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民权利、市场的两重性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章 《学术论坛》2007,30(7):131-136
公民权利的观念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而社会保障则是促进和实现公民权利的一个基本手段;市场作为生产组织机制和作为分配机制的两重性使它与社会保障之间处于一种多面的复杂关系之中;如何确保社会保障在发挥保护公民权利功能的同时又维持与市场之间相互依存扶持的良性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历史形成的保费空缺导致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的主要障碍.按照"以土地换社保"的基本思路弥补保费空缺,可达到健全进城农民社保体系和巩固农业基础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土地还承担着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随着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农业生产功能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一是土地的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的矛盾;二是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矛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替代农民对土地的保障依赖是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促使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确保土地流转,加强土地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撂荒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极大地束缚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限制了农村土地的流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种"土地换保障"的方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均分土地使用权向农民提供的社会保障不仅是低水平的 ,而且还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考虑到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联系 ,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地换 (现代社会 )保障”的改革方案 ,其核心内容包括 :( 1 )土地国有化 ,赋予农民永佃权 ;( 2 )农民以永佃权同国家交换现代社会保障 ;( 3 )国家出售二级永佃权 ,允许二级永佃权自由流转。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倍加关注,我国经济和社会机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对农民更加重要不可缺少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产,正规的、合理的征收农民土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城镇化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并发挥其在社会中的经济作用。因此研究如何保障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有着重要且势不容缓的意义。从地权益现状着手,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城镇结合地域为切入点着手,分析并提出吉林省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何构建城镇化建设地区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机制,并提出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但是它实际上支持着包括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体系,反过来,基本的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则既确保了公民之享有社会保障具有“应享权利”意义上的正当性,也为公民主动争取更多的应享权利提供了手段意义上的可能性;包括享有社会保障在内的公民权利必须要由公民的义务来对应和平衡,但这主要是在整体意义上的对应和总体水平(而非个体水平)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刘一纯 《江汉论坛》2006,(8):100-102
农民的公民权利的严重缺位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对权利予以归位和通过诉讼进行权利救济是使农民缺位的公民权利得以回归、进而得到实现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将权利予以归位,通过建立宪法诉讼和完善普通法律诉讼进行权利的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9.
试析土地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 ,其严重滞后既影响到农村和全社会的稳定 ,又制约着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经济效率。在农村目前条件下 ,通过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可以较好解决以上矛盾 ,即 :在长期坚持农户土地承包制不变的基础上 ,将土地集中进行规模经营 ;产品则在承包者和使用者之间分配 ;农民依据承包权得到一定收益以保障基本生活 ,使用者则根据其要素投入得到相应收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视角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视角,阐述了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揭示了以土地、劳动力、社保和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红利"理论,并对农村土地制度对社会保障及社会稳定的利弊关系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是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社保体制的改革与重构不仅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广大农民从自然人、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制度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不具备社会保障功能,但农村土地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不仅如此,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土地和农地制度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农村特定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保障是以遭受自然风险与人为风险为常态的农民的社会保护。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沿革,庞大农民群体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边缘,需要未满足且呈非均等化供给态势。在此,运用社会权利与需要满足理论厘清建构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可行性,并阐明保障每一位公民普遍享有“无差序”的社会权利、满足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正义是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法律主要通过分配权利的方式来确立正义,体现正义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是对社会劳动成果的再分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减压阀,暗合法律正义的基本精神。中国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予农民一种歧视性的待遇,不符合宪法的相关规定,农村社会保障层次低,主要依靠生育儿女养老,国家生育政策难获认同,产生很多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发挥稳定器的作用。赋予农民完整的公民权,实行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法律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权利救济应当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其法理基础为特别法律关系理论、权利救济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诸多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其中,重视法治、强调公正、注重程序、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相结合,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董鑫 《齐鲁学刊》2007,(1):148-150
中国向现代国家迈进,必须要倚重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对公务员内涵的界定,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其手中“握有”公权力,即“依法履行公职”。国外对于公务员范围的划分虽然方法不同,但适用公务员法的人员范围大致相同,即行政系统中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公职人员,这部分人是公务员的主要范畴,也是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与此同时农民工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最迫切的问题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入手,着重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乡村治理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引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赢得农民的认同,重建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随着农村合作化和集体化的发展,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摧毁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经济基础,村民自治成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制度。但是,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使农村社会日益开放多元,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村民自治逐步向新型农村社区自治转型。  相似文献   

18.
李长勇 《齐鲁学刊》2006,(6):135-138
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明确社会保障的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不仅应当对社会保障建设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更应当在各项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应当以国民最低生活水平原则和恢复劳动能力原则为其目标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论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是我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彻底走向市场经济的最终历史任务。它可以打破目前我国农村半市场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家庭经营格局 ,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 ,土地市场将以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形式出现。因此 ,国家应采取各种措施 ,加快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