美属性形成的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一般意义上即心理层面,隐喻是审美生成的心理机制;其次,从特殊意义上即种族根源上看,隐喻是藏族人固有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二者是对隐喻的审美方式(艺术构思和表达)的潜在规定。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藏族女作家汉语写作已经成为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体现出女作家基于族裔立场的文化写作,同时又是她们不同于藏族男作家的性别写作。在用汉语书写的同时,藏族女作家们面对本民族母语写作的质疑,而在进入当代文学话语场域中时,她们又未能受到主流文坛应有的肯定。尽管如此,藏族女作家仍通过不懈努力,使汉语写作具备了族裔、宗教、性别等诸多美学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反映了藏族女性生活的多姿面貌。对此,有必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作家的创作都是一定身份的言说.身份不同,价值取向、言说内容、言说方式及风格必然有异.汉代辞赋作家身份复杂,集家庭、社会多种身份于一体.一般情况下,辞赋作家依其社会身份进行创作,但有时处境的转变也会导致作家身份发生转换.特定情境中的直接感受,会使作家的多重身份转换为单一身份的凸显.作家的学识修养、人生追求、文学理念,也在作家身份的转换乃至创作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族生态伦理文化起源于神话传说中的自然形成说 ,他们生产、生活方面的许多禁忌观念和道德原则成为生态伦理文化的核心 ,其部落图腾信仰 (崇拜 )、部落法规、宗教义理和庞大的神话体系及其禁忌观念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伦理原则 ,并最终上升为生态伦理文化而被藏民族视为改造自然的重要伦理法则。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揭示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也记载和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而文化身份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可以看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把当前学界讨论的身份问题分为身份概念和身份意识两部分来论述。在对“身份”概念作语义辨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它在我国人文学界的若干表达方式及其文化意义。身份问题是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集团对自我、民族和世界关系探索过程的当代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回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回族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学创作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民族生活的内核,才能把握民族的精神实质,创作出成功的民族文学作品,当代回族文学创作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民俗学和体育学的基本观点,揭示了藏族寺院民俗体育文化产生和形成的人文及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及其意义。指出藏传佛教寺院民俗体育文化是在宗教活动需要的前提下得到待承的。而发展则需要寺院在进一步开放的基础上引进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并结合卫生措施,才能收到更好的增进健康、娱悦身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是作者在西藏大学为第七批援藏干部所作讲座录音整理而成,主要讲了四个问题:(一)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点谈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二)从高原地理环境认识藏族的生活方式;(三)从高原环境认识藏族的宗教信仰及价值观;(四)藏族的文化性格。文中许多认识源于作者多年从事藏学研究的积淀和在藏区进行田野调查的体验、观察与思考。文章对异文化背景的人如何认识和理解藏族及其文化提供了一个认识框架与思考角度,不乏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习惯语在其形成、传承及流变中 ,蕴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类型、特点及功能等方面对青海藏族誓咒辞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无论对文学作品作静态分析,还是对文学过程作动态观照,都可以看到文化对文学的制约和影响。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规范与影响使得当代藏族文学在精神源头和艺术形式上承接了民族艺术经验和相应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浑厚的地域特色,由此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文化蕴味,并借此有别于其他民族或地域的文学,因而受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喜爱,成为当代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的一支别具特色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8.
任何民族的法律文化必须依托于某种规范或叙事中才能得以传播。西藏藏族婚姻法律文化亦不例外。西藏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表现样态各异、载体多样,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占卜巫辞、谚语格言、传统禁忌、伦理道德、宗教规范及藏族盟誓等载体中涉及到婚姻的内容均起着维持婚姻秩序、规范婚姻行为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19.
藏族谚语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语言犹如一面镜子如实折射和反映了该民族的各种文化不同时代的特点。文化的各个层次面都在语言这具多棱镜中留下自己的身影,显现出自己的构造。本文是择其作者分析藏族谚语三个层面所包含的文化现象中的一个层次──藏族谚语的文化物质层次记述了藏族谚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东西.然而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间的每一种文化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与别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藏族传统文化在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与印度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历史悠久的印度文化对藏族文化中的医药学、天文历算学、文学等方面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文化融合为核心,详细的介绍了印度文化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