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察和比较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志愿者文化价值观的演变脉络和志愿服务对青年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影响,有助于重新审视时代对青年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和志愿服务的文化价值功能。文章采用英格尔哈特的世界价值观问卷,调查全国13 000个青年志愿者,对比英格尔哈特在1984年和2007年的中国调查数据。研究表明:80后与90后青年志愿者的文化价值观处于生存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共生期,90后比80后志愿者更加追求幸福价值观,志愿服务行为显著影响青年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迁。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青年社会合作、拓展社交网络、增强社会融合、探索社会创新,培育新时代青年互助友爱、开放包容、和谐和合、主体参与的文化价值观,助力社会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从而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文化魅力。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推动志愿服务文化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渠道创新,构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多维度支持结构,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引领志愿服务事业向纵深发展,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大学生志愿服务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进行,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机制保障、思想引导、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资金支持、评价激励等相关制度,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增强其服务能力,以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念高度契合,并引领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向,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因此,要以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通过深化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健全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规范化来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价值虚无主义源于西方,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价值虚无主义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当前价值虚无主义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思潮之一。消除价值虚无主义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筑思政育人高地,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价值虚无主义的侵蚀。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培育青年的理想信仰,引导青年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在新时代中加强实践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优势,着力在"互联网+"时代中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发挥出文化自信教育人、引领人、激励人和发展人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志愿服务在国内外蓬勃兴起,在社会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倡导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救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践行"八荣八耻",树立道德标杆等是志愿服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载体作用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鲜亮底色,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重要价值取向.高校大学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为立德树人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有效途径,有助于在青年志愿者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年志愿者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有助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激励青年志愿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有助于传承奥林匹克精神,感召青年志愿者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者.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和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将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嵌入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全过程,深刻认识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努力构建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机融入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运行各环节,为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发挥独特的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有助于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提高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是实现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纽带。增强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一是以理想信念构筑情感认同的精神支柱;二是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情感认同的文化基因;三是以人文关怀强化情感认同的内在驱动;四是以社会实践筑牢情感认同的践行根基。  相似文献   

10.
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是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中坚力量,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作为青年志愿服务者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所有志愿者的行为,都是自愿,是一种道德自燃,而志愿行为对于一个社会精神的意义,应当是一种道德引燃的“应然状态”。然而,面对前方志愿者部队应招涌入,后方志愿者却频频流失的怪现象不得不引起关注。行为的践履是归于价值观和理念在引导,本文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价值取向,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精神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阐述志愿服务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价值观引导、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对如何培育志愿服务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志愿精神的功能看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精神具有激励、调节和凝聚三种功能,要提高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的水平,就离不开志愿精神的发挥。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有助于增强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有助于增强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的协调性;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有助于增强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的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激励性,就必须善于造就精神楷模;要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就必须注重营造民主氛围;要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就必须着力塑造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价值观素有自信的气度,蕴含着开启未来的思想资源,对当今的社会生活仍能够发挥其合理的规范效应: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传统价值观可以为化解市场经济道德悖论独辟蹊径。新时期,为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传统价值观教育,提高价值认同;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传统价值观"走出去",增强价值观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志愿服务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推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可以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给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带来了合作、互助、奉献与关爱的氛围。中国的志愿服务在发展理念、活动规模、社会影响、法制建设等方面与西方成熟的志愿服务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制约了这项崇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志愿服务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和总结,对志愿组织所发挥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成功实践凸显了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和特点,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明确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从而为高等学校更好地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全球东西方文化交织渗透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树立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内涵、本质和时代价值,提出增强价值观自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以全新的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集中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公民个人价值观。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紧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维度,切实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相统一,方能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并将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观看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来分析,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进化过程,必须有赖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内在和外部的条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促成青年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青年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式下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对策 :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 ,使当代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导文化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增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学校在青年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基础文明的教育 ,从最低层次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形成 ;引导青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促进青年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和竞争压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内出现了多例学生因生命困惑而引发悲剧的热点事件,因此,高校学生正确生命价值观的培育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多重正向价值,在个体生命价值观培育上有着正面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高校有着不同志愿服务经历的学生的访谈,收集受访者的参与动机及其对生命价值的感悟后通过Nvivo软件进行编码整理,分析得出高校中参与疫情防控、医院导医活动、关爱特殊儿童、敬老助老等志愿活动的学生更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基于以上实证调研,着眼于探讨志愿服务经历对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开辟高校生命教育开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