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东欧国家"共产主义后继党"的执政经历告诉我们,在政治经济转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左翼政党要争取和维护执政地位,就必须做到:适应时代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积极参与政治转轨;提出正确的经济纲领政策,取得良好的经济业绩;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改善社会福利;积极改善与其它左派政党之间的关系,实现左翼团结;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角度,对影响西方国家资本流动政策的利益集团和政党的政策偏好进行了分析。基于资本和劳动不同的要素禀赋,利益集团具有不同的政策偏好。政党的不同政策偏好主要取决于其反通货膨胀的偏好。关注通货膨胀的右翼政党倾向于资本自由流动政策,关注失业和社会保障的左翼政党则倾向于实施资本管制。而在选举前后,左翼和右翼政党都可能具有加强资本管制的偏好。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常将自由至上主义与右翼的政党或思潮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分类。首先,自由至上主义对现存的制度往往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因此不能等同于"保守派"意义上的"右翼"。其次,在很多政治社会议题上,自由至上主义实际上与通常被归为"左翼"的政党和运动有着更为类似的立场。最后,即使是在经济分配政策问题上,也存在着"左翼"的自由至上主义者,即支持国家干预和再分配行为的自由至上主义者。因此,把自由至上主义定性为右翼思想,是一种过分简单化所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频频互访,每年一届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标志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经济合作,尤其是贸易合作方面进入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在和这些中东欧国家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然而,近十多年来的双边贸易总额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到2011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总体的货物贸易依存度约为0.4,而中东欧国家总体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还不到0.2,远远低于1的世界平均水平。这其中除了地理上的不便利因素外,文化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制约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国家间的文化距离即为国家间价值观的差异程度,实证研究表明,文化距离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双边货物贸易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且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以及对不同类别商品的双边贸易影响程度也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距离对中国与中东欧15国的进口贸易影响程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大多数中东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体制转轨进程,并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吸引的FDI中,德资企业都占有相当的比重.从德资企业视角出发,可以从一个侧面比较和分析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投资竞争力,两者之问各有所长,但中国的整体投资竟争力高于中东欧国家.  相似文献   

6.
东欧剧变以来,中东欧国家探索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程已达十年之久。经历十年的转轨期后,中东欧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呈现出北强南弱的明显特点,北部波匈捷等国经济呈总体上升之势。作为中东欧地区转型经济的“领头羊”,波匈捷经济腾飞之谜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的增长是源于当代西方政治经济自由主义的福音,还是后共产主义国家所特有的某种神秘的力量?后共产主义国家的经济转轨如同它的崩溃一样令人费解。 十年过去了.原先的喧嚣早已归于沉寂。人们发现,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中东欧国家中,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达到令人满…  相似文献   

