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屈原的《九歌》是一组“情致缥缈”的祭祀歌。但《九歌》之名并非屈原始,而有着悠久的历史。《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都是说《九歌》在夏代以前就有了,是夏启从天上取下来的,能演奏,用以乐神的歌曲。《楚辞·九歌》是否就是夏以前的  相似文献   

2.
屈原学专用名词术语汇释(骚、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平楚 《云梦学刊》2002,23(2):14-15
三、骚:《离骚》、骚体诗、骚体赋、《离骚经》。四、九:《九歌》、《九章》、《九辩》。  相似文献   

3.
<正> 《九辩》,见于《楚辞章句》卷八。这是一首文采绚烂、声情摇曳的杰作,其独创的“悲秋”的题旨成为后世文人寄托感情的园地。如汉武帝《秋风辞》、曹操《步出夏门行》、曹植《秋思》、曹丕《燕歌行》、潘岳《秋兴》,……流波余霭,直至近代。诚如杜甫《咏怀古迹》所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我国封建文人所共有的“悲秋抒怀”的文思,莫不是《九辩》的滥觞。因此,《九辩》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思想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诗体,楚辞有着明显的文体感。楚辞的文体感,初备于《九歌》,确立于《离骚》,而为《九章》、《九辩》、《远游》所巩固。缠绵绯恻哀怨感伤的情感基调,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行文方式,芳草美人、求神问卜的巫文化事象,主人公超凡脱俗、光明峻洁的人格,是楚辞文体感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不少问题仍有争论。我仅就《九歌》研究中的问题谈点看法。《九歌》是什么性质的作品?这是讨论《九歌》的出发点。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他还在《天问》中写道;“启棘宾商,《九辩》《九歌》。”由此可知,《九歌》应该是古代乐歌的名称。所谓乐歌,也就是  相似文献   

6.
宋玉论评     
本文认为《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和《登徒子好色赋》六篇作品为宋玉所作。宋玉是骚体诗歌最有成就的继承人,是由楚辞向汉赋过渡所起作用最早、最大的一位作家。宋玉在艺术审美特征、艺术表现技巧方面大大发展了屈骚。叙事性的加强,描写的细腻,刻画的精微,语言的瑰丽,乃至情景交融意境的创造,都比屈骚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诗圣"杜甫与"悲秋之祖"宋玉精神相通,宋玉的代表作《九辩》开创了寓悲情于秋景的全新境界,杜甫的七律组诗《秋兴》八首从意象、意境及精神境界对宋玉的《九辩》都有全面的承继与发展,由此而成为唐诗悲秋主题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唐诗悲秋主题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兼容并包的好学精神,也彰显了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向来并称。宋玉以其杰出的艺术天才踵武屈原,仿《离骚》而作《九辩》,并在赋体文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启秦汉以后文人文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9.
屈原在《离骚》《九章》中所言的"远逝以自疏",历来为注家和研究者所忽略.周秦时有大夫三谏不从而去君、不被召还而去国的礼制,西汉司马迁、扬雄亦点明屈原去君自疏、远逝不得的困境.王逸《楚辞章句》所收录的《九辩》《七谏》《哀时命》《九叹》《九怀》《九思》,皆以去君自疏、去国远逝为题旨,并以此重构文本,借屈原远逝自疏书写个人际遇.在去君自疏、去国远逝的历史语境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屈骚的行文逻辑,观察远逝与自疏的情感纠结在汉赋中被改造、被消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九歌》既为“九”“歌”,何故是十一篇呢?这个问题历来令人感到费解而不易辩清。要搞清这个问题,先得解决“九”的概念及其在《九歌》中的含义。“九”,这是中国古代颇具神秘性的一个数字。清代学者汪中对“九”曾撰写过专文,曰:《释三九》,文章中专门论述了“九”的性质与功用,特别指出了“九”的特性——具有虚指多数的功能:“凡一、二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应该肯定,汪中的论述是正确的,他道出了中国古代在数字运用上的习惯及特点。确  相似文献   

11.
一《汉语大字典·糸部》“约”字下的第18个义项“穷困”所引《楚辞·九辩》中的书证为误引。《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秋。”此例中的“约”应为“弱”义,《汉语大字典》释为“穷困”,误。据前后语境来看,“萎约”承上文的“芳蔼之方壮”。植物芳菲繁茂,茁壮成长,与屆原身体疲弱,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汤炳正等先生《楚辞今注》将此句中的“萎约”释为“身体疲病”,无疑是正确的。“约”之“弱”义先秦甚为常见。《荀子·宥坐》:“绰约微达,似察。”杨惊注:“约.弱也。”《汉语大字典》之所以会误释此例之“约”,当是误…  相似文献   

