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推动了黑色幽默这一文学表现形式在中国作品中的广泛应用。许三观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充满痛苦的生活以及令人苦笑的挣扎经历给读者以震撼,而这正是黑色幽默所要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宋卫琴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1):159-159
曾被誉为先锋派作家的余华的创作越来越注重人物和叙事。《活着》是他创作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继续保持了他对生存的肯定与温情。虽然余华尽量要淡化时代背景,远离政治意识形态,创造纯民间的场景,但从作品的事件描述上读者依然清晰地阅读出了那些时代因素。这是越中小镇城市贫民的生存状况。主人公许 相似文献
3.
韩会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88-91
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主要以对话的方式写成。作品中质朴无华的人物对话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不仅表现出鲜明的民间意识,而且构成了一部活生生的民间历史读本。同时,余华在小说中尝试了一种众人发言的“他们说”的话语方式,也就是一种“群口”的话语,让更多的人发出声音,这也是一种集体话语的展示,从中透露出某个群体的观点与看法,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民间话语,使民间话语得以最大限度地呈现。 相似文献
4.
王光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3):35-37,44
余华擅长重复叙事的运用,几乎驾轻就熟,其名作《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不仅是作品结构的主要手段,也是构成细节的主要手法,并造就了作品一种无尽的意蕴:形式的审美和主题的深邃。 相似文献
5.
孙淑奇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91-94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对中国学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影响了一些作家的创作,余华便是其中一位。余华通过对人的生存层面“具体苦难”的描写,表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存在”状态,揭示了“合理生存”的荒诞性,隐喻着中国社会尽管已经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但是,仍然没有完成思想启蒙的历史任务(这种任务并不是西化思想的进一步深化),警诫着在如火如荼的经济革命中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变革者们,在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一切被冠以崇高的文化背后所可能出现的不合理,进而启迪启蒙主义不应该被机械于西方文化的启蒙化和传统文化的祛魅中。 相似文献
6.
风中那首歌久久不散——《许三观卖血记》精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翟业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7-12
《许三观卖血记》以十二次卖血仪式,抽象出傻子许三观的一生。仪式化的小说像戏,像诗,也像歌。举重若轻地勾画出无休止的生死锁链中生命的本然情态。此种情态往往潜隐着神性。 相似文献
7.
何滢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3):51-53
旨在通过对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进行分析,揭示出造成主人公苦难命运的社会政治制度、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文化和人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对余华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道主义关怀作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关注现实、外表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的作品。作者凭着他卓越的想象力和极大的温情描绘了卖血这种磨难的人生并由此而产生的悲情。 相似文献
9.
10.
李中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5):113-116
《许三观卖血记》在“无所事事”的叙述里逼近民间的生活事实,在对两个人的故事的讲述中表达了作者对民间不平等的生存法则的看法,借助许三观这一形象,余华以温情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生命主题。《许三观卖血记》与余华前期先锋小说比较,不同的是它由超现实的虚构转向呈现客观事实,而满怀温情和揭示残酷是余华不变的情感和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1.
耿海麒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从直销行业的法人思想意识与行为模式、从业人员现实状态、奖金制度和相关法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直销业发展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探讨如何才能正本清源、纠正方向,使中国直销业走出困境,步入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2.
武丽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17-20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体是国家,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权。但因土地使用权出让主体制度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导致在各级管理部门大量寻租行为的产生。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土地使用权出让主体制度的立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儒家身心和谐思想主要包括:身心合一的身心观,知、仁、勇统一的全面发展观,身心性命双修的修养观。儒家身心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自我身心和谐。这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自我身心和谐,才能安顿生命、培育精神;自我身心和谐,才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廖述务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2):110-113
在视觉文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化消费中,身体的商品化与各艺术门类的商业化相伴随,成为一个习见的文化现象。"乌鸦"等文学现象中所暗含的"半自传+情欲文本"结构,表征了一种文学商业化运作的常见模式,即文学也以"香车+美女"型的组合方式完成了作家身体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称《修正案(七)》)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该罪名自颁布实施两年多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该罪的理解见仁见智,导致适用的不统一。该罪的犯罪构成、此罪与彼罪的联系与区别、共同犯罪如何认定等问题都亟待在司法实践中予以明确,以利于刑法规范作用的有效发挥,保障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构建直销冷静期制度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静期制度主要是在除斥期内给予消费者单方退货权。制定冷静期制度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和直销商双方,在我国制定冷静期制度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2):102-108
“人”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身体而缺乏精神;第二阶段身体与精神并重。现在人类则正在向第三阶段即“新概念人”阶段发展,未来的“人”本质上是精神的“人”。人的身体已经不再适应世界的发展,人类现在最需要解决肉体的局限性问题,最需要解决精神的延伸和承传问题。人类应该改变“人”的观念,应该进行“人”的思想革命,发展人,从而建立新人,也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建立现代新人应该着手两方面:一是解决身体的再生或长生的问题;二是解决精神的延传问题,要让精神以活体的方式继承。“人”的精神应该是累积性的、持续性的不间断的发展,而不是循环式的,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相似文献
18.
刘海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79-112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胡锦涛在自觉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其中包含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五个统筹”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都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蕴和生态维度。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完善和拓展,又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实践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启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5):76-7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三次农产品"卖难"都是因价格回升、农产品产量的增长超过当时较低水平的有效需求而引起的,是一种低收入水平上的相对过剩.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这次农产品"卖难",却是因农产品在总量过剩的基础上结构性矛盾加剧而引起的,是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而出现的农产品"卖难".农产品"卖难"必然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有关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