7.
高春芽 《社会科学》2022,(4):111-119
从当前西欧政党政治的变迁中可以发现,工人阶级选民已经成为激进右翼政党的重要支持者。在阶级分野居于主导地位的工业社会,工人选民为了实现经济再分配的目标,和左翼政党之间建立了传统的联盟关系。而在价值观冲突凸显的后工业社会,由于主流政党的政策趋同,以及文化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工人阶级与左翼政党之间的联盟趋于解体。工人阶级对左翼政党认同的削弱和政治过程中文化议题显著性的增强,是激进右翼政党成功吸引工人选民的重要原因。有别于和左翼政党基于意识形态认同建立的传统联盟,工人选民主要围绕反移民等核心议题投票支持激进右翼政党。工人选民与激进右翼政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同于阶级联盟的议题联盟。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曾活跃着大小三百儋多个政党.除国、共两党外,中国青年党是有着完整的政党纲领和严密的组织机构,地位较为突出的一个.青年党提倡国家主义,鼓吹"国家之上"、"民族之上",代表了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利益,在阶级基础方面与国民党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从战后40年代后半期起,英、法、意、德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对许多企业实行国有化。到7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的比重在各国大小不一,估计平均在16%左右。在这30年中,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严重,对消费者服务态度不好,财政不胜负担等弊病日益显露。因此,从50年代初开始,每当右翼政党掌权时,不时对一些已经国有化的企业进行非国有化。但是,这期间非国有化的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在左翼政党执政时往往来一个再国有化,情况逆转,不断反覆;并且,有些右翼政党当时也认为国有化对国防工业、“天然垄断”的行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党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轨迹,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从革命外交到和平外交的转变过程,在党际交往的对象和内容上由与一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发展到与多种类型政党的交往,从侧重于政治和意识形态逐步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利益、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尊重政党政治的多样性和政党格局的多样性,促进对外经济合作,探讨治党治国经验,加强多边接触与合作已成为新世纪党际关系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善文 《东南学术》2008,(6):200-205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次述"先后天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学术义蕴的衍扩,尤其注意揭示宋代"先后天方位"说所体现的儒道思想融通互动的学术特色;最后阐明"先后天学说"之"体"盖源于<文言传>,其"用"着重展露于宋人的"先后天方位"之说,并指出"先后天学说"的本质,是以超越时空的博大思维理念,考察宇宙、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化生之道,此间穿插着儒家以有为本而有无相生的互补精神,与道家以无为本而无所不为的超脱宗旨.综此三端,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国易学史上出现的"先后天学说",是儒道思想互动的至为典型之例.文中评述"道法自然"的哲理取向,揭明宋代学术界潜藏着"儒道互动"的人文精神,比照"先后天方位"互转禅代的哲学内涵等,皆属作者较为精到的学术创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不仅国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而且各地区也加大发展科技的力度 ,科技城建设就是一种方式。本文以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二维聚类分析基础上 ,对我国省区科技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描述 ,并分别从全国和省区两个层次分析了科技的区域集聚现象 ;还对比了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科技分布状况 ,并分析了其成因 ;在概括区域科技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后 ,就合肥科技城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教育可以起到开发智力、道德感化、人生导向等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运用美的教育,创造美的环境、展现美的人格、追求美的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展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任重而道远.通过总结会展教学与实践工作,我们梳理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特征,指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而努力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科学发展进言献计.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流派、范式及中国的组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顶层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各国家和地区在客观上形成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诸多学术流派,可梳理归纳为均衡和非均衡两种战略范式。从实际经历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始终奉行一种发展战略并以一贯之并非明智之举,也鲜有成功的;相反,依照国家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合该阶段的战略往往成效显著。就中国而言,过早放弃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并不明智,尽管这一战略实实在在引发了诸多弊端,在国际均衡发展范式压力下显得与世界发展格局格格不入,另一方面还在侵蚀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行带来的成果。这意味着,中国不能简单地放弃一种发展战略范式又简单地选择另一种发展战略范式,而是应该选择一组发展战略范式集合,利用这种发展战略范式的组合实现最佳发展战略成效。  相似文献   

16.
自远古时代起,海南岛就一直受到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远古文化的影响,尤其壮侗语和南岛语等在海南岛的相遇,奠定了黎族形成的基础。由此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既体现百越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又体现在海南岛这个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与必然是贯穿戴震哲学体系全部内容的两个范畴。戴氏以自然而然和自由自在规定自然,以"至当不易之则"规定必然,以"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规定自然与必然的关系,进而将物的生长及人的成己均视为一个自然→"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循环发展历程,倡导了一种理与欲、德与福、价值与事实相统一的、活泼充实的、直面生活的伦理。从而恢复了在宋明理学那里遗失的先秦儒学的原初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从2004年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三个前所未有”和“四个基本确定”的成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和教师强力推动、学科基础建设和学科支撑的互动、教学改革的合力是成功经验,但还有很多要做:面对课程教学本身、媒体舆论环境影响、社会现实挑战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学科课程建设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国家严格的督察下,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创新,增强和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实现该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郭景华 《兰州学刊》2007,(10):181-184
通过对陶渊明家庭人伦关系的考察,充分揭示以往陶渊明研究中那些习焉不察的情感世界:陶渊明的孤独同其缺乏异性的精神支持有相当关系.陶渊明诗中对古代列女的钦慕显示了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和"技术"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诸多学者考证和众多辞书记载,英语和法语中的science(科学)源于拉丁语scientia一词,而science是在14世纪进入英语词汇的,其词义几经进化才达到近代的科学的含义.关于science一词的源流,麦克莫里斯的研究十分详尽,他既介绍了各家的探讨,也阐明了自己的见解.他表明,scientia虽然与等价词episteme(认识)有关,但它具有普适知识的含义,而哲学则把普适知识看做是它的本分.在17世纪科学革命前,科学被视为scientia,即它只是以世界为中心的哲学关注的一部分.在科学革命后,它变成主动的活动,变成科学.哲学的、方法论的和语义学的论据支持早期科学的这种特征,这从亚里士多德延伸到13世纪,此时在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的著作中首次出现关于科学的独立的观点.在这里,已经可以瞥见scientia意义的变化,直到17世纪这种变化才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