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叔本华断言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决定了他的哲学是意志主义的。但他认为意志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主张抑制意志直至否定意志以摆脱痛苦,这使他的哲学又偏离了意志主义。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对他背离意志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在哲学的所有问题上都充分肯定意志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了一个思想一贯的彻底的意志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2.
赵磊 《天府新论》2012,(6):37-41
马克思不但强调"存在的决定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马克思虽然坚信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但并不否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马克思当然是一个"历史决定论者",可是他从来也不轻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与马克思并无本质上的分歧,可是有人总要把毛泽东与马克思对立起来,企图用毛泽东来否定"存在决定意识",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辩护。这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严重误读,而且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时期,属于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的理论奠基和开创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法具有国家意志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的本质,分别总结出了法的本质发展的形式本质、阶级本质和实质本质,是我们阐述法的本质的基本理论依据和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基础。新时期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的深刻内涵,强调法的形式本质,弱化法的阶级本质,突出法的实质本质,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郦平 《船山学刊》2007,(2):207-210
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即是幸福,并提出“沉思的生活是最高的幸福”;同时他还指出了人的现实的幸福是通过学习和努力可以得到的,但需要外在的善作辅佐,他强调中道原则在幸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一致性。他的“幸福观”对于我们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现象学元素,他对于直观活动的分析与胡塞尔的直观学说和意向性理论之间有着内在相似之处.从现象学角度看,叔本华所说的观审实际上是一种本质直观活动,在这种意向性活动中,意志把自身显现为理念,这也就是美.因此,美是意志的直观显现.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批判,否定了以获得幸福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确立的道德准则及其确立根据,并强调了基于义务论立场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但诸多伦理学家却认为,康德在论述其道德形而上学过程中是借助了功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因此,他们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义务论立场提出了质疑,并由此为康德所否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合理性进行辩护。通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分析,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一种误解。康德尽管并不排斥幸福,但却坚定地反对将幸福作为道德的根据。康德是将道德准则建立在理性存在者的自由意志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义务论的,是义务论中最具典型性的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7.
郭泉 《江淮论坛》2000,(5):75-79
叔本华的法哲学思想是从意志和人的身体之间关系入手考察的。他认为 ,这一关系首先是“意志是人的本质” ,其次是“意志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把它自己透露出来”① 。因此 ,身体的活动和意志的活动具有一种“同一性” ,“身体的活动不是别的 ,只是客观化了 ,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② 。由此“同一性” ,身体所感受到的《例如苦乐等》决不是表象 ,而是意志的直接感受。“这种作用 ,如果和意志相违 ,就叫做痛苦 ;如果相契合 ,则叫做适意、快感。”③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义和非义叔本华认为 ,人的身体的活动亦即意志的活动。这种意志的活动有“…  相似文献   

8.
自由的问题之所以牵动着自古以来许许多多哲学家的心魂,就是因为它是同人的本质相关联的。什么是自由,自由的内容是什么,获得自由如何可能,一句话,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争论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要归结到人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来,叔本华的意志自由学说也是如此。在叔本华,意志自由只寓于存在之中,而决不在作为“表象”的人的行动之中,人只有通过“生命意志的否定”才能达到那种绝对自由的“无”的境界,而这全部过程都是建立在人的本质理论基础之上的。“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①。基于叔本华的意志对世界的推动理论,叔本华以为在…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5):39-48
米塞斯一方面通过阐发他在行为逻辑学方面的某些原创性洞见,在实然性的维度上为他认同的自由意志主义提供了自发的观念支撑,另一方面又在西方主流学界固守的自由与必然二元对立架构的积淀性影响下,断然否定了"自由意志"这个先决前提的存在,结果掏空了他认同的自由意志主义得以立足的自觉理论根基,最终在深度悖论中陷入了自败的泥潭。  相似文献   

