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祝福》《离婚》和《伤逝》中塑造的祥林嫂、爱姑和子君三个人物形象,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反抗,演绎了封建礼教的逐渐衰亡,昭示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精神,从而激发人们前仆后继地斗争,去寻找新的路。  相似文献   

2.
鲁迅对待文化遗产一贯持正确的态度,其观念系统深刻、独具特色:早年对中外文化遗产都有丰厚积累,提出“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原则;五四时期侧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却也敞开了“将彼俘来”“自由驱使”的襟怀;后期对中外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多有辩证论述,提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鲁迅对待文化遗产态度源自其对反封建现实斗争的执著:以现实斗争的需要决定对文化遗产的继承,以丰富的文化思想经验帮助和指导现实斗争。鲁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对我们建设新世纪民族文化富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中学语文在以往《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中忽视了鲁迅对“拿来主义者”素质上的规定,指出其与鲁迅“立人”思想上的深刻联系,阐释了“拿来主义者”“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的具体内涵,并且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提出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这不仅在整个五四运动期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也对当今国际化社会跨文化交际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巴西食人主义作为后殖民主义翻译一代表翻译思想,不拒绝外来文化营养,尤其是强势文化的营养。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策略,在分析批判强势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给予本土文化新的营养。食人主义为了摆脱政治上独立但文化上依然依附于宗主国文化以及欧洲其他文化的状况,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互补。两者都体现了对弱势边缘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以及对于主流强势文化的抵制。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外来文化的吸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因为它关涉到我们对其内涵的认识与对象的选择。闻一多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后来毕业于清华又在美国留学,在他身上显示了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与融会贯通。我们对闻一多新诗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涉及他与杜甫精神相通而关注民生疾苦,借鉴王维运画理入诗的创作方法,借鉴中国古典律诗的对仗艺术,以及他对西方诗艺的学习运用等诸方面。闻一多的经历对我们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极有启迪。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国外的各种文化思潮涌向中国并与古老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如何看待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的关系,如何正视这两种文学遗产,这是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鲁迅的探索始终没有中断过。作为中国新文化的主将和旗手、一代文学大师,他以丰富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艺术经验,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阐述了他在外来文化遗产问题上的远见卓识。鲁迅在1934年发表的《拿来主义》一文正是一篇集中代表  相似文献   

7.
鲁迅杂文作为鲁迅文学成就的最重要部分,其艺术性是无庸置疑的。三十年代也曾有人力图否定鲁迅杂文的文学价值,历史嘲笑了这徒劳一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杂文却享誉全球永葆勃勃青春而不衰。以往我们教学鲁迅杂文往往把讲授重点放在思想性、战斗性上,后来逐渐比较注意他的战斗艺术、论辩技巧,如今人们又越来越多地瞩目于他的杂文语言的光彩照人的美质。  相似文献   

8.
近世以来,西学东渐,逐步形成融会之势。在融会中西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加以超越,寓世界文明建设于中国建设,是近世以来中国学术思想的一大潮流。章太炎的文明批判与礼教批判对于鲁迅早期思想的影响很大,归国后的鲁迅仍然延续着对章太炎的学习。通由章太炎,鲁迅大量接触释、庄思想,这使得鲁迅得以实现转识成智并以文学的方式把握世界。所谓以文学的方式把握世界,即不通过条分缕析去说教,而是通过智慧领域的诗与寓言加以暗示,将道理寓于艺术形象之中去启迪人,使人自悟,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作圣之功”。从章太炎与鲁迅的案例里可以发现,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不是一场冒失的、突然的运动,也并不是一场仅仅局限在中国的运动,它是一大批前代思想家对于世界文明作出总结反思之后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9.
鲁迅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最有价值的。他尖锐的笔触几乎涉及哲学、历史、宗教、法律、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所有文化领域。他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中国创建民族新文化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鲁迅的代表作《故事新编》,根据其中的故事分析出鲁迅的传统的文化观、“看客主义”和“侠义精神”,这对于理解鲁迅的作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鲁迅去世前,在遗嘱的初稿中表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当文学家和美术家的意愿,这是鲁迅品尝了以文化改造社会不能成功的苦酒后所产生的绝望心理和虚无情绪的反映;但鲁迅在承认自己有虚无情绪的同时,并没有放弃"绝望反抗”.因而,鲁迅晚年文艺思想的这一重要层面具有深刻的内涵,对此不必回避,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日本就是一个吸收外来文化极其热心的民族。汉文化的传入,使日语文字体系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西方文化的传入使日语在语音、品词、外来语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发生变化,日语文字多样性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极大的宽容性,更容易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小说现代化之父。从《药》即可看出 ,他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实现了“实用大于消遣”的小说价值的现代转换 ;二、实现了“人物大于情节”的小说观念的现代转移 ;三、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小说形式 ;四、运用了明白晓畅的现代口语。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新型民族文化形式.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知马克思主义不会与传统"彻底的决裂",而只能是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鲁迅<孔乙已〈附记〉>的研考,探究"五四文学革命"之初的论战--"利用小说进行人身攻击"、鲁迅对自己小说的不同态度以及所做的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讽刺艺术的深刻性、时代性和圆熟性三个方面来论述鲁迅讽刺艺术的力度,认为鲁迅把中国的讽刺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的讽刺文学领域内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当前某些试图颠覆鲁迅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鲁迅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有独特的探求,也有不应忽视的焦虑,有时表现为传统批判中的偏激。应了解“偏激”的语境和历史理由,同时看到鲁迅还有对传统积极传承的另一面,国民性批判出于启蒙需要,绝非丑化国人,而是极可贵的民族自省,鲁迅对民主,平等,科学等流行观念均有前瞻性的独立思考,他提出应警惕过分崇奉物质带来的现代文明病,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两地书》中,我们可以找到鲁迅和许广平爱情婚姻生活的脉络,倾听到他们对真爱的呼唤与回应,寻见那洋溢着他们在“携手共艰危”的战斗生活中产生的“以沫相濡”的诚挚爱情,以及“革命的爱在大众”的爱情理念时刻显示着博大的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王晓初的<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从"越文化"视角切入透视鲁迅,在宏大的视野中梳理与提炼了鲁迅生成的越文化传统与背景,进而在鲁迅对越文化精神之源的追寻与对鲁迅文学文本的越文化底蕴的探究中清晰地呈现出鲁迅与越文化深厚的渊源关系.进一步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纵坐标与"世界史"横坐标的交织中深刻地揭示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之父的现代性意义,是鲁迅研究界一项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鲁迅对现代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在于文化批判的深刻性与全面性,特别是对传统中国的官本位现象及其对国民精神的戕害的批判,至今仍振聋发聩.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应当继承并发扬鲁迅的文化批判精神,不断改造和提升国民精神状态,努力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