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曼殊的“断句”,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引起过不少的争论。首次把苏曼殊的“断句”整理出来的是柳无忌。他在一九二七年初辑印《苏曼殊诗集》时就收了下列的五联——随缘消岁月,生计老袈裟。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请题诗。恒河落日千山碧,王舍号风万木烟。  相似文献   

2.
古今“成人礼”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的青年团委,组织十八周岁的青年男女在烈士陵园和教育基地,举行庄严的成人宣誓议式,对他们进行内容丰富的“成人礼”教育。当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这个以一种新形式出现的成人礼感到新奇陌生,以为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其实,成人礼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非常古老的礼仪。成人礼在我国古代叫笄礼或冠礼,在周朝中原华夏族士大夫阶层中已非常讲究,据《礼记》一书记载,男子成人礼(冠礼)就含有加冠、易服、饮酒、受名等程序。所谓笄礼,是女子成年时所行的仪礼,笄是簪子,女子到了十五、六…  相似文献   

3.
孟子提出的"浩然之气"被后人赋予丰厚、崇高的道德内涵,成为激励后人立志守节、坚持理想信念,以身许国、杀身成仁,自尊自强、追求理想人格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共产党人的革命道德传统与崇高道德理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革命的浩然正气,是我们战胜邪恶、创造壮丽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超越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走出中西古今之争,应当说已是许多学者的共识。确实,真正的问题应当是厘清中国哲学究竟往哪里发展,如何发展,其发展规律是什么?其正确的方向与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彼此关联,正有待学界进一步探索。本组笔谈的三位学者分别从不同侧面触及了这一主题,并作出了各自颇具说服力的陈述。  相似文献   

5.
古今“德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德治"思想是以忠君孝悌为核心,特点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重义轻利、重德轻法,其价值导向是整体主义;我们的"德治"思想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道德与政治相对分开,规避"双重人格"的出现,主张义利并重、德法兼治,其价值导向是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6.
“元旦”,即每年阳历的1月1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新年的第一天。然而,在我国古代,“元旦”一词却有着另外的含义,与今天的意思有很大的区别。正月初一,我们现在称“春节”或者“过年”,但在古代,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散文术语所指是支离与分散的,不同研究者的视阈中其内涵是不同的。中国古代所谓散文,只是骈散之散的语体概念,隶属于大文章范畴;而文学性的文体散文概念,则是五四之后,伴随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而被引入中国的;接受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学者,在对中国古代书面语言进行梳理时,并未还原到古代书面语言的历史场域,而是对西方文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挪用与横移,造成大散文全面覆盖大文章的格局。古今散文术语所指亟待厘清。  相似文献   

8.
高君 《西部观察》2005,(1):44-49
熊德明已经是一个符号,正如“熊德明“已经是一个商标,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9.
10.
11.
正断句、释义两端,互为表里,既关乎文本,亦关涉文义,故为传统古典学之精髓。兹以《论语》"不重"章为例,试作辨析。《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杨伯峻断句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译注》,中华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悲喜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六○二至一六○三(或一六○四)年间莎士比亚创作了《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这三部戏剧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而是悲喜剧。悲喜剧独特的戏剧冲突使它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美学范畴。莎士比亚的三部悲喜剧同他的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具有同等的地位,它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第五种样式。莎士比亚的悲喜剧是十八世纪正剧的先河,在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写人论”的古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奎  黄霖 《文史哲》2005,(1):103-109
与正在走红的叙事理论相比 ,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写人”理论更能自成体系 ,呈现出顺应不同历史情境的主题演变。作为中国“写人论”的最初核心话语“形神”论 ,是依傍画论而成 ,通过“如画”、“传神”、“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等词语的大量使用而奠定了后人评赏写人效果的理论基础。随之 ,金圣叹推出的“性格”论 ,后经过张竹坡、毛宗岗、脂砚斋等人的丰富和发展 ,实现了中国写人论话语的独立。 2 0世纪以来 ,“典型”论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潮中登堂入室 ,一方面在本土化过程中完成了写人论话语的细化 ,另一方面又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单极化地突出了“大写的人”。新时期以来的“写人论” ,出现了无主题变奏的多元化走势 ,“多重文化身份”以及“小写的人”等观念得到大力提倡 ,表明中国“写人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在中国“写人论”逐渐演进的历史逻辑结构中 ,“以形写神”成为一道贯通古今的气脉。  相似文献   