12.
论宋玉     
宋玉是仅次于屈原的先秦楚国的大诗人和大作家。他和屈原同时而稍晚,生卒年已不可考,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汉书·艺文志》记载他的著作十六篇,《文选》和《古文苑》录有他一些作品。现传据信是宋玉所作的,是《九辩》、《招魂》、《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七篇。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几  相似文献   

13.
感悟通论(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感悟的学理深度和心理程序 在主流意识形态辟禅纳禅、用悟变悟,从而使自身的思想资源更加丰富、思辨方式更加细密的时候,感悟思维在诗学领域获得广泛的渗透和传播,成为普遍关注和聚讼纷繁的命题。对于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以悟论诗,许多人从不同角度加以阐扬和辩  相似文献   

14.
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杨国荣义利之辩是儒家价值体系中的老问题。孔子而下,不同时代的儒家思想家对义利关系作了种种辩析。作为儒学的传人,理学家同样将义利之辩视为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程额曾说:“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二程集》第120页)由此不难看出宋...  相似文献   

15.
《九章》可算得是屈原诸作之中疑点最多的诗篇了。笔者确信,在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理由反证《九章》中一螳作品非屈原所作时,我们还是应该将《九章》作为屈原创作的一组诗加以处矾。特别是当我们从某个角度发现《九章》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又与公认为屈原所作的《离骚》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时,我们就更有理由将《九章》看作是屈原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16.
瞿明刚 《船山学刊》2008,(4):156-158
长江三峡是悲秋的文学主题和时间悲情的原发地、多发地、绝响地。宋玉的《九辩》以心物同构模式和社会、人生、自然的巨大悲剧内涵开启悲秋的主题和传统,宋玉也成为真正的“言秋之祖”,“宋玉悲秋”也成为重要的文学典故。长江三峡的悲秋主题在汉魏六朝即已扩为宏响,至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和《登高》而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7.
论《墨辩》之"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洋 《江汉论坛》2002,(2):16-18
本文从《墨辩》的整体性质着手,对《墨辩》有关"诺"的内容进行了新的诠释.文章指出"诺"在本质上是辩论的对策;"诺"有五种基本类型;"诺"的运用的原则是有理有据;《墨辩》关于"诺"的思想构成了墨家辩学的对策论.  相似文献   

18.
《九歌》楚颂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分析《离骚》《天问》中“九歌九辩”的含义入手 ,结合《惜往日》中关于屈原修明礼乐的记载 ,探讨了屈原作《九歌》的动因 ,得出结论认为 ,《九歌》在舞容、功用上与《商颂》《周颂》是一脉相承的。《九歌》确实是楚国王室的祀典 ,《九歌》的创作 ,就是希望能以颂诗仪式 ,借祭祀先祖 ,从而起到团结宗族的作用。屈原博闻强记 ,明习经典 ,他创作《九歌》 ,动机在于改革礼乐 ,推行文治 ,同时也显示了楚人远依于夏族的文化优越感 ,及意欲与列国在文化上争短长的时代心理。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这里讲的墨辩逻辑也就是墨家的逻辑学。它的创始人是春秋末叶的墨翟,完成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后期墨家之手,主要体现在《墨经》中的《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和《小取》六篇里。墨家逻辑是先秦逻辑的最高代表,由于它主要是讲如何辩论的问题,因此常称墨辩逻辑。它的创立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差不多同时,但两者的运行轨迹迥然不同,前者只是昙花一现,而后者却光华世界,成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一强烈对照,几十年来不少学者都在思索着这一问题:墨辩为何沉沦了呢?关于墨辩衰落原因的探讨,虽已有不少真知灼见令人耳目一新之文,但笔者认为,大多  相似文献   

20.
《辩易九六论》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刘禹锡言易的论文。作者对“乾之交皆九而坤六”,“孔颖达云:阳尊得兼乎阴,阴不得兼乎阳”提出质疑,并与一位叫作董生的儒者进行探讨,这位董生从其师毕中和学易,而毕中和本其师,师之学本一行,一行,姓张氏,光名遂,曾撰《大衍论》三卷。孔颖达疏“初九潜龙勿用”时云:“然阳交称九,阴爻称六。其说有二:一者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二者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老阴老阳皆变,周易以变者为占。故杜元凯襄九年传,遇艮之八,及郑康成注易,皆林周易以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