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是一部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我国拨乱反正,致力振兴中华的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家的胆略和卓识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部文选就是他伟大功绩的记录。《文选》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艺、统战、军队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创造性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时期党的理论和原则,解决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文选》的内容相当丰富,但它的主题思想,则是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收入的四十七篇重要讲话,其中论述到教育工作的有十九篇。小平同志的这些讲话坚持了毛泽东同志在教育上的一系列正确主张,并从新时期的新任务出发,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叶吴贤江泽民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如何理解这个“精髓”?笔者认为,其主要点是:(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邹积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是开卷篇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准确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本质。这一命题,包括相互联...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取得胜利的真实记录,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纲领,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课题,它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不同方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进行研究,从而找出不同方面的具体特色.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特色”也就是结合点,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目前,人们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研究,已经作出了不同方面的概括,得出了一些共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是四个字:“多”、“主”、“责”、“扩”.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必须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邓小平文选》第282页,以下凡引自《邓小平文选》的只注页码)的权利。没有民主也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基本的内容是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发展动力是改革开放,提出了在社会主义这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一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论著,是全党全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全书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和政治高度。其根本点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集中力量进行四化建设,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因此,《文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切民族的社会主义,都应当是正确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即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从来没有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是在开卷篇中提出来的,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理论、实践和社会三个方面。本短文仅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角度,谈谈学习《邓选》第三卷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具体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月五日,本刊邀集在院部分作者,召开了学习《邓小平文选》座谈会。座谈会由本刊编辑部副主任李荣生主持,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魏华久到会并讲了话。现将发言纪要摘编发表。 李荣生:《邓小平文选》自七月一日出版发行以后,立即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本学期初,我院党委及时做出决定,指出要把学习《邓小平文选》做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对全院的学习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做为学报的基干作者,许多教师、干部积极  相似文献   

13.
照辩证法办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冉昌光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最善于应用辩证法来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文选》主要收录了江泽民同志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重要著作。这些重要著作,生动地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科学地总结了我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色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的伟大胜利。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总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号召,而且亲自带领我们为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原理。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总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号召,而且亲自带领我们为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原理。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特点出发。”(第150页)也就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只有弄清了中国国情的特点,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适应中国具体特点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是一部具有新时代特点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著作。它不仅反映了近七、八年我们的党和国家所经历的伟大的、历史性的转变,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国“四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搞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指针。《邓小平文选》共有五篇论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这些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光辉,科学地论证了办好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所规定的。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市场经济双重效应作用,把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中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深刻地指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任务、方针、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纲领。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方向。这里,谈一点肤浅的体会。一、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文选》全面生动地记录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大的理论成果,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全面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特点,是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继承中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典范。要学习好《江泽民文选》,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牢地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