14.
<正>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具有变异性,同对,任何民族语言的发展又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具有明显的遗传性。汉语,从古至今历经沧桑。作为古汉语的书面形式的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变化,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有同也有异。比较异同可知:继承和联系是主要的,发展和变化是次要的,就是说同大异小。古今汉语的相同之处,学生容易接受,感到困难不大,而对相异之处,就因为陌生而感到棘手了。这,正是文言文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16.
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指人的"谁",从语法功能上看,主要有四种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和判断句的谓语. 上古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助动词,介词的前面.这种"谁"充当宾语时的前置现象,是先秦典籍中突出的特殊语序."谁"字指物的用法与指人的情况基本相同. 现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一般只用于指人,而不用于指物.古代"谁"字指人的四种常见用法,在不同程度上被继承下来了.通过比较"谁"字古今用法的异同,可以揭示汉语句法发展的一些特点有些用法消失了,有些用法得到了继承,有些用法又有了发展,有些还生成了新的用法.正是由于汉语词的用法不断的继承和发展,才永葆了其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一如何对待历史科学的党性,存在不存在无党性的史学和史家,对于研究历史的人,这是有关学术方向的问题。列宁曾经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的社会集团的立场上。”①对于列宁指示的原则,还不能说所有的历史研究者都已经接受得很好。有人至今抱着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而疑问又都和历史要不要贯彻党性的思想有关。在史论结合问题上,有人宁愿重史而轻  相似文献   

18.
"解释学循环"有古今两种不同的解释,古典解释学认为解释学循环是可以消解的,人们可以达到对作者作品原意的全面理解;当代解释学认为解释循环是不可以消解的,每个人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解释者的自我理解中方可实现。"解释学循环"的"古今之争"体现了古今两种不同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9.
史学二字连用始创于魏晋,时以史学祭酒与经学祭酒、律学祭酒并立出现。此史学之概念尚不能推论在何种程度意义上表示一种学科或一门学问,不过此时史学祭酒一职与编撰史书等业务尚无较多关涉。此后史学一词作为中国古代固有概念迅速使用起来,历经隋唐以还诸朝不同语境的使用,又衍生出一种学问的修养状况与研治史书之学等涵义。直至清末民初以降,伴随着西学东渐力度的剧增,以日本为中介的西学术语大量涌入中国。在此新学大潮中,本内涵明确而稳定的史学语词,在借以对译西方概念的过程中,与传统的历史语词及近代新生的历史学、史学史术语缠结在一起,共同诠释了历史语义文化演变过程中概念的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史学概念的演化,决不仅仅只是一个定义变迁的问题,它实际上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史学谱系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对史学的理解向着广延度和深刻度不倦地进军。此一史学概念梳理、辨析工作,当为适度解构现有的中国史学史体系、试图恢复中国史学发展的原生状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9,(6)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如何把握中西古今关系这一命题贯穿了百年中国现代史,直到今天仍是人们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期推出的这组笔谈,从政治学、哲学、文学、历史等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任剑涛先生认为,风雷激荡的"五四"彻底终结了帝制复辟图谋,从根本上拯救了现代共和,并宣告了共和才是中国现代建国的政治理想与现实路径;陈卫平先生辨析了"五四"与全盘反传统、建设中国文化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方面的关系,以期在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重建"五四"叙事;谭好哲先生提出,五四"文学革命"确立了具有现代意识的"人生论"文学观,奠定了中国现代性新文学直面现实人生,注重人生改造、人性解放、精神启蒙的优秀传统,反思和总结中国文学的百年历程,必须重视"人生论"文学观及其人道主义思想内核的精神启蒙价值和文学范式意义;方朝晖先生将中国文化心理特征概括为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团体主义,认为中国的现代性迄今仍没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了解不够深刻;魏建先生以《女神》为例,通过这部最能体现"五四"抒情文学创作实绩之代表作的研究,总结了"五四"文学研究的历史教训;刘悦笛先生从世界文明的大脉络当中重新审视"五四",认为20世纪以来的"中国启蒙",在结合本土传统后,可以为世界文明提供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六篇笔谈从各自不同的视角,为肯定"五四"的价值,提供了新的向度与新的思考,对于相关研究将有启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