10.
性爱论:叔本华唯意志哲学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爱论是叔本华哲学的关键环节。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到悲观主义人生论,再到神秘主义的直觉论,叔本华都是用性爱欲求来加以说明的。在叔本华哲学中,"世界是我的表象",意志即"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而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志,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欲求和冲动,其基本特征是求生存,故又称"生存意志",为了生存就要生殖,因而性器官是意志的焦点,性爱是种族意志或生存意志的存在方式,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性爱欲求,摆脱痛苦就要否定生命意志。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传统幸福观可概括为三种形态:古希腊德性论意义上的幸福观,中世纪实在论意义上的幸福观,近现代目的论意义上的幸福观,这三种幸福观在本质上都以幸福本质以及获得幸福途径的统一性为目标.基于此,后现代批判传统理性主义幸福观抹杀了个人意志,主张幸福是自我的和个人化的.后现代哲学在幸福问题上归根结底只是将传统的"统一性"德性,变成了"自我"心中规定的德性.后现代幸福观具有多元化与虚无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荀子强调“化性起伪”,但并未否定人之命来自于天,也没有否定神的存在与有意志之天的存在;荀子一方面论述了“天人之分”,天与人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性,另一方面又阐述了主要以“礼”、“诚”来沟通天与人,也就是“天人之合”。荀子思想最终指向仍是“一”———“群居和一”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与"善"、"德性"、"城邦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合乎德性的善(好)的生存状态。他一方面强调作为优秀品质的德性对于幸福的前提性意义,另一方面更崇尚人的"德性的实践"作为幸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在对当时的道德虚无主义挑战的回应中提出了关于快乐和幸福的本质的学说.在其对话录中,可以看到柏拉图对于“快乐”的各种貌似矛盾的立场.事实上,他对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说法.对于弱者,他建议接受开明快乐论,从而最终接受道德.对于强者,他建议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生活方案,以便获得更高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反理性主义唯意志论的创始人。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系统论述了现代唯意志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和“世界是我的意志”两个基本命题;宣扬世界的本质是所谓“生存意志”或“生命意志”的唯我主义观点;创立了通过“观审”与“自失”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直观认识论;鼓吹意志(生命意志)的本质是痛苦和“世界是无”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对西方现代派绘画有着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朱彦明 《理论界》2012,(1):86-89
尼采作为"道德的破坏者"、"非道德主义者"不是要反对所有的道德。他将柏拉图-基督教道德、康德的伦理学以及功利主义伦理学看成是对生命本能条件的否定,即作为"症候"乃是生命颓废的征兆。尼采的"狄俄尼索斯VS十字架上的耶稣"要求对道德进行价值重估。一方面他的谱系学恢复了历史中的互相斗争的、多元的价值谱系,使道德的外在强制不再有效。另一方面它强调了强力意志解释世界的无穷性。道德作为解释,不论是出于被驯服的本能,还是饱满激情的释放,都是出于强力意志。  相似文献   

17.
吴雁飞 《阴山学刊》2009,22(4):75-78
传统人性论都主张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抽象的共同性。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遍的抽象的“人”的特殊例子,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现成的、静态的、固定的抽象本质为前提。海德格尔正是在对现代早期人本主义扬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个人的存在对于其它一切存在的优先地位,宣布只有从个人存在出发,才能理解其它一切存在。他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论述,实际上否定了那种先天固定的抽象人性,完成了对传统人性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林安梧强调,本质主义引起了方法学上的谬误与错置,治中西哲学不能陷入“本质主义”的圈套。例如,不能说中国人没有自由意志,先秦儒家就很重视自由意志,只是后人把它磨损掉了。他倡导“后新儒学”,提出“约定主义”,主张通过“五证”的方法回到原典,使中国文化在学习民主科学中起调节作用。欧阳康认为,哲学的本性就是对话,但在中国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处于独尊地位,对话一度困难。1978年以后,哲学界最大的进步是哲学本性的恢复,走上了对话之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自己学术化的发展方向,并且与“西马”相比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还应继续倡导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邓晓芒认为,我们现在还谈不上反本质主义,本质主义实际上是理性精神,是一切对话的平台,中国历来缺少它。儒家的自由意志只是现象,其本质上并不尊重自由意志,只是把规定好了的东西(如天道等)让人去选择。这些问题离开本质主义都说不清。郭齐勇认为,哲学最重要的本性是宇宙论式的终极关怀,这是中西哲学沟通的平台。中国哲学中的天道是自由意志的前提,而西方基督教的上帝、康德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同样也是前提。除了理性之外,“智的直觉”更重要,它是生命和实践的学问,与马克思实践哲学也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9.
阿多诺(T.W.Adorno)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美学家。他的思想颇为复杂,除了其较高的艺术修养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外,其一生丰富的经历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阿多诺的著述颇丰,主要集中在哲学美学方面,其对现代艺术的分析,在西方文论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作为否定的艺术阿多诺的美学观,艺术观与马克思主义关系密切,他强调绝对的否定性,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批判的反思”。他企图利用艺术来彻底否定和抗议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这种美学思想所透露出来的社会批判意识正是以他的“否定辩证法”为哲学和逻辑基础的。这种辩证法实际上…  相似文献   

20.
陈其泰 《齐鲁学刊》2000,2(5):70-76
范文澜在50年代初提出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论题有三项重要的理论价值:一、对旧史以帝王将 相为中心提出了否定,是历史观的一大进步;二、从本质上对直接生产者创造的物质财富是 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体现者推动社会前进,人民群众的意志最终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这些 普遍的历史现象和大量重要史实作了理论概括,对于推进历史学的科学化意义重大;三、将 鼓励人民群众相信自己的力量,创造更美好的世界。黎澍先生否定此一论题所提出的论点和 论据实属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